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缸杯是成化帝爲一個宮女燒造的?

永樂和宣德是青花瓷的盛世,這個鼎盛期以後,青花就極具衰退。

但之後,青花又發生了一個巨大的變化。

雞缸杯是成化帝為一個宮女燒造的?

明永樂青花雲龍紋天球瓶 尺寸:高41.5cm 口徑9.3cm 足徑15.5cm。清宮舊藏,現藏故宮博物院

雞缸杯是成化帝為一個宮女燒造的?

明宣德 青花夔龍罐《大明宣德年制》款 尺寸:19cm 成交價: 35,537,500 HKD

明代瓷器的風格特徵大多都受到皇帝本身性格和經歷的影響,除了永樂皇帝,明朝還有一位成化皇帝,他造就了明朝瓷器其中一個階段的“柔弱美”。

成化瓷的柔弱美,和成化皇帝朱見深的經歷有關係,其中,和宮女萬氏(後來的萬貴妃)的愛恨糾葛對他影響最大。

獨寵萬氏,且萬氏的孩子幼年夭折,其他嬪妃受到萬氏威脅不敢懷孕生下皇子,成化帝后宮由萬氏掌控,常年無子。也難怪,他看到宋代人畫的《子母雞圖》感慨良多,於是,成化瓷中最成功(最貴)之作“成化雞缸杯”由此產生。

雞缸杯是成化帝為一個宮女燒造的?

明成化 青花瓜瓞綿綿紋宮盌《大明成化年制》款 寬15.4cm 成交價: 64,600,000 HKD

貴妃萬氏·三千寵愛在一身

明朝中葉是由成化、弘治、正德三個皇帝統治的,這三個皇帝個人能力都非常有限,在政治上沒有什麼大出息,他們短暫的一生都被后妃、母親、宦官或大臣控制。

成化皇帝身邊有一個很重要的人,影響了他的一生,她就是宮女萬氏。這個宮女等於是他的貼身保姆和監護人。那時候他跟母親的接觸都沒有跟萬氏這麼近,也就是說保姆跟他最近。

朱見深在幼年的時候度過了一段極其黑暗的時光,自己父親的被俘和叔叔的上位,讓他這個所謂的“太子”處於一個極為尷尬的位置。叔叔想讓自己的孩子當太子,自然對他這個太子看不順眼。年幼的朱見深被幽禁在皇宮中,每日裡只與萬貞兒相依為命。

《明史·萬貴妃傳》中記載:“帝每遊幸,妃戎服前驅。”九個字,透露了什麼信息呢?一、皇帝每次出行,萬貴妃都跟著,表明皇帝的依賴性。二、萬貴妃無微不至,走在前面,顯示她的身份。三、戎服,就是軍裝,表明萬貴妃剛強的個性。當萬貴妃有權力後,她就開始勾結宦官,戕害每一個可能懷上皇帝的兒子的嬪妃。只要懷上孩子,她就要戕害,不能讓孩子生出來。她成功地控制了整個宮廷的局面,任何嬪妃跟皇帝都不能生孩子,懷孕後不是流產就是連母親都一起身亡。

成化皇帝長時間沒兒子,他自己也難過。成化十一年的時候,一個宦官給他梳頭。成化照著鏡子,看自己有白髮了,就嘆氣,說自己都變老了,可是還沒兒子呢。這個宦官立刻給他跪下了,說:“陛下有子。”皇上十分驚訝,忙問原由,宦官就告訴皇帝:“您在六年前曾經臨幸過一個妃子,她把兒子生下來了,現在藏在後宮,皇上願不願意見一面?”皇上立馬要到妃子這邊來。

紀妃當時接到通知後,她抱著兒子哭了,這個皇子就是後來的弘治皇帝。當時他是個小孩兒,穿一身小紅袍,乘著一頂小轎,被大家簇擁著來到階下。成化皇帝一看到他,馬上激動地把他抱起來,擱在膝蓋上,又摸又看,悲喜交加。

成化父子相認以後,萬貴妃氣得要命。一個月後,紀氏就被毒死了。那個宦官迫於萬貴妃的壓力,只有選擇自殺。

雞缸杯是成化帝為一個宮女燒造的?

