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銘國際如何破題園區招商難題

臺銘國際如何破題園區招商難題

在通州還不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時候,在環球影城尚未確定落子何處的時候,在臺湖還沒定位演藝小鎮的時候,坤鼎集團早已看好通州臺湖,把握時機推出臺銘國際企業花園,77座645-1600平米的庭院式獨棟,定位文化傳媒類產業園,目前企業進駐率達到85%,成為區域內頗具代表性的文創產業園區。坤鼎集團華北區負責人李敏吐露多年行業經驗,解讀臺銘國際如何破題園區招商這一話題。

第一、基於市場調查及政府導向,確定產業園定位。

臺湖鎮已擁有北京國際圖書城、中國第三大畫院等文化產業支撐,結合當時的新興產業發展目錄,文化定位顯現。隨後環球影城進駐通州的消息落下實錘,相關產業及衍生服務搶先佈局通州,臺湖確定生態演藝小鎮定位,為文旅產業提供承載空間,比肩世界級文創產業聚集區正在形成。臺銘國際項目定位文化傳媒產業園,未來發展可期。

第二、深度瞭解企業個性化需求,為項目入市做鋪墊。

謀定而後動,臺銘國際確定打造文創類園區後,便定期舉辦高含金量的文化創意產業行業沙龍,邀請相關企業代表及行業資深人士參加。比如2017年邀請《老友記》導演柯羅傑分享並探討流行影視劇的價值,不僅獲得了行業的認可和好評,也促成了園區內企業與柯羅傑導演的合作。

李敏坦承,舉辦行業沙龍的目的在於,瞭解文創類企業對產業園的需求,同時也在以活動的形式,潛移默化為產業園入市做鋪墊。

第三、引進二三家龍頭企業,帶動上下游及相關企業入駐。

北京電視臺京視傳媒、龍族文化等龍頭企業的進駐,帶動園區相關產業發展,導入一批關於影視工作室、演藝培訓、藝人經紀等上下游相關企業,逐步打通臺湖鎮乃至通州文創產業鏈,形成園區文創生態良性循環。

臺銘國際如何破題園區招商難題

第四、整合行業資源,助入園企業拓寬“朋友圈”。

服務既是一種意識,更是一種能力,坤鼎集團曾為數十家世界500強及跨國企業定製單體項目,深諳服務之道。儘管臺銘國際為可出售項目,但園區運營仍是不可放鬆的重頭戲。不僅為企業提供工商註冊、政策申請等基礎服務,還要定期邀請專家舉辦財稅、金融、知識產權等培訓活動。

從企業的實際需求出發,服務不斷升級,對接銀行,引進專項基金,為企業提供短期資金週轉借貸服務。整合行業資源,搭建交流平臺,幫助入園企業拓寬“朋友圈”。李敏說,最近正在籌劃與“鄰居”國家大劇院舞美基地的交流活動以豐富園區內企業的經驗,為以後的合作夯實基礎。

在實際招商中,考慮企業需求,技巧靈活應用。例如,臺銘國際是市面上難得的可售獨棟項目,企業在是否購買時猶豫不決。這時,給意向企業開出租用的條件,優先體驗,在享受到園區的種種便利服務之後,企業自然會有抉擇。口碑相傳,“老帶新”現象也會隨之而來。

目前通州已在產業政策、科技政策及人才政策方面做了許多工作,惠享通州產業園區,確保經濟與產業有序發展。政府服務意識越來越強,支持政策越來越好,極大提振了園區招商信心。尤其在要求園區自持政策出臺以來,北京成交量總體下滑的趨勢下,通州仍保持著穩健的增長,通州市場火熱情況可見一斑。

臺銘國際如何破題園區招商難題

針對企業如何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園區,前瞻產業研究院建議:

1、看政府:企業自身發展方向符合政府大力支持的行業;

2、看產業:園區內外是否形成上下游產業環境,有企業發展的市場;

3、看人才:園區能否集聚人才、留住人才,是保證企業長遠發展的關鍵;

4、看硬件:選擇園區時,要尤其注意園區的硬件,以及產業園的集團品牌和口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