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宜昌感受人民的偉力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奇蹟工程:三峽大壩

到宜昌感受人民的偉力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三峽大壩旅遊區佔12.8平方公里,目前對遊客開放的有三個觀景點:罈子嶺、185平臺、截流紀念園。登上5A級旅遊景區罈子嶺觀景點你能鳥瞰三峽工程全貌,體會毛主席詩句“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的豪邁情懷;站在185平臺上向下俯看,感受中華民族的偉大與自豪;走進近壩觀景點,你能零距離感受雄偉壯麗的大壩;登上壩頂你能直面雷霆萬鈞的洩洪景觀;來到截流紀念園欣賞人與自然的完美結合,彷彿置身於“山水相連,天人合一”的人間美景.長江三峽,地靈人傑。這裡是中國古文化的發源地之一,著名的大溪文化,在歷史的長河中閃耀著奇光異彩;這裡,孕育了中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和千古名女王昭君;青山碧水,曾留下李白、白居易、劉禹錫、范成大、歐陽修、蘇軾、陸游等詩聖文豪的足跡,留下了許多千古傳頌的詩章;大峽深谷,曾是三國古戰場,是無數英雄豪傑馳騁用武之地;這裡還有許多著名的名勝古蹟,白帝城、黃陵廟、南津關……它們同這裡的山水風光交相輝映,名揚四海。

罈子嶺景點:是三峽壩區最早開放的景區,於1997年正式開始接待中外遊人,因其頂端觀景臺形似一個倒扣的罈子而得名,該景區所在地為大壩建設勘測點,海拔262.48米,是觀賞三峽工程全景的最佳位置,不僅僅能欣賞到三峽大壩的雄渾壯偉,還能觀看壁立千仞的“長江第四峽”雙向五級船閘。整個園區以高度的遞增從上至下分為三層,主要由模型展示廳、萬年江底石、大江截流石、三峽壩址基石、銀版天書及罈子嶺觀景臺等景觀,還有壯觀的噴泉、秀美的瀑布、蜿蜒的溪水、翠綠的草坪貫穿其間,放眼望去,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彷彿置身於美妙的樂園。185觀景點:185觀景點位於三峽大壩壩頂公路的左岸端口處,因與三峽壩頂齊高,同為海拔185米而得名。站在平臺上向下俯看,就如同身臨壩頂,可以近距離感受大壩雄姿,同時領略高峽出平湖的壯麗景觀。

到宜昌感受人民的偉力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截流紀念園:這裡曾是“心連心”藝術團演出過的地方。如今,在規劃者的精心打造下,曾經荒蕪一片的地方已經煥然一新,成為了截流紀念園的觀景門戶。背倚青山,面朝大壩,在領略三峽自然風光的同時,還可以享受到巍巍大壩的雄偉壯闊,及大壩洩洪時的蕩氣迴腸,使這裡成為了與三峽大壩全景留念的絕佳場所。黃陵廟是我國原始農耕文化重要內容---黃牛崇拜的寶貴遺存;是我國漢代以前即有的祭祀“山川神主”、“江神”大禹的重要處所;是自古以來記載川江水患及治水的立體通史;是1000多年來騷人墨客吟寫三峽的詩文寶庫;是萬里長江沿岸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群落,其主殿禹王殿堪稱明代中、後期我國建築藝術的集大成之作。

