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集:初中歷史必背知識點大匯總(第二冊)

第二冊

第一課繁盛一時的隋朝

1.大運河的開通:

(1)時間與人物:隋煬帝從605年起,開通了一條縱貫南北的大運河。

(2)運河三點:隋朝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長的運河。

(3)隋朝大運河分為四段:永濟渠、通濟渠、邗溝、江南河並連接五大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

(4)大運河的開通作用:①加強了南北交通②鞏固了隋王朝的統治③大大促進我國南北經濟的交流。

第二課“貞觀之治”

1.隋朝滅亡: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部將殺死,隋朝滅亡。

2.唐朝的建立:618年,李淵在太原起兵反隋進入長安建立唐朝。

3.武則天及其統治:我國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則天,她晚年稱帝,改國號為周,她當政期間,繼續實行發展農業生產,選拔人才的政策,使唐朝社會進一步發展,國力不斷增強,人稱她的統治“政啟開元,治宏貞觀”。

4.貞觀之治:唐太宗重視發展生產,減輕農民的賦稅勞役;注重任用賢才和虛心納諫。他任命富於謀略的房玄齡和善斷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稱“房謀杜斷”。重用敢於直言的魏徵為著名的諫臣,唐太宗統治時期,政治比較清明,經濟發展較快,國力逐步加強。歷史上稱當時的統治為“貞觀之治”。

第三課“開元盛世”

1.唐朝的社會經濟:

(1)茶樹種植:茶葉生產在江南佔有重要地位,飲茶之風在全國盛行。

(2)農業生產工具改進:曲轅犁和灌溉工具筒車

(3)陶瓷業:越窯青瓷、邢窯白瓷和唐三彩最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藝的珍品。

(4)商業:唐朝時期,全國的大都市有長安、洛陽、揚州和成都。

2.長安城內分為坊和市,坊是居民住宅區,市為繁華的商業區。

3.長安既是當時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國際性的大都市。

4.唐玄宗統治前期唐朝進入全盛時期,歷史上稱為“開元盛世”。

第四課科舉制的創立

1.用分科考試的方法來選拔官員,始於隋文帝時。隋煬帝時正式設置進士科,按考試成績選拔人才。

2.唐朝科舉制度常設的考試科目很多,以進士和明經兩科最為重要。

3.唐朝時期完善科舉制度三位重要人物是唐太宗、武則天和唐玄宗。

4.科舉制度的完善:唐太宗大大擴充了國學的規模;武則天大力提倡科舉,開創殿試和武舉;唐玄宗把詩賦作為進士科考試的主要內容。

4.科舉制度在我國封建社會延續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1905年)才被廢除。

第五課“和同為一家”

1.唐太宗實行較為開明的民族政策,少數民族人尊稱他的為“天可汗”。

2.唐朝加強西域地區管轄:唐太宗設安西都護府,武則天設北庭都護府管轄西域地區。

3.唐與吐蕃關係:

(1)7世紀前期,吐蕃的首領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定都邏些。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

(2)唐朝時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密切了唐蕃經濟文化交流,增進了漢藏之間的友好關係。

(3)8世紀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至此,吐蕃和唐朝已經“和同為一家”了。

第六課對外友好往來

1.“唐人”由來:隋唐對外交往比較活躍,與亞洲以及非洲、歐洲的一些國家,都有往來。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聲望,各國稱中國人為“唐人”。

2.與日本的交往

(1)日本人東來:隋朝時已經有日本遣使者到來,到唐朝時,日本來中國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來的還有留學生和留學僧等。遣唐使回國後,很受重用。他們以唐朝的制度為模式,進行政治改革(大化改新)。

(2)鑑真東渡:玄宗時,鑑真應日本僧人邀請,東渡日本,至第六次才成功。他在日本傳播唐朝文化,他設計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視為藝術明珠。

3玄奘西遊:唐朝時中國與天竺交往頻繁,最傑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貞觀初年,去天竺取經,帶回大量佛經,還以親身見聞寫成《大唐西域記》。

