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東南亞區域合作的新視角(讀書札記)

拜讀了這本大作:

《平成時期日本的東亞區域經濟合作》,白如純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4月,190頁,58元

研究東南亞區域合作的新視角(讀書札記)

在日本從事日本經濟的研究,少不了關心東南亞問題、韓國問題,偶爾也會讀一些日本對中國經濟的研究。感覺日本對中國經濟的研究,實在算不上有成套的體系,更不用說能找到一本讓人讀十年的書了。

日本對韓國經濟的研究,也缺少體系。把韓國放在亞洲四小龍中做一些分析,就算是研究韓國經濟了。

對東南亞的研究,白石隆算是第一人了,其他捎帶研究這個課題的有近藤榮一,但同樣缺乏了理論體系。刊登東亞問題的雜誌有《外交論壇》,《東亞》,其論文大都切入口很小,未展開就結尾了。媒體人、外交官、在大學教書的學者在這裡發表文章,談不上對東南亞有多深的理解。

《平成時期日本的東亞區域經濟合作》一書,要解決的可能就是日本學界、外交家及媒體不能解決的問題,提出一套分析東亞區域合作的理論體系。本人猜想,白如純研究員將日本對東亞區域經濟合作的研究做為一個切入口,今後會有更體系化的研究成果推出,讓相關研究具有學術性特點。

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區域經濟合作的理論基礎

第二章 區域經濟合作在東亞的發展

第三章 日本區域經濟合作的基點與目標

第四章 日本東亞區域經濟合作的實踐

第五章 日本東亞區域經濟合作的評價與展望

參考文獻

後記

本書書名為《平成時期日本的東亞區域經濟合作》,但白如純研究員對日本在東南亞的經濟活動分析用了較多的筆墨,筆者認為可以把這本書當做研究日本與東盟國家之間經濟關係的一部著作。

我個人認為,上個世紀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或者更具體地說,在美國直接參與越南戰爭後,東南亞局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一方面美國需要在戰場上獲得勝利,另一方面,美國為了尋求越南周邊國家的支持,必須讓周邊國家與地區實現經濟上的獨立及發展。美國對越戰爭雖然徹底地失敗了,但這場戰爭帶來了越南周邊國家的一時繁榮。比如菲律賓、泰國、新加坡、中國臺灣、中國香港等國家與地區的經濟,幾乎都利用越戰獲得了發展,而越戰的結束,根據國家與地區的不同,結果則大相徑庭。

為越南周邊國家與地區提供經濟復興的工業資本的國家是日本。日本靠向越南周邊國家提供大量的工業設備,輸出了日本的資本,讓日本最先獲得了經濟上的發展。越南周邊國家本來並無從日本獲取產業資本的能力,美國及時在越南周邊國家散發美元,給了這些國家發展的機會。越戰的結束意味著美元的散發也告終,能否持續實現經濟發展,就完全看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各自的力量了。

美越戰爭結束後,越南的勝利,讓越南有了吞併老撾及柬埔寨,把中國當做屬國不斷索取財富的國家,入侵柬埔寨,挑起與中國的戰爭,越南對再度獲得勝利相當的有信心。這是越戰後東亞及東南亞地區發生的一個很大的變化。美越戰爭讓越南丟失了發展的機會,對柬埔寨及中國的戰爭,讓越南至少失去了二十年的發展機遇。越南的發展必須要有一個和平的國家環境,尤其不能和中國直接對抗。

此時,日本對東南亞的經濟上的支援,在美國退出越戰後,忽然缺少了新的資金供應,人們看到,進入80年代以後,菲律賓開始衰退;越南老撾柬埔寨深陷戰後泥潭中不能自拔;90年代突然出現了泰國經濟泡沫,接著是199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這些讓60年代及70年代的東亞繁榮灰飛煙滅。

表面上看,日本與東盟的關係不錯,在東盟國家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整個東盟和中國比,在經濟發展勢頭等方面已經不佔任何優勢,日本開始把資本及技術主要放在了中國,中日經濟關係進入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階段。

東盟各國要獲得發展,以單獨的力量無法和中國競爭,也只有團結起來,組成東盟才能獲得話語權。東盟繼續發展的資本及技術來源,已經從單一的美國日本,變為以中國為主,日本為輔的階段,東盟各國的發展速度也還算快,是東亞之外比較有前途的一個區域,歐洲美國亦不能對這裡視若無睹。中國、日本、歐美各方的介入,給東盟國家加大了發言權,也形成了一個亂局:表面上看是中日歐美都讓東盟當頭,但東盟並無成形的主張、主義。

白研究員對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東盟的關係等做了詳盡的分析。日本在上個世紀70年代曾經打出過“福田(糾夫)主義”,現在過去了四十多年後,安倍晉三首相開始提出“印度洋太平洋概念”,而且比較成功地為在理論方面完全空白的特朗普政權吸納。日本媒體認為,安倍的印太概念基本上是為了牽制中國。比如《朝日新聞》在2018年7月31日有這樣一篇報道:

防衛相が來月訪問 インドとスリランカ

 小野寺五典防衛相は來月19~23日、インドとスリランカを訪問する方向で最終調整に入った。インドのモディ首相と會談するほか、スリランカ南部ハンバントタ港を視察する予定。‍経済圏構想「一帯一路」を掲げてインド洋進出を強める中國を牽制(けんせい)する狙いがある。

 安倍政権は「自由で開かれたインド太平洋戦略」を外交方針として掲げ、米國などと海洋の安全保障で連攜を図る。小野寺氏はインドのシタラマン國防相やモディ氏との會談で、インド太平洋戦略に基づく具體的な協力を話し合う方針。スリランカでも國防相會談を開き、両國の防衛協力で認識を一致させる意向だ。

 インド太平洋戦略が念頭に置くのは中國の存在だ。中國はインド洋で港灣建設などを通じて戦略拠點を構築。國際社會で警戒が強まっている。さらに中國はハンバントタ港で99年間の運営権を取得。日本政府は同港に海上自衛隊の艦船を必ず寄港させ、中國の拠點化を牽制している。(藤原慎一)

不懂日語的人,也能從“念頭”“牽制”這些詞彙中,知道日本國家的意圖。

白如純研究員對日本在1989年到2018年這30年的東南亞政策做了詳盡的研究,2019年日本將改朝換代,平成成為過去,但其外交不會有太大的變化。相信在對過去三十年進行了研究的基礎上,白如純研究員一定能推出新的大作。

很是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