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丨“国庆节”不仅仅是“黄金周”

世事丨“国庆节”不仅仅是“黄金周”

国庆”一词,本指国家喜庆之事,最早见于西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即开国盛典,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最早提出‘国庆日’的,是时任政协委员、民进首席代表马叙伦先生。

1949年10月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许广平委员发言:“马叙伦委员请假不能来,他托我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应有国庆日,所以希望本会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日。”

林伯渠委员也发言附议,要求讨论决定。当天会议通过《请政府明定十月一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以代替十月十日的旧国庆日》的建议案,送请中央人民政府采择施行。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决议指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兹宣告:自1950年起,即以每年的10月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

这就是把“10月1日”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日”,即“国庆日”的来历。

从1950年起,每年的10月1日成为了中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节日。

世事丨“国庆节”不仅仅是“黄金周”

“节日快乐!”

今年的“十一”又如期而至。

购物、旅游或者大睡一觉,似乎每个人都在计划着如何度过这“七天长假”。

打折、满减或者买一送一,商家们用各种方式提醒着我们一年一度的“黄金周”又到了。

这似乎就是我们已经熟悉的“欢度国庆”的方式,当然这一切都没什么问题,问题是我们是否还记得这个节日本来不是叫做“七天长假”或者“黄金周”。

问题是我们在旅游在购物在享受节日的时候是否还记得“国庆节”在设立之初的应有之意。

问题是我们是否还记得这一声“节日快乐”究竟是送给谁的祝福?

有一首老歌是这么唱的:“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

世事丨“国庆节”不仅仅是“黄金周”

世事丨“国庆节”不仅仅是“黄金周”

国庆节

国庆节是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假日。

所以欢度“十一”别忘了纪念“国庆”!

“国庆节”不仅仅是“七天长假”,还应该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吃喝玩乐本身没有错,但通过旅游和消费“欢度国庆”的我们,究竟还会有多少心思去思索“爱国”的问题,去纪念伟大祖国的诞辰。

“国庆节”不仅仅是“黄金周”,还应该是个饮水思源的日子。

69年前的这一天,经历了百年屈辱的中国人真正站了起来!一年又一年,每逢10月1日,我们每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1949年的这个神圣时刻。

世事丨“国庆节”不仅仅是“黄金周”

国庆节作为我们伟大祖国的特定节日,其时间性内涵就是指1949年10月1日那个特定的时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从此我们纪念这一天,纪念我们的先辈们,如何付出了无数血的代价带领中华儿女建立新中国,走上追求自由、民主、独立、富强的道路,纪念我们伟大的祖国如何在困境中一步步走来,走到繁荣富强的今天,并将接着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世事丨“国庆节”不仅仅是“黄金周”

国庆节是假日,更是节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日子,在这特殊的日子里,回顾国家历史,感受家国情怀能让国庆节回归其本身应有的内涵。毕竟,只有理解了国庆的真正含义,读懂其中的民族记忆,我们才能在恣意山水享受假期的时候更加感受到祖国带给我们个人的价值,这价值绝不只是一个“七天长假!”

世事丨“国庆节”不仅仅是“黄金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