4.與新羅交往:許多新羅商人來到中國經商,新羅物產居唐朝進口首位。

第七、八課輝煌的隋唐文化(一)(二)

1.建築:隋朝傑出工匠李春設計並主持建造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橋。700多年後,歐洲才建成類似的橋。

2.印刷:唐朝印製的《金剛經》,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3.唐詩:唐朝是我國詩歌創作的黃金時代,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詩人有李白(詩仙)、杜甫(詩聖)、白居易。

4.書法:隋唐時期,我國書法藝術步入又一個高峰。最著名的是顏真卿和柳公權。顏真卿是繼王羲之之後,我國書法史上最有成就的書法家;柳公權在書史上留下“筆諫”的美名。

5.繪畫:隋唐時,繪畫藝術高度發展,影響較大有唐朝的閻立本、吳道子(畫聖)等。

6.莫高窟:隋唐時期最著名的石窟是坐落在今天甘肅西部的敦煌莫高窟。

第九課民族政權並立的時代

1.契丹的興起:

(1)時間:10世紀初

(2)人物:契丹首領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國

(3)都城:在上京。阿保機就是遼太祖。

2.西夏的建立:

(1)時間:11世紀前期

(2)人物:党項首領元昊稱大夏國皇帝,

(3)都城:在興慶(今寧夏銀川),史稱西夏。

3.北宋的建立:

(1)時間:960年

(2)人物:後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建立宋朝定都東京,史稱北宋。

4.北宋與遼之間訂立著名的澶淵之盟。結束戰爭,雙方保持了很長時間的和平局面。

5.南宋建立:1127年金滅北宋,同年趙構登上皇位,定都臨安,史稱南宋。

6.岳飛班師後,宋金達成和議,雙方以淮水至大散關一線劃定分界線。宋金對峙局面形成。

第十課經濟重心的南移

1.宋朝的造船業居世界首位。東南沿海的廣州、泉州等地,都有發達的造船業。

2.從越南引進的優良品種占城稻,南宋時很快在江南地區推廣。水稻在宋朝躍居糧食產量首位,主要產地在南方。棉花的種植,由兩廣、福建擴展到長江流域。茶樹的栽培主要在江南的丘陵地區。

3.北宋時蜀地絲織品“號為冠天下”。江浙的絲綢產量高,朝廷用的絲綢,有很多來自江浙。

4.南宋時,江南地區已成為我國制瓷業重心。浙江哥窯燒製的冰裂紋瓷器,給人以別緻的美感。北宋興起的景德鎮,後來發展成為著名的瓷都。

5.南宋時最大的商業都市是臨安,它的繁榮程度遠遠超過北宋時的開封。

6.宋朝的海外貿易發達,成為當時世界上從事海外貿易的重要國家,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

7.元朝政府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加以管理。

8.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紙幣的產生,有利於商業發展。

9.從唐朝中後期開始的經濟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後完成。那時政府的財政收入主要來自南方特別是東南地區。(國家根本,仰給東南)

第十一課萬千氣象的宋代社會風貌

1.北宋初年,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兩色的衣服。由於士大夫的提倡,婦女纏足。

2.北宋的肉食中以羊肉為多;南宋多吃魚肉。宋代時,北方以麵食為主,南方以稻米為主。

3.宋代缺馬,人們多用牛車,也有驢車。達官貴人乘轎出行。那時交通比較發達,“邸店如雲屯”,形容旅店業的興旺。

4.隨著市民階層的不斷壯大,市民的文化生活也豐富起來。東京城內就有許多娛樂兼營商業的場所,叫做“瓦子”。瓦子中有許多專供演出的圈子叫“勾欄”。瓦子的存在,增添了城市的生氣。

5.今天的傳統節日,像春節、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在宋代都有了。宋代稱春節為元旦,最為重視。

第十二課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

1.1206年,蒙古貴族召開大會,推舉鐵木真為大汗,尊稱他為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國,從此結束了長期混戰的局面。

2.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2年定都大都。1276年元軍佔領臨安,南宋滅亡。

3.元朝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聞名世界的商業大都市。記述意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東方見聞的《馬可·波羅行紀》一書,描述了大都的繁華景象。

