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提升教師專業水平的訣竅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教師專業發展也有快速提升的訣竅——磨課。

磨課是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重要途徑,是以教研組為單位,依據學情和課標,研究教材,反覆打磨,互動研討,改進行為,解決問題,共享經驗,共享智慧,形成“好課”的教學方案的研修過程。

快速提升教師專業水平的訣竅

磨課有什麼新鮮?

磨課不同於傳統教研活動中的聽評課。

傳統的評課做法是聽課教師對所聽的這一節課進行“品頭論足”,或者“一通肯定”、“蜻蜓點水”,說些無關痛癢的話,或者“挑刺”“追究細節”,不集中要害,不解決實際問題。

而磨課是研究者們聚焦課堂教學中真實而具體的關鍵問題。

進行專項觀察、分析、診斷,通過某一節課的幾輪持續的觀課探討、教學反思、教學行為改進,優化課堂教學的過程;是教師們民主、平等地發表意見,共同就真實問題提出看法和建議的學習研討過程。

有的老師感慨道:“隨堂課養人,磨課煉人”,那麼,如何做好磨課呢?

首先,充分的準備助你事半功倍

1

目的明確、主題先行

每次磨課要有目的性、針對性,即磨課主要解決什麼主要問題,是每一位參與磨課的教師都必須明確的。磨課主題可以是教學目標的落實和調整,或是學法指導策略,或是教學流程的優化,也可以是教學評價的改進,或學生學習行為的矯正,以及師生關係的調整等。

2

聚焦問題、講求實效

磨課不只是對展示課、研討課的研磨,更是對常態課的研磨。每次磨課要聚焦學生髮展的問題,聚焦教師教學改進的問題。

3

著眼改進、注重反思

備課說課、聽課觀察、評課反饋是磨課的三個基本環節。這三個基本環節都要伴隨教師的反思。

  • 課前反思是基於學情、基於教學習慣、基於常態問題的反思。
  • 課中反思是基於課堂教學存在問題的反思,教師要明瞭自己要改進什麼,為什麼改進,如何改進。
  • 課後反思是基於教學效果的反思,基於學生髮展的反思。要針對教學中不利於學生髮展的方法、策略提出優化教學的思路。

其次,重視反覆循環的磨課過程

磨課的過程是一位教師圍繞一篇文章或對話進行試教、反思,再試教、再反思、再上課的過程。一般情況,就同一課題,執教教師都會經過幾輪的磨課。

磨課的過程大致分為如下步驟:

1

備課。

備課是磨課的首要環節。上課教師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由選擇課題,琢磨課題內容,把握好教學目標,選擇好教學方法,確定重難點,設計好合理的教學步驟等。

2

上課。

上課是備課工作的課堂實踐環節。上課教師不僅在課堂上要認真講授知識,而且應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3

評課。

評課是磨課活動最重要的環節,是對備課、上課兩步工作的總結、研討,是對教師教學反覆修正的一個過程。在評課時,備課組成員坐到一起,坦誠相待,相互評議,相互學習,相互交換意見、心得、體會。

  • 首先是執教者自評自議;
  • 然後大家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這一堂課,如:從執教者的教學思想、教學內容、課堂結構、教學方法、教學效果、板書等方面給予實事求是的評價,指出執教者的失誤和缺撼;
  • 接著,評課教師話鋒一轉,把中心定格在“如果我來教,我會如何教”上,於是,各種教法一一亮相,評課教師對執教教師提出改進的意見和措施。

這是第一輪磨課,通常是在備課組內磨課。

如果想精益求精,還有二輪、三輪乃至四輪磨課。

第二輪磨課是執教教師在備課組成員的建議下,進行教案修改、課件整改,重新梳理上課順序,或改變教學方法,然後面對整個教研組的教師上課;上完後,聽課教師對這節課進行適當的評價,然後提出自己的看法,提出改進的建議,進行同伴互助。

第三輪磨課是學校聘請專家到校指導,專家針對教師的課件進行指導,或現場觀看執教教師上課,對執教教師在“二磨”基礎上的課再進行指導,圍繞著執教教師的課提出一條又一條的建議,指出課的長短優劣,哪些地方有特色,可以發揚光大;哪些地方考慮不周,出了問題,需要做怎樣的改進等。

第四輪磨課是執教教師結合專家的意見,再次精心修改教案,完善教學思路,再進行第五次、第六次、甚至第七次的反覆磨課。

磨課,磨出了教師創新思維的火花;磨出了教師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了教師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了教師提升教材的高度。學會磨課的小訣竅,以後課堂就不用發愁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