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脱下了张艺谋的“大师”外衣


张艺谋拥有的第一台相机是海鸥双镜头反光相机。186块6,他攒了三年的钱才买的。相机贵,胶卷也贵。他不敢浪费每一次按快门的机会,在镜头前等光线,等构图,不停琢磨。后来有一回,为了拍到青蛙跃上荷叶的一瞬间,他放根饵线,等了近3个小时。

1971年,张艺谋21岁,成为咸阳国棉八厂的工人。受表哥影响,他迷上了照相,想买台相机。

月工资40块2毛,除去必要的生活开销,每个月能攒10块。工厂组织献血,献完血发20元补助,也攒起来。

他开始看摄影方面的书,补充理论知识。书全是借来的,有些书是同学从图书馆偷出来的,还得还回去。

张艺谋只上到初中二年级,很多书看不懂,而且借来的书迟早要还,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他开始抄书,借来的书整本抄一遍,抄了几十万字。

就这样抄了3年多,他觉得自己似乎懂了一些。在母亲的赞助下,买相机的钱也攒够了。

1974年,张艺谋花186块6,买了一台海鸥双镜头反光相机。

练了2年,直到1976年,张艺谋才拍出了真正让自己满意的照片,这时候他已经26岁,依然是个工人。

谁脱下了张艺谋的“大师”外衣


张艺谋摄影作品

1978年5月,北京电影学院开始招收“文革”后第一批本科生,其中包括摄影专业。这个消息对张艺谋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诱惑。他知道,这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于是准备报名。

趁着去北京出差,他拿着自己的摄影作品去北影报名,老师们看过,评价极高,但超龄太多,名没报上。

张艺谋想到了给文化部长写信,这个想法放在今天看,都显得如此大胆而荒唐,对他而言却是唯一的机会。

不光写了信,他还选出最能代表自己水平的照片,制作成影集,附在信后。

冲洗照片的临时暗房是间厕所,底下是蹲坑,臭得熏眼睛,张艺谋在坑上垫块板,熬了一个星期的通宵,他宽慰自己,这里洗出的照片,起码“有味儿”。

为了保险起见,同样的信和影集,张艺谋准备了两份,通过各种关系,辗转寄到了北京。

当时的文化部长是黄镇,画家出身,他收到了信,对张艺谋的作品很认可,指示北影接收。

黄镇在批复中说:“我看了实在高兴,他的作品很有水平,应加紧培养,可以作为特殊问题,叫进修生或其他适当名义,允他入学深造。”同时,黄镇还在电影学院呈送文化部的草拟文件上批示:“根据他的优异成绩,特殊处理。”

从6月1日至7月20日,就张艺谋入学问题有不下10个重要批示。这么高的办事效率,也显现出当时政府的工作作风。

谁脱下了张艺谋的“大师”外衣


文化部给北京电影学院的函件


接到文化部函件后,电影学院仍不愿违背招生原则,并向上级汇报。文化部随即再次发函,请电影学院立即招收张艺谋。最终张艺谋被破格录取进入摄影系78班学习两年。2年进修期满后,他又坚持写申请,才得以转为一名正式生。

谁脱下了张艺谋的“大师”外衣


张艺谋学籍表

从工人到大学生,在张艺谋身上看不到任何环环相扣的必然,但凡有一个环节脱钩都不会有今天的张艺谋。在北京电影学院60校庆上,作为知名校友张艺谋回顾自己的学习生涯时曾感叹:幸运和努力,成就了我的一生。

毕业分配时,时任摄影系领导是广西籍,为照顾张艺谋,把他分配到广西电影制片厂,不仅待遇好,张艺谋也最早分到了房子,这也让前来看望张艺谋的田壮壮羡慕不已。

张艺谋到厂里工作不到一年,就和其余3人联名立下军令状要求独立拍片。1983年,广影厂投拍电影《一个和八个》和《黄土地》,导演分别是张军钊和陈凯歌。当时的厂长韦必达大胆重用名不见经传的张艺谋担任两部影片的主摄影。

之后,张艺谋被吴天明借调到西影厂(西安电影制片厂)。

尽管上大学的经历坎坷曲折,但张艺谋当导演的起点是非常高的。第一部电影就是个人导演事业的巅峰。一出道就风华正茂。

谁脱下了张艺谋的“大师”外衣


1987年张艺谋当时正在担任一部电影的主演,为了能够更好的贴合角色,他正在山西农村当中体验生活,每天跟着农民一起外出劳作,一起生活起居,将自己晒成了一个地道的农民,有一次劳动过后他坐在院子里休息看报,突然看到报纸上刊登的一篇小说《红高粱》,这部作品一下子点燃了他的创作激情。