4.元朝為加強對全國的有效統治,元世祖在中央設中書省,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元政府加強對西藏的管轄,西藏成為元朝正式的行政區;還加強對琉球的管轄。

5.元朝時的民族融合:(根本原因是國家的統一)

表現:許多漢人來到邊疆,為那裡的開發作出貢獻;邊疆少數民族大量遷入中原和江南,同漢族等雜居相處;原先進入黃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少數民族已經同漢族沒有什麼區別;形成一個新的少數民族——回族。

作用:促進各民族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第十三、十四課燦爛的宋元文化(一)(二)

1.北宋時畢昇發明活字印刷術,它大大促進了文化的傳播,15世紀歐洲才出現活字印刷,比我國晚約四百年。

2.指南針是我國人民的偉大發明,早在戰國時期,人們製成“司南”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北宋時,製成了指南針,並開始用於航海事業。南宋時海外貿易發達,指南針廣泛用於航海。

3.火藥是我國古代煉丹家發明的,唐朝末年,火藥開始用於軍事上,宋元時期,火藥武器廣泛用於戰爭,主要有突火槍、火箭、火炮等。

4.北宋的司馬光是我國古代著名的史學家,他編寫的《資治通鑑》是一部編年體通史鉅著,敘述了從戰國至五代的歷史。

5.北宋文學家蘇軾,他的詞氣勢豪邁,雄健奔放,代表作《念奴嬌·赤壁懷古》。兩宋之交的李清照作品風格委婉,感情真摯,善於運用口語,顯得格外清新自然。南宋的辛棄疾,把詞的豪放風格發揚光大,他在詞裡經常傾吐對山河分裂的悲痛。

6.北宋時期的著名畫家張擇端的作品是風俗畫《清明上河圖》,描繪了東京汴河沿岸的繁華

第十五課明朝君權的加強

1.1368年初,朱元璋以應天為都城,改稱南京稱帝建立明朝,他就是明太祖。

2.明朝的特務機構:朱元璋設立錦衣衛、朱棣設立東廠負責對臣民的監查、偵查,廠衛特務機構的設置,是明朝君主集權制度高度強化的一種表現。明政府還規定科舉考試只許在四書五經範圍內命題,答卷的文體必須分成八個部分稱為“八股文”。

3.北平的燕王朱棣,打出“靖難”旗號,起兵反對建文帝成功並稱帝。1421年遷都北京,以加強中央對北方的控制。

第十六課中外的交往與衝突

1.明朝前期明成祖(朱棣)在1405——1433年派鄭和七次下西洋,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他是我國也是世界歷史上的偉大航海家。鄭和的遠航,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經濟交流,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係。

2.明政府派戚繼光抵抗倭寇,平息東南沿海的倭患。

3.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國廣東澳門的居住權。在1999年12月20日,迴歸祖國懷抱。

第十七課君主集權的強化

1.明朝後期,女真的傑出首努爾哈赤統一了女真各部。1616年,努爾哈赤自立為汗,國號為金,史稱後金。遷都瀋陽,後改稱盛京。

2.皇太極繼承汗位改女真族名為滿洲。1636年在盛京稱帝,改國號“金”為清。1644年遷都北京,確立起對全國的統治。

3.為了加強君主集權,雍正帝設立軍機處,議政王大臣會議名存實亡,乾隆帝時撤銷議政王大臣會議。軍機處的設立,標誌著我國封建君主集權的進一步強化。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為加強思想上的控制,大興“文字獄”。

第十八課收復臺灣和抗擊沙俄

1.明朝後期(1624年),荷蘭殖民者侵佔了我國寶島臺灣,1661年鄭成功率兵進入臺灣,1662年初荷蘭殖民者被迫投降,臺灣重新回到祖國懷抱。鄭成功是我國曆史上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在臺灣設置府縣,加強管理。

2.1683年清軍進入臺灣,1684年清朝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臺灣府的設置,加強了臺灣同祖國內地的聯繫,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

