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縣級劇團30多年明星輩出,專演農民戲,比星光大道好看無數倍


與北京一河之隔的大廠回族自治縣並沒有大的廠礦,最早讓這個小縣城聲名遠揚的是大廠評劇歌舞團這張“文化名片”。

河北大廠大廠評劇歌舞團成立於1974年。在短暫的紅火之後,隨著戲曲藝術市場的整體滑坡,劇團很快陷入生存危機。管理體制落後、經濟效益萎縮、經營規模難以擴大........問題集中爆發,幾乎讓劇團瀕臨解散。

1982年,36歲的趙德平出任大廠評劇團團長,他帶領這個瀕臨倒閉解散的劇團正式開啟改革之路。從瀕臨解散的縣級劇團,到國家文化產業示範基地,再到拍攝影視劇、建設全省第一個農村文化題材影視基地……趙德平帶領大廠評劇歌舞團,經歷了中國文化體制改革艱辛而輝煌的歷程。


“當時,演員是自己揹著乾糧來上班,上午排練完,吃不起菜就拿饅頭蘸著醬油當午飯。記得1981年春節前,團裡發不出工資,大年初一全團都沒休息,在縣禮堂演出評劇《花為媒》。結果兩塊錢一張的票才賣出去7張。沒錢、沒市場,劇團面臨解散。”趙德平回憶他剛接手大廠評劇團時的境況。那時候他就就一個心思——劇團死活不能散,必須走改革這條路。

趙德平認為,改革開放的過程就是人們思想解放的過程。劇團要生存和發展,必須有一定的自主權,劇團改革第一步便是要來“三權”:財權、人權、劇目上演權。體制活了,劇團也就活了,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才能更好地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劇團第一部走市場的新編評劇現代戲《嫁不出去的姑娘》一經推出,轟動全國,被譽為改革開放標誌性劇目。

“來了大廠評劇團,家家戶戶像過年。”鄉親們口口相傳的這句順口溜,足見大廠評劇歌舞團的號召力和受歡迎程度。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劇團演出場次逐年增加,經濟效益穩步提高。後來,舞臺演出受到一些新興文藝形式以及外來文化的巨大沖擊,一部分專業文藝院團停滯在虧損或半虧損狀態。

而此時,大廠評劇歌舞團卻再次主動要求改制,實行企業化管理。這次改製為大廠評劇歌舞團成功轉型升級為年收入超千萬的現代文化企業打通了穴位,激活了內循環。

2009年12月,按照創新體制、轉換體制、面向市場、壯大實力的總體目標,大廠評劇歌舞團整體改製為大廠評劇歌舞團演藝有限責任公司,由全民所有制事業單位轉變為企業性質。公司成立了董事會和監事會,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同時,所有的演職員工都與公司簽訂了勞動合同,重新上崗。

企業化管理,意味著丟掉了鐵飯碗,“靠山”沒有了,要生存就要靠自己在市場大潮裡搏擊。企業化模式非常殘酷也非常公平,勞動合同兩年一簽,演員們每個月進行評比考試,節目創新與工資績效掛鉤,激發出演員們的危機感和創新動力。

改制前,劇團演出一場收入兩三萬元就不低了。改制後,一場演出收入15萬元是常事。劇團實行營銷經紀人制,聘請全國7位知名經紀人,組建演出營銷部,主動出擊,拓寬演出市場。另外,文化產品也要供給側改革,劇團推出了“私人訂製”,變“我有什麼你看什麼”為“你看什麼我有什麼”,實現了出人、出戏,出效益。

趙德平自詡為農民,但“農民”趙德平的視野卻從不侷限於農村。為了實現觀眾的年輕化,趙德平實施演出“軟件升級工程”,還玩起了“穿越”“混搭”,使傳統舞臺演出由內而外蛻變升級,從評劇到小品、歌舞應有盡有。在農村 演出市場日漸萎縮的當下,大廠評劇歌舞團作為一個小小的縣級劇團卻續寫了30多年的“莊戶票房神話”。


2009年,劇團進行改制,實行企業化管理,探索出一條市場經濟條件下國有文藝院團改革發展之路,被授予“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單位”。截至2018年,該劇團總資產過億元,年演出200餘場,涉足舞臺演出以及電影、電視劇拍攝等多個文化業態。

對農民深厚的,在農村長期的生活,讓這個初中都沒畢業的團長拿下了多項國家級戲劇大獎。30多年的創作生涯裡,趙德平收穫了不少精品。《嫁不出去的姑娘》《男婦女主任》《啼笑皆非》等現代戲曲被拍攝成電影,《水牆》榮獲了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半夜貓叫》《隨禮》等小品獲得“中國曹禺戲劇文學獎”、“全國戲劇文華獎”。有的作品片段被收錄進小學課本。

“農字是金,只要平下心、紮下根,黃土就能變成金。”在趙德平的眼裡,滿足農民的文化需求,就是他的光榮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