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乾隆戴的「太監帽」,其實是還原歷史的,不是惡搞他

《如懿傳》這部清廷宮鬥劇正在熱播之中。近幾年類似的宮鬥劇層出不窮,《如懿傳》的導演聲稱自己的電視劇與其他的不同,是非常尊重歷史的。從劇中的畫面來看,《如懿傳》確實做到與歷史儘量貼切。比如隨處可見的仿生瓷、外銷瓷、壁瓶等等。


《如懿傳》乾隆戴的“太監帽”,其實是還原歷史的,不是惡搞他


《如懿傳》在剛剛播出的時候,劇中角色雷人的造型被廣大網友瘋狂吐槽。比如乾隆和如懿大紅大綠又大藍的衣著搭配;如懿脖子上的大圍脖等等。但是這些都是符合當時的審美的。從乾隆時期的瓷器可以看出,當時就流行豐富又對立的色彩搭配;而清朝的滿族婦女也喜歡用絹做領巾。


《如懿傳》乾隆戴的“太監帽”,其實是還原歷史的,不是惡搞他


除此之外,《如懿傳》中乾隆的帽子也被觀眾所詬病。網友嘲諷乾隆戴上了太監的帽子,甚至有人還戲稱乾隆是“蘑古力”造型。乾隆帽子的坡度確實是陡了一點,像個蘑菇頭一樣。不過這頂帽子和歷史上是非常還原的。


《如懿傳》乾隆戴的“太監帽”,其實是還原歷史的,不是惡搞他


這種帽子叫做常服冠,更確切的來說是夏常服冠。這種冠帽又被稱作“涼帽”。

和《如懿傳》中的一樣,夏常服冠的帽體呈一個圓錐形,使用的材料不一,外面用白布包裹住。帽體上面密集分佈著紅色的絲線,底下邊緣用黑帶圓邊收邊。後邊還有一條孔雀翎。


《如懿傳》乾隆戴的“太監帽”,其實是還原歷史的,不是惡搞他


從《如懿傳》的劇照可以看出來,乾隆的夏常服冠和太監李玉的帽子確實是比較相似。但是還是有一個很大的區別,那就是帽子中間的東珠。東珠就是產自東北地區的珍珠,又稱“北珠”。東珠又大又圓,質地晶瑩飽滿,但是長期的開採破壞了東珠的自然資源,而且當時也沒有人工養殖的產業,所以每一顆上好的東珠都非常珍貴。

當時的情況是“易數河不得一蚌,聚蚌盈舟不得一珠。”東珠成為一種珍貴的飾品,只有皇室、貴族、有功之臣才能使用。珠子越多代表等級越高,一百零八顆結成的東珠朝珠只有皇帝、皇后、太后才有資格佩戴,連皇子都不可以。


《如懿傳》乾隆戴的“太監帽”,其實是還原歷史的,不是惡搞他


康熙、雍正的畫像中,都有夏常服冠的身影。畫像中的夏常服冠和《如懿傳》中乾隆的“太監帽子”大致相同。可以看出,《如懿傳》的劇組在服飾上還是下過一番功夫。之所以感到雷人,原因就在於古代和現代之間的文化差異上。

參考文獻:《清史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