世界十五大人造奇蹟之一三峽大壩的高峽平湖風景區座落在三峽大壩庫區第一鎮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太平溪鎮,與三峽大壩北岸罈子嶺相連,由三峽大壩蓄水後形成的高峽平湖所包圍的眾多島嶼、湖汊和兩個大港灣的水域岸線及兩條峽谷組成,總面積87.75平方公里,其中港灣湖面15.2平方公里,岸線長14公里。風景區依高峽之險峻,傍長江之雄渾,懷平湖之秀美,擁有壯麗的高峽平湖風光、雄偉的三峽大壩、5000年遺存的三峽文化等世界壟斷性旅遊資源,具有"近壩、靠港、便路"的獨特區位優勢。目前,宜昌市在三峽大壩及環壩周邊建成了三峽工程罈子嶺、三峽極頂黃牛巖、壩上庫首第一山鳳凰山、女兒嶺等觀景平臺,形成了全時段、全方位、多層次、多視角立體領略大壩雄姿、欣賞平湖風光的模式,而成為遊大壩、觀高峽、賞平湖的最佳視點。奔騰的長江,在峽谷中一次次千迴百轉,一次次脫胎換骨,遙遙相望,極目千里沃野;驚濤拍岸,魂系高峽平湖。一次次折戟沉沙,一次次飛舟博浪。浪花淘不盡,英雄輩出,世界水利史上的奇蹟,長江文明史上的宏篇,運籌帷幄,驚天壯舉,千古一壩,橫空出世!

到宜昌感受人民的偉力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面對煙波浩淼、一望無際的高峽平湖,我們既有泛舟遊湖的興奮和暢快,也有實現中華民族百年夢想的激動和自豪。因為立石壁,截江水,出平湖的人間奇蹟終於在億萬人期許的目光中華麗呈現!高峽平湖遊船從太平溪港出發遊覽高峽出平湖風光,看上游水庫移民新縣城——秭歸,觀萬畝茶園、萬畝柑橘園。船繼續上行,看“崆嶺灘”遺址,觀“兵書寶劍峽、牛肝馬肺峽遠眺香溪河口,更可以感受毛主席詩詞中“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今世界殊”的壯麗景觀。

屈原故里景區位於秭歸縣新縣城,毗鄰三峽大壩且直線距離為600米,佔地面積約500畝,高峽平湖美景盡收眼底,同時以屈原祠、江瀆廟為代表的24處峽江地面文物集中搬遷於此,2006年5月被國務院公佈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保護區主要內容包括以屈原祠為主的屈原紀念景區,以新灘古民居、峽江石刻、峽江古橋等為重點的三峽古民居區,以及屈原文化藝術中心、濱水景觀帶等景點。屈原故里景區開發建設是以激揚屈原文化、追溯峽江楚韻、擁覽天築情懷為主題思路,突出屈原故里文化底蘊,增加文化內涵,把秭歸縣豐富的歷史文化、民俗文化與屈原文化資源結合起來,培育和發展具有巴風楚韻的文藝、戲曲、表演和飲食,拓展和發掘具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祭祀、娛樂活動和旅遊服務項目;同時注重開發具有三峽地方特色的歷史文物、宗教文化、民居文化、茶文化等文化內涵豐富的旅遊產品。屈原祠是該國家文物保護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屈原祠原址在秭歸歸州城東五里的“屈原沱”處,唐代始建,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更名為“清烈公祠”。1976年7月,因葛洲壩水利工程興建,遷建至歸州,更名為“屈原祠”。

雄奇秀美:西陵峽

到宜昌感受人民的偉力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西陵峽口一覽

西陵峽口風景區位於宜昌市西郊,距宜昌市中心4公里,離三峽國際機場20公里,與宜昌市火車站相隔5公里,10路旅遊專線車直達風景區各景點,交通十分便利。 西陵峽口風景區東起葛洲壩,西至三峽大壩,總面積142平方公里,素有“三峽門戶、川鄂咽喉”之美稱,位置得天獨厚,旅遊資源豐富,是中國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是國家AAAA級旅遊區,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居“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榜首。

這裡無峰不雄,無灘不險,無洞不奇,無壑不幽,無瀑不秀,無一處不可以成詩,無一處不可以入畫。自1979年對外開放以來,風景區現已形成了嫘祖廟、桃花村、白馬洞、五洲休閒娛樂園、下牢溪(天然浴場、漂流)、龍泉石樹園、仙人溪、森林公園八大景區。身臨其境,可以賞花草,遊峽谷,識鳥音,掬清泉,親溪水,觀巴舞,聽楚歌,覽大壩,拜先祖,中外遊客譽之為“山水畫廊”、“活的巴風楚韻”。古往今來是人們遊覽觀光、休閒療養、科普考察和禮儀朝拜的勝地。

