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首枚有齒孔郵票,小編這輩子估計是沒什麼希望看到了

世界上首枚有齒孔郵票,與“黑便士”同宗,它就是“紅便士”,也是誕生於工業革命發源地的英國(圖1)。

世界上首枚有齒孔郵票,小編這輩子估計是沒什麼希望看到了

(圖1)

世界上第一枚郵票“黑便士”1840年誕生後,使用一段時間便發現了問題。它雖然有背膠和防偽措施,但最大的缺陷是沒有齒孔。郵票從無齒孔到有齒孔的演變,又經過了十幾年的漫長曆程。

黑便士發行之後,人們發現蓋在黑色郵票圖案上的黑色郵戳不便識別,有的蓋過戳的郵票看不清郵戳的痕跡,容易被人重複貼用,因此英國郵政當局決定終止印製和使用黑便士郵票(圖2)。這樣,黑便士在使用九個多月後便退出了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利用黑便士的原印版,改換紅色油墨重新印製面值同樣為1便士的郵票,史稱“紅便士”。它的票幅和郵局全張的規格與黑便士相同,只是改變了刷色,從1841年2月10日起正式發行並被廣泛使用。

世界上首枚有齒孔郵票,小編這輩子估計是沒什麼希望看到了

郵票的誕生雖然給人們的通信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也節省了開支,但由於包括黑便士和早期紅便士在內的郵票都沒有齒孔,寄信時要用剪刀將郵票從整版郵票上一枚一枚地剪下來貼用。這樣不僅使用起來很不方便,而且容易剪偏,因此常常出現剪下來的郵票不夠規整的問題(圖3)。

世界上首枚有齒孔郵票,小編這輩子估計是沒什麼希望看到了

據說當時有一位記者到郵局寄發稿件時,因急於發稿,在準備把買好的郵票往信封上粘貼時,怎麼也找不到剪刀,一時無法將郵票剪開。但這並沒有把他難倒,他急中生智,取下領帶上的別針,先在兩枚郵票之間的空白處均勻地扎出一排小孔,再撕開貼到信封上。整個過程被一位名叫亨利·阿切爾的愛爾蘭籍年輕人看到了。目睹此情此景使他受到啟發:如果在整版郵票的空白處打上小孔,不就很容易撕開了嗎?經過他的一番琢磨、構思和反覆實驗,終於發明了“郵票打孔機”。又經過多次與郵局交涉、斡旋,英國郵政當局採納了他的建議,郵票打孔機投入使用。這樣,每一枚紅便士郵票都長上了“牙齒”,世界上最早的有齒孔郵票,於1854年1月28日在英國誕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