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萬學生只錄700名,我這樣征服了「美國最難錄取大學」

互聯網第一留學公開課:留學爆米花

專業留學服務平臺:信息/攻略/諮詢/辦理

1萬學生只錄700名,我這樣征服了“美國最難錄取大學”

波莫那學院是世界上最難錄取的大學之一。

據統計,2018年,有超過1萬名學生申請了波莫那學院,最終只有700位左右的同學拿到offer。錄取比例為7%左右。而對中國學生的錄取率則遠遠低於這個數字。並且每年,波莫那錄取學生的SAT和ACT均分都可以媲美常春藤盟校。

波莫那學院是世界一流的頂級文理學院,提供高質量的精英本科教育。在多個機構進行的美國大學排行中,波莫那都位居前十。

1萬學生只錄700名,我這樣征服了“美國最難錄取大學”

波莫那學院

波莫那還是一所富有的學院。它擁有全美最高的人均財政預算之一,可以給予學生豐厚的財政補助。學院平均每年還能為學生提供200多個學生實習項目機會,200多個暑期科研項目機會。

來自天津外國語中學的Antonio,就成功征服了這所“美國最難錄取大學”。此外,他還拿到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倫敦大學學院、杜倫大學等多所名校offer。

1萬學生只錄700名,我這樣征服了“美國最難錄取大學”

學校背景:天津外國語中學
標化成績:託福:115+,SAT:1500+
offer:波莫那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倫敦大學學院、杜倫大學、弗吉尼亞大學
最終選擇:波莫那學院

1萬學生只錄700名,我這樣征服了“美國最難錄取大學”

Antonio

Q1:你都申請了哪些學校的哪些專業呢?

A1:我申的是美國和英國的學校,英國這幾所我申的基本上是人類學專業。美國是不需要在申請時定專業的,但是需要標記未來想學的專業,基本上是人類學,政治學和性別研究。

Q2:拿到這麼多學校的offer,那你最終的選擇是什麼?

A2:我去的是波莫那學院,美國的一個文理學院,去那裡學的方向也是剛剛說的這幾個。

一方面,比起英國,我對美國更熟悉一點。

我也更喜歡美國的大學。因為我覺得美國大學的課程設置比英國靈活一點。在英國大學,基本上你想學什麼就只能學這些,但是美國就比較靈活,可以隨便選課。

如果去英國的話,最後應該會去倫敦政經,但是政經整體氛圍偏向求職,大家都很緊張,去投行的也很多。這不太符合我的興趣,所以最後綜合考量還是去了波莫那。

Q3:什麼樣的契機讓你產生了對人類學的興趣呢?

A3:我本身就很喜歡社會科學,也一直對不同文化比較感興趣。

我在文書裡也寫到,因為我本身是朝鮮族,我從小就感受到各種不同的民族文化,也就自然的對這些文化會做一些比較和思考。少數民族的身份真正的影響了我的生活,也影響了我的學習興趣。因為個體的身份和個體的經驗是會對個人興趣與專業選擇產生影響的。

我本身英語也還不錯,後來又學了西語和法語。在這個過程中接觸到了更多元的文化,在對各種國家文化的比較之中,也逐漸覺得文化是很有意思的課題。所以最後我選擇了人類學。

1萬學生只錄700名,我這樣征服了“美國最難錄取大學”

Q4:可以申請到多所世界名校,你覺得是自身的什麼素質打動了這些招生官?

