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產業園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機器人產業園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隨著機器人產業的高速發展,機器人產業園也成為當下炙手可熱的一個話題。近兩年,中國機器人市場佔有率一直是世界第一,未來,在中國機器換人、機器人換人的浪潮之下,機器人市場需求量會更高。從2013年開始,中國登上了全球最大工業機器人市場的寶座,就再也沒有下來。隨之而來的是國家對機器人產業的高度重視,並上升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出臺了各種鼓勵及補貼政策,接踵而來的,是國內如火如荼的機器人產業園建設風潮。

市場需求量這麼大,政府部分自然也看到了機器人產業對工業改革的作用。各地紛紛籌建和規劃工業機器人產業基地,意圖在工業4.0的浪潮中,率先吃到肉。據統計,截止到今年,全國各地的機器人產業園有多達65家,廣東、河北、江蘇、浙江、安徽等省擁有多個機器人產業園。整體來看,我國機器人產業園建設呈現出“全面開花,區域集中”的特點,全國各主要省(直轄市)大部分建有機器人產業園,而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等地區則成為了機器人產業園的集聚之地。

以上海為例,上海機器人產業園位坐落於上海市寶山區顧村工業園區內,園區面積3.09平方公里,園內主要設置有機器人研發及應用區,以機器人產業為主體的智能裝備製造企業的總部經濟區,以及主要建設機器人主題科技公園、機器人科技大廈、上海機器人博物館、國際機器人(上海)交易中心、國際機器人(上海)科技財富論壇、上海機器人研究所、上海機器人學院為主的公共配套服務區。目前入駐企業100多家,發那科機器人公司、鑫燕隆汽車流水線製造公司、法維萊軌道交通車輛公司、網絡net餐飲服務機器人公司等機器人生產、服務、應用企業已經落戶園區。

機器人產業園會是下一個風口嗎?

各地政府對機器人產業園也提出了預期年產值、招商引資數量等雄心勃勃的目標,以壯聲勢。哈爾濱和青島都將建設目標定為北方最大的產業機器人基地,撫順則提出了2030年建成國內最大機器人產業基地的遠景。不少產業園更是雄心勃勃地提出年產值數百億人民幣的目標。

機器人產業園之所以能夠遍地開花,是因為“智造產業”成為地方經濟發展新的增長極。通過利用製造產業優勢,將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成功植入工業機器人、高精密度數控機床、高揚塵礦山流體輸送水泵、港口自動裝卸及搬運設備、挖掘樁工機械等行業,生產出“無人工廠”、“無人值守”等生產自動化產品。智能製造成為園區發展的新常態。

但是,也有很多的機器人產業園,並沒有在培育中走出,成長中受益,成熟後壯大。由於此前無太多成功先例可循,多數地方及園區運營方均處在摸索階段,甚至,一些地方對機器人產業園發展意識朦朧。這樣也導致有的機器人產業園區招商陷入乏力困境,成長步履蹣跚。

長三角、珠三角及京津冀地區,是機器人產業園集聚之地,目前比較有名的機器人產業園都集中在這三個地區,國內外各大機器人企業也都在這些地區有所佈局。在機器人產業園建設風潮中,不是縣級城市也跟風建設機器人產業園,但實際上更多的是在原有開發區的基礎上,劃一塊出來計劃做機器人產業園,建設風潮過去之後,沒有招到機器人企業的產業園,慢慢也就沒人提了。據媒體報道,在最高峰的時候,全國有40多個在建和籌建的機器人產業園,到現在,有很多已經銷聲匿跡了。當然,不少地方也冒出了小型的機器人產業園,比如深圳的福永、光明等地都有新的小型機器人產業園誕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