作品写的太好了,张艺谋反复读了好几遍,高兴坏了,害怕这部作品被别人抢先买走了版权,他连夜坐车从山西农村赶往北京找莫言,路上还遇到一辆电车撞坏了脚,狼狈不堪。

一下车张艺谋就赶到了学校,在教室外面大喊了几声莫言的名字,赶巧莫言还真的听到名字出来了。站在莫言面前的张艺谋,衣衫褴褛,脚上还在流血,皮肤黝黑像一个农民,这样的张艺谋让莫言想到了自己老家的生产队长,顿时感觉亲切无比,没聊一会儿,莫言就答应将版权交给张艺谋,并跟他说想怎么改都行。

谁脱下了张艺谋的“大师”外衣


巩俐、莫言、姜文、张艺谋(从左至右)


1988年10月10日,《红高粱》在内地上映,那片象征野性的红高粱点燃了无数观众内心的激情。它成功收获1988年第八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摄影奖、最佳音乐奖、最佳录音奖以及第三十八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故事片金熊奖。

凭借一部《红高粱》张艺谋名扬天下。

自此张艺谋找到了通往观众内心的钥匙,一连串关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接踵而至。《菊豆》、《秋菊打官司》、《大红灯笼高高挂》。还有一部让葛优拿奖的《活着》,当然因为种种原因,这部电影并没有在国内上影。柚子姐毫无夸张的说,《活着》这部电影才是张艺谋对现实最深刻的洞察。

谁脱下了张艺谋的“大师”外衣


张艺谋显然不想让自己固定于“文艺片导演”这个人设之中。

多年后,当《影》这部电影上映之前,他与许知远的对谈中,张艺谋就明确的表示,如果只拍《活着》,其它啥也不拍,这个类型的我一直拍到今天,也就活不下去了。

2002年张艺谋有了转型之作,这部名为《英雄》的电影,演员阵容空前豪华,是张艺谋从艺术片到宣告转拍商业大片的野心标志之作。从制作各部的精良到宣传的锣鼓喧天,无孔不入,几乎当年大街小巷都充斥着这张《英雄》的海报。可以说《英雄》不仅是张艺谋的一部商业大片,把它称为中国的第一商业大片也毫不过分。

2002年,《英雄》在国内砍下2.5亿人民币,国际票房1.77亿美元。不仅票房十分漂亮,在国际上更是得到了极大的赞誉。

谁脱下了张艺谋的“大师”外衣


张艺谋拍《英雄》是有着极大的野心的,他追求不止是票房,而是冲击海外市场,让好莱坞看看国产大片的威力。

事实证明,他有这个魄力也有这个实力。美国《纽约时报》曾用整整两个版面报道这部电影,称“《英雄》这部电影经典得就像中国的《红楼梦》,也是我们美国奥斯卡的无冕之王。”

而在2005年美国《时代》杂志评选的“2004年全球十大最佳电影”里,《英雄》更是排名第一,成就了华语电影首次问榜登顶的神话。

2002年《英雄》的成功,让张艺谋沉浸在商业大片的拍摄中不能自拔。

从《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到《三枪拍案惊奇》,直至《长城》,张艺谋作品在豆瓣的评分逐渐开始走下坡路。

2000年王朔曾说“张艺谋就是个搞装修的,大师原创力不够,但是匠心独具,巨匠,当得起。”

似乎已经意识到了多部商业大片口碑扑街后,急需找回“破产”的信誉。国庆档张艺谋《影》的上映,能是挽回大师形象的作品吗?

谁脱下了张艺谋的“大师”外衣


知名影评人彭洪武称,年近70岁的张艺谋这次新片被人称道的是东方美学四溢,中国风美不胜收。但阴阳太极、水墨丹青、古琴国乐,这些古文化符号的堆砌,不能不说是一种无奈。

豆瓣评分7.6分,作为和英雄同类型的电影,7.6分已经是超神了,英雄当初才6分,这么多年评价反转也才涨到7.0罢了。

那究竟能不能看呢?

网友评论或许可以作为参考:前半部分可以睡会儿,后面反转还挺好看,不过都在我意料之中。

在过去的十年里,张艺谋的电影其实有一个特点,色彩感很好,画面很美,架子气势很足,但内里都很空洞。这一点在《长城》里表现尤其明显。

张艺谋是个色彩大师,但是他不会讲故事。

《张艺谋被北京电影学院破格录取始末披露》

《国产电影已不那么需要张艺谋,而张艺谋却需好电影证明“大师级”》

《张艺谋:如果我只拍《活着》,可能活不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