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理工實踐團城固行:「扶貧政策惠萬家」

7月24日,陝理工實踐團入戶調查訪談了解到古路壩村幹部團隊在村民心中已深深紮根,同時在幹部心中村民的發展是他們奮鬥的目標;在村民看來,是村幹部帶領大家創造了現在美好的生活。 他們的互相信任、相互團結協作使我感動、更使我受益良多。

陝理工實踐團城固行:“扶貧政策惠萬家”

​認真負責的村幹部—劉主任說:“ 看到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臉上掛著的笑容,不管多累都是值得的、心裡都是開心的! ”這一席話聽的我熱淚盈眶,為人民著想的幹部才是人民的幹部。 他說要感謝村支書“用他的智慧和能力帶領這個領導班子為全村人民服務,帶領全村過上現在的美好生活” 。

古路壩村作為精準扶貧村,有180戶貧困戶,落在村幹部肩上的任務的確很重,但是他們從來沒有抱怨過。他們時時刻刻在踐行著人民幹部應有的擔當和責任,秉承著“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的方向道路,討論、創新一系列的方針政策和計劃幫助村民共同走向富裕。熱心助人的村幹部—婦女主任說: “以前的農民只知道幹活、下苦,一醒來就在忙農活,忙到睡覺;現在不一樣了,村幹部帶著大家學著去感受生活、熱愛生活、品味生活了。 ”這幾句話聽的我們鼻頭酸酸的,腦海中浮現農民伯伯農耕的景象,想給她們一個大大的擁抱道一聲:辛苦了叔叔阿姨。

陝理工實踐團城固行:“扶貧政策惠萬家”

“精準扶貧一共180戶,經過我們共同的努力就只剩下不到20戶,付出總是有回報的,看著大家從什麼都不願意幹變化到爭先恐後的養牲口種田地,這比直接給資金補助來的更充實更有效“她說。

“支書和村長都是特別有想法的人,總是想一些能調動村民積極性,幫助大家把日子過好的辦法。我作為村幹部其中一員,能做的就是相信和配合,只要是為人民好,需要我做什麼,我願意多做多支持。” 從句句言語中體會到幹部們的用心和智慧,村幹部們互相之間的感謝、配合協作,他們的團結值得我們敬佩和學習;他們的團結使得扶貧政策高效的落實,惠及千萬百姓。

陝理工實踐團城固行:“扶貧政策惠萬家”

白髮鬢鬢的老奶奶說: “沒想到我活著的時候還能看到家門口有水泥路,還能看到我們村子發展這麼好”。樸實的話語最能讓人動情,真實的感受到政策給人們帶來的幸福感。

今日的收穫讓我們實踐團的每個人回味無窮。在新時代,我們作為新青年將繼續自強不息、自我革新,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敢於創新,樂於奉獻,堅決發揚難能可貴的為人民服務精神。(來源:陝理工教科學院分團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