明成化 白釉磬口加康熙五彩過枝松鼠葡萄盤 直徑:20cm 成交價: 20,700,000 RMB

永樂宣德時期,從人物到事物,從形式到內容,都是強烈狀態。所謂物極必反,到了成化皇帝時,他對強烈的東西就不感興趣了,反而對疏淡、柔弱的東西感興趣。這一點也影響到瓷器。、

成化鬥彩瓷

成化時期是瓷器發展的鼎盛時期,有句話叫“明看成化,清看雍正”,意思就是成化瓷器在明朝各代中是拔尖的。成化時期瓷器有兩個主要品種,一個是青花,一個是鬥彩。

成化鬥彩的燒製成功,被認為是成化瓷器中最重要的成就。

劉益謙以2.8124億港元拍下的玫茵堂珍藏的明成化鬥彩雞缸杯,讓喜歡收藏的、喜歡喝茶的,以及普通百姓,對成化鬥彩和成化瓷更加津津樂道。

事實上,並非是由於拍賣的價格引發了對成化瓷的熱愛與熱衷,而是人們一直對成化瓷有種割不斷的情結。

雞缸杯是成化帝為一個宮女燒造的?

劉益謙2.8億拍下的雞缸杯

最早載有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價值的明代萬曆《神宗實錄》中寫道:“神宗時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雞缸杯一雙,值錢十萬。”另據明代萬曆沈德符《野獲編》中稱:“成窯酒杯,每對至博銀百金。”其中十萬之值與白銀百金相近,“值錢十萬”應指雞缸杯的價值等於當時流通用的銅製十萬枚制錢,“十萬”是形容多的虛數。

成化鬥彩瓷胎薄體輕,釉脂瑩潤,色彩鮮豔,畫面清澹雅逸,代表作如雞缸杯、成化鬥彩三秋紋碗、高士杯、葡萄杯、嬰戲杯、天字罐等,均為絕代精品。

雞缸杯是成化帝為一個宮女燒造的?

明成化 鬪彩月季花高足杯《大明成化年制》款 尺寸:7.7cm 成交價: 13,300,000 HKD

成化時的官窯產品質量極其講究,民窯產品也很精細。青花瓷在成化時風格為之一變,其呈色由濃豔變淡雅,成化青花被推為明代八大時期之冠,淡描五彩精雅絕倫。

鬥彩是成化時期創新的傑作,這一時期瓷器在造型上的突出特點,傳世品大多在一尺大小以內,少見宣德時期的大器。

雞缸杯·成化瓷最成功之作

“朱明去此弗甚遙,宣成雅具時猶見。寒芒秀採總稱珍,就中雞缸最為冠。牡丹麗日春風和,牝雞逐隊雄雞絢。金尾鐵距首昂藏,怒勢如聽賈昌喚。良工物態肖無遺,趨華風氣隨時變,我獨警心在齊詩,不敢耽安興以晏。”

從這首清代乾隆丙午御題仿古雞缸杯詩中,可以知道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在成化以後二百多年的清代乾隆時期還能依稀見到,並被尊為成化制瓷中的最成功之作,乾隆皇帝不僅讓當時的景德鎮御窯仿製,還題詩作志。

雞缸杯是成化帝為一個宮女燒造的?

雞缸杯是成化帝為一個宮女燒造的?

清雍正 鬥彩雞缸杯《大清雍正年制》款

有史書上說,成化皇帝熱衷書畫,有一次他欣賞宋代人畫的《子母雞圖》,看到母雞帶著幾隻小雞覓食的溫馨場景,非常有感觸,就在這幅畫上題了一首七言詩,表達了母雞對小雞的呵護之情。也許正因為如此,成化皇帝萌發了要做成化鬥彩雞缸杯的心願。

成化帝幼時的宮鬥經歷造就了他的性格,而這,是成化瓷柔弱美的由來。存世無幾的雞缸杯背後,則是成化帝明憲宗獨寵萬貴妃的傳奇故事。

今日,看到雞缸杯上母雞帶著小雞覓食的溫馨場面,我們彷彿還能聽到萬貴妃逝世後,明憲宗的那一聲:“萬氏長去了,我亦將去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