3.17世紀中期,沙皇俄國勢力侵入我國黑龍江流域,在雅克薩和尼布楚修建城堡。康熙帝命令清軍水陸並進,擊斃侵略軍頭目托爾布津,沙俄軍隊被迫投降。

4.1689年中俄雙方代表在尼布楚進行談判,經過平等協商簽訂了《尼布楚條約》。這個條約,從法律上肯定了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包括庫頁島在內的廣大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

第十九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

1.順治帝接見西藏的佛教首領五世達賴賜予“達賴喇嘛”封號、康熙帝賜予另一個位西藏佛教首領為“班禪額爾德尼”的封號。

2.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設駐藏大臣,辦理西藏事務。駐藏大臣代表中央政府,與達賴和班禪共同管理西藏。達賴和班禪的繼承,必須報請中央政府批准。

3.乾隆帝時下令調兵討伐回部上層貴族小和卓與大和卓。清朝在新疆設置伊犁將軍,對整個新疆地區進行有效的管轄。

4.清朝疆域:西跨蔥嶺——西北達巴爾喀什湖——北接西伯利亞——東北至黑龍江以北的外興安嶺和庫頁島——東臨太平洋——東南到臺灣及其附屬島嶼釣魚島、赤尾嶼——南至南海諸島。清朝成為亞洲最大的國家。

第二十課明朝經濟的發展與“閉關鎖國”

1.清朝的閉關鎖國:

原因:清朝自給自足的封建經濟穩定,統治者堅持以農為本的政策,推行“重本抑末”政策,壓抑、限制民間工商業的發展;當時西方的殖民統治者正向東方擴張勢力,清朝統治者擔心國家的領土主權受到外國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國人交往會危及自己的統治。

表現:清初的40年,實行嚴厲的禁海政策。清朝統一臺灣以後開放四個港口,作為對外通商口岸,後來下令只開廣州一處作為對外通商口岸,關閉其它港口。

評價:它對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動,起過一定的自衛作用。但是,當時的西方國家正先後進行資產階級革命和工業革命,跨入生產力迅速發展的新時代。清朝閉關鎖國,與世隔絕,既看不到世界形勢的變化,也未能適時地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知識和生產技術,使中國逐漸在世界上落伍了。

第二十一課鴉片戰爭

1.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的根本原因:19世紀上半期,英國完成了工業革命,為了打開中國市場,推銷工業品,掠奪中國廉價的工業原料。

2.英國向中國走私鴉片的直接原因:為了扭轉中英貿易逆差。

3.虎門銷煙:

時間:1839年,林則徐被道光帝派往廣州進行禁菸。

經過:1839年6月,林則徐下令將繳獲的二百多萬斤鴉片,在廣東虎門海灘當眾銷燬。

意義:這是中國人民禁菸鬥爭的偉大勝利,顯示了中華民族反抗外來侵略的堅強意志,領導這場鬥爭的林則徐,成為民族英雄,這次活動成為鴉片戰爭的導火線。

4.(第一次)鴉片戰爭發生時間:1840-1842年。

5.中英《南京條約》的主要內容:

①割香港島給英國;

②賠款2100萬元;

③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

④英商進出口貨物繳納的稅款,中國須同英國商定。

6.鴉片戰爭影響:

①中國從封建社會逐步變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②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中英《南京條約》,這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不平等條約。)

7.啟示:落後就會捱打!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努力提高綜合國力。

第二十二課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

1.第二次鴉片戰爭時間:1856-1860年

2.第二次鴉片戰爭目的:為了進一步打開中國的市場。

3.主兇:英法聯軍,幫兇:美俄。

4.列強侵華罪行:

①英法聯軍:佔領北京後搶劫併火燒圓明園。

②俄國: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共割佔了中國東北和西北領土一百五十多萬平方公里。

③美國:華爾的洋槍隊,鎮壓中國的太平天國農****動。

5.太平天國運動:

①爆發時間、地點、領導人:1851年,洪秀全在廣西金田村領導太平天國運動

②定都:1853年佔領南京改為天京,定為都城,建立起與清朝對峙的政權。

③抗擊洋槍隊:A:1860年,李秀成指揮的青浦大捷,大敗洋槍隊。

B:1862年在慈溪戰鬥中,洋槍隊頭目華爾被擊斃。

第二十三課收復新疆

1.阿古柏入侵新疆:

(1)時間:19世紀60年代

(2)支持者:英國、俄國

2.左宗棠收復新疆:

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為欽差大臣,督辦新疆軍務。1876年,左宗棠採取“先北後南,緩進急戰”的策略,收復了除伊犁以外(1871年俄國直接派兵侵佔了伊犁地區)的新疆。19世紀80年代初,中俄簽約,中國從俄國手裡收回伊犁。為加強西北邊疆的管理和防務,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設立行省。

第二十四課甲午中日戰爭

1.時間:1894年(舊曆甲午年)

2.重要戰役:①黃海大戰(鄧世昌壯烈殉國)

②威海衛戰役(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標誌著洋務運動的破產)

3.《馬關條約》的簽訂

①時間:1895年

②地點:日本馬關

③簽訂者:李鴻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

④主要內容:清政府割遼東半島、臺灣、澎湖列島給日本;賠償日本軍費白銀二億兩;允許日本在中國開設工廠(影響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增闢通商口岸等。

⑤影響:《馬關條約》大大加深了中國半殖地化程度。

第二十五課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1.時間:1900年

2.目的:為鎮壓中國的義和團運動,維護在華權益

3.經過: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八國聯軍在西摩爾率領下發動侵華戰爭。8月中旬,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列強第二次洗劫、焚燒北京)

4.結果:1901年,清政府被與列強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辛丑條約》

①《辛丑條約》主要內容:A清政府賠償白銀4.5億兩(賠款最多的一次),以海關等稅收作擔保;B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最能說明清政府已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C清政府拆毀大沽炮臺,允許帝國主義國家派兵駐紮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D劃定北京東交民巷為使館界,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

②影響:給中國人民增加了新的沉重的負擔,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從此,清政府完全成為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中國是怎樣一步步地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

答:開始淪為:鴉片戰爭———《南京條約》簽訂

大大加深:甲午中日戰爭——《馬關條約》簽訂

完全淪為: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辛丑條約》簽訂

列強通過發動戰爭,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不斷擴大侵略特權,使中國一步一步地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清朝政府成為他們統治中國的工具。

第二十六課洋務運動

1.背景:第二次鴉片戰爭後,清朝內外交困。

2.時間: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

3.代表人物:奕訢、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屬於:地主階級洋務派)

4.目的: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維護清朝統治

5.主張(口號):師夷長技(前期:以自強為口號,後期:以求富為口號)。

6.洋務派的主要活動:

①前期創辦軍事工業(安慶內軍械所、江南製造總局、福州船政局等);

②後期創辦民用工業(李鴻章在上海創辦的輪船招商局、張之洞創辦的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等);

③籌建三支海軍(南洋、北洋、福建);

④興辦新式學堂(第一所新式學堂是京師同文館)。

7.性質:一場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

8.破產標誌:甲午中日戰爭中,威海衛戰役,北洋艦隊全軍覆沒。

9.失敗原因:沒有觸動封建制度的根基。

10.評價:它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一批近代企業。洋務運動為中國近代企業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闢了道路。

第二十七課戊戌變法

1.背景:民族危機的加重(表現為:《馬關條約》簽訂);民族資本主義初步發展。

2.時間:十九世紀末的1898年(舊曆戊戌年)

3.代表人物: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

4.主張:學習西方,實行君主立憲制,進行資產階級改良運動,以挽救民族危亡。

5.過程:公車上書(揭開維新變法序幕)、成立強學會(維新派政治團體形成標誌)、頒佈《定國是詔》(變法開始)、戊戌政變(變法失敗)。

6.失敗原因:一是脫離群眾,僅依靠沒有實權的光緒皇帝;二是資產階級的軟弱性。

7.意義:在社會上起到了思想啟蒙作用,有利於資產階級思想文化傳播,具有愛國和進步作用。

8.啟示:說明資產階級君主立憲道路在中國是行不通的;改良道路在中國行不通。

9.性質:資產階級維新派發起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