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原邦夫:「做業務前,先做一名優秀的企業市民」(採訪札記)

在眾多的日本企業家中,東京海上保險集團原董事長石原邦夫先生,我只在2018年6月12日,該公司在湘西的一所小學開展關愛農民工子女的志願者活動時,在捐助現場做採訪時見過一面,提問的內容有限,對石原本人、對東京海上知道的不是很多。

畢竟國外的保險公司在今天的中國,能開展的業務與普通中國人關聯還不是很多,我在日本學習和工作時,只聽說過東京海上的名稱,知道是一家位列世界500強的保險集團,但從未接觸過該公司的人。據說該公司是改革開放後最先到中國辦企業的外國保險公司之一,但目前在中國的業務狀況,從每年的營業額看,目前一年不到10億元,和一年的營業額大約在3000億元的中國人保比起來,在中國算不上大。

但是,這樣一家企業,在過去的10多年裡,每年向中國貧困地區的小學捐助學習用具,每次金額為1500萬日元(約91萬人民幣),實在難能可貴。一家企業偶爾做一次社會貢獻活動不難,但連續做一件事,長久以往地把這件事做下去,不論周邊的業務環境、國與國之間的關係發生了何種變化,能如此之專注,規模如此大,實在了不起。

石原邦夫從東京海上保險集團董事長退居二線後,不顧70歲以上的高齡,從東京到上海,從上海再轉機到長沙,從長沙來湘西,一路顛簸。到底是有一種什麼樣的精神,讓這位高齡的企業家,帶著公司眾多志願者到偏遠的湘西來?

後來我知道,石原邦夫1943年生於長春,二戰結束後才回到了日本。這位幾乎每年都要來中國數次的老先生,只要遇到去了長春的人,必定要問問那裡的情況,對長春的關心,似乎一直未能從內心抹去。

在和中國有業務往來後,東京海上首先開拓在華日企的保險業務,雖也在逐步推進與中資企業的合作,但從目前的一年將近十個億的營業額看,相關業務今後需要開拓的地方還有很多。

但是,如果看對中國社會的貢獻活動的話,單說這十多年,每年1500萬日元的支出,就能看出東京海上的態度十分積極。

有一點與其他國家企業很不同的是,東京海上對自己的捐贈幾乎沒有讓媒體做過報道。筆者也只是因為一個偶然的機會,才知道有這樣的捐助活動,才來採訪這次活動的。查閱了一下網絡上的報道情況,至少筆者還沒有找到相關的較為詳盡的報道。東京海上的捐助活動,就像春日裡細雨一樣,綿長、滋潤,輕輕地打在人臉上,沒有一點轟轟烈烈,這是在積德,積一種在我們的行為處事中已經不多見的“陰德”。

石原邦夫:“做業務前,先做一名優秀的企業市民”(採訪札記)

6月12日,簡單問了石原先生幾個問題,現抄錄如下。

記者:石原先生,我想簡單問個問題。您和中國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緣分的?

石原:我生在中國,兩歲多的時候才第一次回日本。我自己並不記得在中國時的情況,但小的時候家裡人一直對我說,我的出生地點在中國,我父母也曾經多次說起在中國的往事。

我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工作的,到了八十年代以後,公司和中國的業務往來多了起來,我去過不少中國的城市。九十年代我在日本企業家協會----經濟同友會做中國委員會的委員長,和中國的交往就更多了起來。我任東京海上董事長的時候,所訪問的國家中,中國該是次數最多的。

記者:沒有找機會回長春看看嗎?

石原:一起在中國生活過的人,回到日本後也偶爾會聚聚,大家拿出二戰前的長春地圖,談我出生的地方,說現在的變化,但我自己一直未能有機會去長春看看。大約在十年前(2008年),我才第一次去了長春,但這時看到的景象,已經和過去聚會中看到的照片完全不一樣了,長春變成了一個全新的長春了。

記者:正好在十年前,共青團組織了向在外出打工、兒童留守在家的農村小學捐贈學習設備及圖書的關愛活動。

石原:我們也是在那個時候,參加了共青團組織的這項活動的。我記得最開始是給北京郊區農民工子弟的小學捐贈圖書、學習用品。在小學我和學生們一起疊紙鶴,孩子們把疊好的紙鶴串成串戴在了脖子上。每次去捐贈,一定和小學生在一起做遊戲,這是我們搞相關活動時一項必定要做的事。這樣做感覺是我們迴歸到了孩童時代,看到孩子們淳樸的笑臉,讓我們有了繼續做下去的決心。同時我也在想,孩子們可能是第一次接觸日企員工,這樣的遊戲,也許能在他們的記憶中留存下來,等他們老了以後,說不定能想起自己小時候有一次日本企業來捐贈,和日本企業的工作人員遊戲等等往事。

石原邦夫:“做業務前,先做一名優秀的企業市民”(採訪札記)

記者:十年絕不是一個短暫的時間,這十年公司大致為多少所小學做了捐贈?

石原:我自己直接到一線捐助的次數為7次,但公司為除西藏外全國30個省區市的270所學校的“七彩小屋”捐贈了學習設備及圖書。我自己希望今後也能繼續從事這方面的活動。

記者:在公益活動的內容方面,貴公司有哪些新的設想?

石原:剛才我們的志願者在教室裡向小學生做了防災方面的講座,告訴孩子們該如何應對火災,應對泥石流、地震等等。我們是家保險公司,做防災方面的講座是我們最為擅長的,也最能為當地的學生、市民普及相關知識。我剛才在教室中看到,講座剛開始的時候,小學生注意力不是很集中,但志願者講著講著,教室就安靜了下來,學生們很願意瞭解這方面的知識,我們的志願者對相關常識講得非常得心應手。我想今後我們會根據社會的需要不斷改進志願者活動及捐贈的內容。但也有不變的部分,我們會一直以捐贈圖書、文具、體育用品為主要內容,會一直在捐贈活動中堅持和小學生共同做遊戲。

石原邦夫:“做業務前,先做一名優秀的企業市民”(採訪札記)

記者:日本有動畫、漫畫等等,而且給中國兒童的影響很大,我發現在貴公司捐贈的圖書中,並沒有日本的這些書籍。

石原:當然這方面的內容是可以考慮進去的,但我們更加重視的是,發揮企業作為優秀市民的作用。不論在什麼地方,我們首先是個優秀的企業市民,不論做什麼業務,都首先該做一名優秀的企業市民。

石原邦夫:“做業務前,先做一名優秀的企業市民”(採訪札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