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下學宮國學百子圖之純與漢服的故事

稷下學宮國學百子圖之純與漢服的故事

於國有利,皆可為,

領域在哪,無所謂,

成事即可,何須萬人敬仰

稷下學宮國學百子圖之純與漢服的故事
稷下學宮國學百子圖之純與漢服的故事

篇中的引言為璇璣小姐姐的經典語錄被純殿奉為這些年最基本的人生信條.

(以下內容為純殿口述,伶韻小姐姐文字,篇中的我指純殿本人)

純殿,一個永遠”18歲”的精緻boy。

我一直很喜歡歷史和中國傳統文化,在瞭解中國傳統文化的過程中接觸到了漢服並慢慢的喜歡上了它,每每穿上漢服我會更想知道古人的生活是怎樣的,從而更加想要深入的瞭解我們的傳統文化和歷史。

現在的我日常生活中也會穿漢服上街,在更多關注的目光下展示它的美,藉此讓更多的人認識漢族的傳統服飾,從而更加願意深入的瞭解它喜愛它。

稷下學宮國學百子圖之純與漢服的故事

我出生在一個書香門第的家庭裡,從爺爺和父親對中國傳統文化以及文玩,歷史的熱愛裡使我耳濡目染也漸漸對這些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稍微長大一點以後又學習了竹笛(6級),書法(5級)等傳統藝術.更加親身的感受到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底蘊。

稷下學宮國學百子圖之純與漢服的故事

後來去了日本留學,在這個自古奉中國為師的國家裡,感受到了日本人對和服與中國人對漢服的完全不同的理解層次,異常痛心曾多次內心中發問: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可是當歷史的車輪走到現在,我們還剩下什麼呢?我們的服飾全盤西化,生活方式西化,節日概念西化,當我們身穿漢服出現在大街小巷時,大部分人都以為我們穿的是和服或韓服,卻不知道和服、韓服皆是源自於漢服。

稷下學宮國學百子圖之純與漢服的故事

正因為這樣的“痛心”而更加尊重像璇璣小姐姐那樣的可以將傳統文化傳播發揚到國外,並且對傳統文化有著更寬容的心態和長遠目光的人物.畢竟漢服是瞭解傳統文化的一座橋樑而不是一些人炫耀自己博學多才的資本。我們需要形式但不需要形式主義。

稷下學宮國學百子圖之純與漢服的故事

一直有個願望,想去西塘漢服文化周的活動現場去看看只可惜每年都因為時間問題而沒去成,至今留下遺憾...愈是如此才愈加期待...

稷下學宮國學百子圖之純與漢服的故事

杜恪說:“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傳統文化都體現在人們的一言一行中,它並非少數人的專利,而是為大眾所共建共享。”

作為我們炎黃子孫來講每個人都應該身體力行,以身作則,影響、帶動身邊的每個人去關注、學習中國的傳統文化。

稷下學宮國學百子圖之純與漢服的故事

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國人能將漢服文化真正融入到日常的生活當中,就像日本人對和服一樣,國人也都能把漢服當成日常服飾來穿著,不會有任何人感到奇怪更不會被錯認成其他服飾,這樣我中華傳統文化中的內涵、精神、思想和靈魂的傳承就會更進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