景區的旅遊歷史也非常悠久,北魏旅遊家、地理學家酈道元在其《水經注?江水》篇中稱:“自三峽七百里,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障,隱天蔽日,自非停午夜分,不見羲月……”生動描述了三峽峽谷景觀的奇絕峻秀。此後,歷代文人墨客慕名前來,觀賞遊覽之餘,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絕句佳文,諸如白居易、白行簡,元稹的前三遊,三蘇的後三遊,陸游的《入蜀記》,還有曾當過宜陵縣令的歐陽修,以及李白、杜甫、劉一儒、雷思沛等等,都曾留下了珍貴詩文。景區景觀的奇麗佳境,使之傾倒的歷史名人,不勝枚舉。

三峽天下壯,峽口景最佳。西陵峽口風景名勝區位於長江三峽出口,是一處集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和巴楚文化於一體的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這裡無峰不雄,無灘不險,無洞不奇,無壑不幽,無一處不可入詩,無一處不可成畫,風景區現有三遊洞、世外桃源、三峽猴溪、西陵峽、下牢溪、快樂谷六大景區。

聞名遐邇的三遊古洞,位於西陵山峭壁間,洞景奇絕、山水秀麗、是著名古蹟和遊覽勝地,是鑲嵌在三峽畫廊之中一顆燦爛的明珠。

到宜昌感受人民的偉力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世外桃源風景區依山傍水,景色秀麗。它由昭君園、三花園、土家民俗風情、巴人部落、長江三峽起點線和白馬水

三峽猴溪又名仙人溪生態旅遊區,以峰險、石怪、洞異、瀑秀、潭碧、霧多、林茂七絕名震遐邇。身臨其境,鳥語花香,獼猴成群、是一處以猴文化為主題的生態旅遊區。

快樂谷景區自然風光奇特,人文景觀豐厚,集觀光遊覽、極限運動、休閒住宿、拓展培訓於一體。

西陵峽口水上觀光遊,乘船領略長江三峽出口壯麗雄渾的自然景觀,沿途上岸看美人沱瀑布、巴人懸棺,仙人溪等。

下牢溪清幽秀麗,沿途古藤垂落,溪水綠如翡翠,獨特的喀斯特地貌,山形千奇百怪,令人驚訝讚歎。

到宜昌感受人民的偉力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八百里清江美如畫:

到宜昌感受人民的偉力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景陽峽谷是八百里清江中最美的一段,其中的景陽關、五花暮靄和興隆古剎非常值得一看。景陽峽風景區位於恩施建始縣景陽鎮境內,因其峽谷風光十分壯觀,被人們喻為“清江畫廊”。清江橫貫全境,峽江兩岸峭壁如削,鐵索大橋飛架南北;江北有鳳凰展翅、霧中石人、絕壁驛道、景陽關、景陽溫泉等景點。江南有五花暮靄、興隆古剎、雙石擎天、龍灣瀑布、土司大寨、雙土地、將軍巖、潮水洞等景觀。

景陽關雄立萬仞絕壁之間,海拔1080米,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為古代川鹽入湘的重要通道,又是古代防範外部族入侵的戰略要隘,系歷史上兵家必爭之地;下臨清江,自關口沿羊腸小道左紆右折而下,至江濱約7.5公里即是古渡口。

五花暮靄:江南五花寨之巔高聳五峰,狀如一怒放的梅花,每當日暮,霞光映照,五彩繽紛,景色絢麗,寨上一片輝煌,妙如仙境。

興隆古剎坐落於青龍山首,周圍古木參天,藤葛纏連。這寺為清代一舉人修建,原為青龍寺,後人為紀念舉人,促當地文脈暢達,文運興隆,便改為興隆寺。

土司大寨據傳為容美土司的最後據點,境內曾有雙虎紐錞於等古巴人青銅器出土;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年代,關嚮應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景陽鎮硝洞管理區的楊家街活動過。清江水布埡水利樞紐工程峻工後,可乘小火輪沿清江直達長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