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香港股神:用12字祕訣,縱橫半生

人生如過客,有風就要駛盡,無風不妨避一角。

他可能是香港綽號最多的大佬。

政客們喊他“潮州怒漢”,散戶們尊他“仙股醫生”,老一代人習慣叫他“金牌莊家”。

而讓香港記者念念不忘是他愛坐一輛金色勞斯萊斯招搖過市,因此得名“金勞詹”。

他叫詹培忠,今年72歲,佔據人生最長的外號,叫做“香港股神”。

和李嘉誠、向華強一樣,詹培忠出身潮汕,1956年隨家人定居香港,中學沒畢業,便去柬埔寨隨父從商,20歲已在生意場上八面玲瓏。

22歲,他孤身返港,身上只有接私活所攢數千元,詹父並無任何資助。

彼時的香港,風塵中已滿是繁華,入夜霓虹燈亮起,城市如巨大的迷宮。

詹培忠在迷宮中埋頭奔跑,“香港是商業社會,人很現實,成皇敗寇,你要趕上,只能攝位”。

粵語中,攝位便是找機會上位,用盡一切手段。

他返港那一年,股票走紅,香港企業家在中環皇后大道上,成立遠東交易所。

交易所大堂外牆被拆除,改成一層玻璃,港人俗稱“金魚缸”。

每日,穿著紅馬甲的交易員們忙碌奔跑,在黑板上寫下股價,散客們衝前接單。

所有有關財富的人間悲歡,在魚缸中一目瞭然。

1972年,詹培忠穿上紅色背心,編號190。

多年以後,他依舊懷念穿著紅背心站在黑板前的感覺。他是魚缸中的明星,無數貪婪目光盯著他手中的粉筆。

他冷靜,高效,不貪小利,又機靈百變,很快博得各家上市公司喜歡。

雖然工資每月只有100元,但詹培忠私下自己炒股,一年內便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

那是港股的黃金時代,全香港酒樓都在賣魚翅撈飯,紅燒魚翅配白飯,一碗8元到30元不等,佔當時月收入四分之一,但股民們樂此不疲。

每日收市,詹培忠總會和同事去吃魚翅撈飯,然後打麻將逛夜總會,有時興起,還會乘遊艇出海。

暗夜海上,遠望維多利亞灣,就像看一片霓影蒸騰的海市蜃樓。

好景不長,1973年開年,香港突降冰雹,此後形成魔咒,凡有落雹,必有股災。

1973年3月,恆生指數開始狂跌,一路跌到1974年10月,從1774點跌到120點,跌幅92%。一斤白菜都比一手股票貴。

報紙上滿是破產、跳樓、自殺,詹培忠賺來的100萬輸得乾乾淨淨。

詹培忠將這次失敗定義為人生洗禮,稱經此風浪後,人生再無可懼。

遠離股市後,他幫朋友打理了兩支足球隊,但終歸志不在此。綠茵場尺寸有限,勝負也太過簡單。

80年代,詹培忠結識了南洋富豪陳松青,併成為其御用操盤手。

在詹培忠運作下,陳松青旗下控股公司佳寧,股價狂飆16倍,而詹培忠也因此得名“金牌莊家”。

盛名之下,益大、僑聯及維達等公司紛紛找他坐莊。鼎盛時期,詹培忠坐莊公司達20家,超整個港股成交額的1/10。不到3年,詹培忠晉身億萬富豪之列。

當時港媒稱,詹培忠炒股如“豬籠入水”。豬籠呈網,打水本是一場空,但換個角度想,水從四面八方湧來,恰如財運亨通。

成為大亨的詹培忠,喜歡約記者吃飯唱歌。每到歌廳,必點紅歌,最愛《洪湖水浪打浪》和《南泥灣》。

港報形容其“叱吒叫喊,洶洶崩室。”

臨別時,詹培忠習慣從口袋掏幾疊千元大鈔,一張一張抽出,扔在歌廳銀盤之上。

1983年,香港又落冰雹,股災不期而至。

佳寧公司倒閉,大富豪陳松青因經濟罪入獄,詹培忠聲名受損,金牌莊家有口難辨。

他一怒全家移民加拿大,然而生活溫吞無趣,當地股市佣金高昂,難尋用武之地。

1985年,詹培忠返港,捲土重來,不再坐莊,專門收購空殼公司,注資重組,出售賺錢。

詹培忠將這套模式命名為“尋寶遊戲”,那些瀕臨死亡的公司,在他眼裡就是寶藏。

當時賭王何鴻燊佔股的港澳發展,已在破產邊緣。

詹培忠在賭王、銀行、政府間左右逢源,不但了結債務,兩年後,港澳發展市值超10億港幣。

相當於,詹培忠僅注入數十萬資金,便獲取價值3億港元以上股權。

此後詹培忠連收7家瀕死公司,改造後轉售,每筆淨賺數千萬,“仙股醫生”名號不脛而走。

江湖人稱,詹培忠擁有金手指,指向哪股,就能改變哪股氣運。凡他沾手的股票,散戶總是蜂擁而至。

有人質疑詹培忠利用法律漏洞,炒作股價,他回應稱:

