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拆遷安置搞成刑事案件,就按七步程序走,或許還可提高補償

近些年,在全國各地的徵地拆遷過程中,不少被拆遷人為了保護私產而發生不少刑事案件,平心而論,這種舉動出發動機可以理解,但就現實來講,這種情況是能避免就避免,畢竟,房子拆遷我們就換房開始新生活。

但是,拆遷是一項大工程、大資金、長耗時的工程,且涉及到拆遷戶切身利益,難免會出現一些徇私枉法現象,今天,小編就告訴大家:若發現拆遷有“貓膩”,只要按照下面七步流程走,既可以維護自身合法利益,又能避免矛盾升級。

1、合理評估房屋價格

在徵地拆遷過程中,應儘量客觀、公允地評估自身財物,設定合理的、可實現的價格目標,不要被網上那些“一夜拆遷成千萬富翁”、“人均分到幾百萬幾套房”之類的信息迷惑住,拆遷安置,每個城市、每個地區情況不同,一定要避免漫天要價和貪圖小利的心理,杜絕大發橫財的念頭,這樣跟拆遷方才有協商餘地。

避免拆遷安置搞成刑事案件,就按七步程序走,或許還可提高補償

2、儘早諮詢專業律師意見

為何這麼說?

徵地拆遷涉及到的法律、行政法規、司法解釋、部門規章共有幾十部之多,並且有些拆遷項目,法律上只做大體規定,細則上每個地方都有所不同,不是專門研究這塊法律的人,基本就要被整得雲裡霧裡,為更好保護自身權益,及早諮詢專業律師意見是必須的。

這個日期,最好是得知拆遷信息或者拆遷部門貼出拆遷通知或公告時起,就可以請專業拆遷律師介入,在舉行聽證會、談判和簽署補償協議等全部過程中獲得實質性幫助和收益。

3、對不動產完善權屬證書

對於土地、房屋及其構築物等重要的不動產,應儘早辦理權屬證書,或者儘早辦理完善的明晰法律關係的法律文件,權屬證書和法律文件應同時製備複印件,一定要妥善保管好權屬證書和法律文件的原件和複印件。

避免拆遷安置搞成刑事案件,就按七步程序走,或許還可提高補償

4、對房屋進行證據保留

在得知自家要拆遷時,就先對土地、房屋及其構築物、牲畜、農作物和室內的所有財物拍照、攝像、權屬證書和購買單證等方式固定證據、保留證據,證據的選取和製作應以能夠儘量準確地證明財物價值為標準。

5、談判過程記得留存證據

在你與拆遷方進行協商談判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證據的保留,這有利於將來訴訟。比如:

補償協議的協商過程應儘量細化為書面文件;

協商的結果應儘量確保清晰、準確和完整地體現在合同條款中,不能只注重體現最終的補償數額,對構成補償總額的各分項內容的真實性、完整性和準確性,也要嚴格審查;

一旦出現糾紛,第一時間啟動請律師啟動下一步法律流程。

6、全力配合律師工作

這是必須要做到的一點,因為你和律師配合到位,才有利於律師幫你收集證據、維護權益,便於律師有充分準備啟動權益救濟程序,力爭取得最佳的權益救濟結果。

避免拆遷安置搞成刑事案件,就按七步程序走,或許還可提高補償

7、面對強拆儘量避免私力救濟

退一萬步講,你和拆遷方沒有談攏補償標準,對方就對你的房子進行強拆,這個時候為了自身安全著想,儘量避免私力救濟和自力救濟,你一個人的力量再強大,也比不過幾十號強拆隊伍,這時你需要冷靜下來,再次留存證據,堅決通過法律途徑解決

具體而言:

強拆發生時,第一時間給報警,尋求公安機關的保護,保障自己的人身權和財產權。同時,一定要將自己的報警電話和公安機關的回覆以錄音、錄像、文字記錄等方式留存證據;

將強拆現場用錄音、拍照、攝像等方式保存證據,將具體的做出強拆行為的拆遷人以及拆遷行為記錄下來留作證據;

要記住“留得青山在 不愁沒柴燒”,拆遷現場儘量不要跟對方發生正面衝突,更不要採取極端手段自傷自殘,一定要相信社會和法制在向前法制,不要做無畏的犧牲。

上述七步,基本是應對拆遷的正確流程,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現在網上有個別人倡導武力解決拆遷,我只能說那太不科學,你一定要相信法律的力量。

專業拆遷律師經手的官司當中,,為委託人爭取到幾十萬、幾百萬合法利益的官司也不少,在依法行事的今天,公開的違法亂紀現象,還是少之又少了。


瞭解更多拆遷常識,請關注盛廷律師頭條號吧,我們的文章、視頻裡面,有很多幹貨內容哦。

避免拆遷安置搞成刑事案件,就按七步程序走,或許還可提高補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