A4:我覺得可能是學術基礎相對紮實一點。

文科學生可以參加的項目很少,也沒有什麼競賽可以考,所以可以體現學術基礎的機會並不多。

在學術方面,我參加了美國的AP考試,這個考試主要考察大學的先修課程,基本上是大一的內容。現在隨著大家在瘋狂的準備留學,大家也都在瘋狂的考。

1萬學生只錄700名,我這樣征服了“美國最難錄取大學”

注:(AP,全稱Advanced Placement,中文名稱為美國大學預修課程,適用於全球計劃前往美國讀本科的高中生)

AP考試,考數理化的比較多,即使考文科也通常會選擇幾個非常明顯的文科專業。但是我考的學科在數量上比較多,也比較貼合我的學術興趣。

然後還有可能是少數民族加成吧。哈哈,是開玩笑,是因為我是少數民族,所以我有一些真正的感觸。在生活中,到今年,我是已經堅持了五年的素食主義者。這些都讓我和其他的中國學生有一些不同。

Q5:對於同樣申請文科專業的高中生,你有哪些經驗可以向大家分享?

A5:對於想申文科的高中生來說的話,還是要找到自己的不同點。因為文科相比理科很難有科研產出,更多的還是對語言成績的要求,然後試圖去找一些能夠展示自己學術能力的辦法。

對於國內普高學生我還想說一些非常沮喪的話。就是有的學校不錄取你,真的不是因為你不夠好,很可能是因為你的高中以及你所在的城市。所以申不上也不要怪自己。

比如,我提前批次申請了耶魯大學。一般會有三種結果,要麼是被拒,要麼被錄,要麼是被延期到正常批次。

很少人會被直接拒,一般都是延期,但我就直接被拒了,所以我當時非常不爽,我一個北京的朋友被延期了,我們兩個就非常沮喪。

之後我們聽到風聲就是這一級的早申,耶魯在中國好像只錄取了四個學生,兩個在北京,兩個在南京,而且是很好的兩所國際高中。

1萬學生只錄700名,我這樣征服了“美國最難錄取大學”


我申請了劍橋也被拒了,但是我的很多朋友都被錄了,剛開始我還有點不服。後來我去問了一圈,學長學姐都說,我申請的那個系在歷史上根本沒錄過中國人。

所以也建議大家在申請之前看一下往年數據,這也是一種可以規避風險的方式。尤其看一下你高中的學長學姐一般去哪,因為很多學校它是每年一定會在你的城市、你的高中錄幾個人的。還是有規律可循的。

Q6:在申請過程中遇到過哪些困難,又是如何去解決的?

A6:雖然可能是老生常談的問題,但是大家的壓力真的非常大。前幾個批次出結果時候,大家可能還非常上心,到最後大家就已經開始隨便了,因為壓力實在太大了。

所以我覺得,對於所有申請的學生來說,一定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和心理疏導。

我的這幾個offer中,英國學校出的比較早,差不多10月就出了,倫敦政經是3月份拿到的offer。這很大程度上讓我多了一些保障。

最後是3月17號的時候,拿到了波莫那的offer,這也算是我最想去的學校了。所以總體來說還是比較滿意的。

1萬學生只錄700名,我這樣征服了“美國最難錄取大學”

Q7:最近參加了模擬聯合國的活動,可以給大家分享經驗嗎?

A7:我連著開了兩場模聯會。第一場會是在天津開的,叫泛渤海模聯,我是主席團負責人。這次的會場是我設計的,然後學術設計,學術指導也是我。

我們的會場是美國參議院,議題是性別平等,開的非常成功,最後過了很多份法案,有進步性有退步性的,也是儘量模擬了美國現在的政治狀況。不論代表還是主席團,我覺得都學到了很多。

第二場是在南京,會場是聯合國人權理事會,議題是關於生殖權利的。

Q8:你有著非常豐富的課餘生活,那你是如何平衡學業和課外活動的呢?

A8:我覺得還是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

可能參加高考的同學除了假期就會一直在學習,但是如果是申請國外學校的話,就可能這幾個月很忙很忙,一直在學習,後面幾個月反而又沒有什麼事情做了。所以我這樣可以插縫進活動,還比較輕鬆。

Q9:對接下來的大學生活有什麼期待?

A9:本科就好好學習,然後多體驗一下。因為我們學校資源比較多,我想做實習,也想做做科研。我們學校是文理學院,說實話大家可能不太知道自己想幹什麼,在四年的學習中會逐漸感受自己的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