“別人說我懂得利用灰色地帶。我說這是剩餘權利。在法律有規定的我遵守,法律沒有規定的就是我的。

1991年,他踏足政界,當選香港立法會議員。

有人質疑他以前是做“賊”,現在改做“警察”,詹培忠反駁說,他從政目的就是要監察香港聯交所。

在立法局,他快人快語,脾氣火爆,“潮州怒漢”常是報紙主角。金色勞斯勞斯房車正是當時所購,金勞詹豪氣四溢。

名聲最盛時,連內地的企業家都登門求教。潮汕老鄉黃光裕受其指點縱橫股市,詹評價稱,“這個後生仔夠膽敢拼,加上少許運氣,就能闖出條大路”。

極盛之下,命運再次扭轉。1998年,立志要監察聯交所的詹培忠,因商業罪名被判入獄一年,關押在香港赤柱監獄。

那是香港最大最嚴格的現代化監獄,即便香港特首來視察,也必須搜身。

雨夜屠夫林過雲,世紀賊王葉繼歡,屯門色魔林國偉都曾關押於此。

入獄時,獄警刻意把他和香港賊王葉繼歡同關一室。

詹害怕,大聲抗議,同是潮汕人的葉繼歡聽見鄉音,與之攀談,兩人竟聊得投機。

此時,賊王已癱瘓,股神已落寞,那些他們曾攪動的風雲,終化囚室內漫漫時光。

某日,葉繼歡問他:我不義之財不少,可否教我炒股。

詹培忠說,股場如賭場,十賭九騙,還是將錢留給家人享用吧。葉聽後長久無語。

八個月後,詹培忠提前出獄,瘦掉25磅。友人酒家設宴,依舊是當年的魚翅撈飯。

詹培忠說,他一生大起大落,從來無悔,但此次入獄終於想明白個道理。

有風就要駛盡,無風不妨避一角。

關押赤柱監獄前,詹培忠曾在荔枝角收容所中轉,編號16813。

即便在厄運之中,詹培忠仍覺編號是好彩,16813,諧音一路發一生。

出獄後,詹培忠開始收復失地。

2003年,詹培忠迴歸股市,買入駿雷股份,消息披露當天,股價飆升1.5倍,兩天後,他又買入北方興業,股價翻番,仙股醫生再次聲名大噪。

一年後,他重新當選香港立法會議員,“我是第一個以議員身份坐牢的人,也是第一個做完牢又做回議員的犯人”。

咆哮聲再次在立法會響起,有友人贈條幅“寧做直折劍,莫做曲全鉤。”

2007年,詹培忠被查出頸癌,醫生稱,惡化若嚴重,需切舌頭。

詹培忠憤怒,“我金勞詹,靠什麼起家,你要割我舌頭,那就是讓我收山啦”。

他在風浪中顛簸太久,早已不在意命運獰笑,不久後,他病癒,並宣稱依舊能飲一斤茅臺。

2008年金融海嘯來襲,八月時股市無起色,詹培忠索性乘直升機飛赴澳門。

他記憶力強,多年來恆生指數,股價升跌倒背如流,賭博時獨喜百家樂,因為可以記牌。

在澳門永利賭場,詹培忠每局投注150萬,連玩40把,贏了32次,最多時,一局就贏3700萬。

10個月內,他在賭場淨賺2億700萬,勝過當年股市收入。

詹培忠眼中,股市和賭場並無分別,都可以通用他的獨家秘訣。

馳騁股市多年,他總結了12字秘訣:心清、數熟、贏谷、輸縮、夠毒、知足。

心清是認清大勢,數熟是親近數字,夠毒是不講感情;

贏谷是趁勝追擊;輸縮是一輸錢勢頭不對就立即走人,別存翻本念頭。

最關鍵是知足,輸多要收手,贏到某一程度亦要走人。

可是,即便憑這秘訣縱橫半生,詹培忠仍然奉勸眾人,“十賭九輸,量力而為”。

2016年6月,詹培忠宣佈再次參加立法會選舉。

宣佈後第二夜,他心口疼痛,腿腳無力,想叫救護車,又怕驚擾鄰居有損形象。

他向家中觀音祈禱,如過此關,就戒酒和牛肉。

數年前,他受訪時說:

“這個自由社會,人人都在賭博。女人不可嫁錯郎,男人不可入錯行,結婚生子,工作前程,都是另類賭博。賭博避無可避,最要緊是想清你在做什麼,身在何處。”

那一夜,或許是他人生最大一場豪賭。

第二日,他被送往港安醫院ICU,心血管撕裂,先後接受4次手術治療。病癒後,漸漸淡出江湖。

第二年,港交所交易大堂關閉,紅馬甲已成往事。

大堂原址改為金融博物館。博物館外立有一面巨大貝字牆。

上面有贏、贊、賞,亦有賊、賄、貪。

那裡幾乎有所有帶貝的字,唯獨沒有賭.

最後的香港股神:用12字秘訣,縱橫半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