破旧土楼里的坚守

破旧土楼里的坚守

(通讯员,唐卓玥)天上飘着小雨,霉湿的气息从在眼前这座破旧的土楼里散发出来,7月13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微草社会实践团队来到了位于茅箭区的二汽干打垒旧址,探访了里面居住的二汽退修工人李安德,听他讲述震撼人心的干打垒精神。

破旧土楼里的坚守

(采访李安德老人 徐子笑摄)

从土楼的外观上,很明显的透露出久远的历史感,墙皮大面积脱落呈现出最原本的土色,楼道里阴暗潮湿,灰尘大量的堆积,墙外面挂着危险勿入的字样,可是,就是在这样的破旧楼房里,住过一群为了新中国工业发展敢于拼搏的年轻人!

土楼就是当年的干打垒,干打垒实际就是二汽的职工宿舍,是由两块固定的木板中间填入粘土加以夯实做墙体做成的,曾广泛应用于新中国初期,自从大庆之后,被中央表扬,逐渐形成以干打垒命名的精神即干打垒精神,展现我国工人们敢于拼搏吃苦,不畏艰难困苦的精神。干打垒精神是东风精神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破旧土楼里的坚守

(李安德老人讲土楼 徐子笑摄)

这座土楼兴建与1969年,现如今年至77岁的李安德同志见证这这栋土楼跌宕起伏的一生,经过采访知,李安德老人是重庆永川人,69年响应国家号召来到十堰建设二汽,住近干打垒,这一住就是一辈子,他说当年十堰环境条件很差,一开始只能住在芦苇棚子里,后来才建的干打垒,现如今,退休工人们也住进了国家划分的家属院,而他却仍旧不愿走,他是在这里生活的最后的东风退休工人,他说他走了,这里就要拆了,他不愿意看到这座见证十堰发展见证二汽发展的观察者被遗弃,所以他愿意一直住在这个阴暗潮湿的小危楼里。

土楼见证着十堰这座车轮上的城市的发展,见证着一代人的热血与拼搏,据十堰市文物局局长郭崇喜同志所言,十堰市即将开展工业遗迹保护,将二汽废弃的厂房和干打垒保护起来,或建立工业遗迹园区,不让一代人的记忆化为一个简单的"拆"字。

李安德同志用一生践行着东风精神,他是这幢破旧土楼里的坚守,他用自己的行动时时刻刻提示着人们东风精神,时刻教育大家要敢于吃苦敢于拼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