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購紫砂壺的最強省錢攻略!

一把好壺的標準是什麼?

文 | 小偉

我們先來談談“好”這個字:“好”是個帶有強烈主觀色彩的字眼,我看好的作品,你不一定會喜歡;你所鍾愛的壺,我也不一定認為是優秀。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一個哈姆雷特,紫砂壺也很難有一個絕對公正、絕對標準、絕對客觀的評鑑標準。

但作為一個制壺者,拋開泥料先不講,假如讓我去買壺的話,我會分這3步走:

選購紫砂壺的最強省錢攻略!

▲氿岕 · 仿古 · 頂級大紅袍

第一,這把壺必須要有視覺上的衝擊力,也就是我們講的“眼緣”,在茫茫壺海里,能讓你第一眼就感覺這件作品不錯,能夠吸引你,讓你過目不忘、一見如故。這裡需要著重強調的是:好看不是花哨、出眾也不是出位。

第二,仔細看、反覆看,雖然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要求,但它們也有共性:壺各個部位的製作、比例、線條處理等等。通俗講,就是去品味這把壺有沒有文化結合在裡面、有沒有詩情畫意在裡面、下的功夫大不大,這些都要通過反覆、仔細地品味,才會知道。

選購紫砂壺的最強省錢攻略!

▲ 氿岕 · 楓橋夜泊 套組

第三,看完以後,回到家裡,心裡還是對這把壺念念不忘,隔了幾天、甚至是一段時間,仍然想把它拿下。

如果一把紫砂壺泥料上好,又能讓人達到這3步,並且都滿意,那就非常成功了。但現實情況呢?即使一把壺滿足這3點,但也很少有人能夠品出來,很多“老頑童”玩了十幾年的壺,依然拘泥於細枝末節,始終抓不住重點。那究竟什麼才是重點?

選購紫砂壺的最強省錢攻略!

▲ 氿岕 · 子冶石瓢

假如站在更高層次俯視所有的紫砂器,我認為大致可以分成“產品”和“作品”兩類:

產品是用一個機械化的標準來衡量,作品要用藝術的眼光來評判。有時候作品的藝術價值、經濟價值很高,但是用產品的標準衡量,可能這個作品還達不到產品的水準。這兩者一定要區分開,但到底怎麼區分?這恐怕得把理性和感性結合起來才行。

選購紫砂壺的最強省錢攻略!

▲ 氿岕 · 六方掇球

正如紫砂泰斗周桂珍回憶:早在四十年前,我在學藝的時候,顧老就教我看作品,一把是程壽珍的,一把是俞國良的。然後他說:“寧可要程壽珍一天三把,不要俞國良三天一把。”他的意思不是做壺的快慢,而是用他的話說“最一流的是神品,神品下來才是精品”。精品能做得很乾淨、很周到,也做得非常好,但是缺少神。神品有時做得並不精緻、不太周到,但是它怎麼看都好看,它有氣韻在裡面。無論是作為壺藝創作追求,還是紫砂壺玩家,到最後肯定是要神韻的。

但“神韻”這東西,到底有沒有量化的標準?

選購紫砂壺的最強省錢攻略!

▲ 氿岕 · 雲壺

業內人談壺,都講嘴、把有沒有力度,身筒是否飽滿,線條是否流暢,整體是否協調、美觀,這些都是神韻的基礎。其實紫砂壺的神韻並沒有固定公式,它是一種對紫砂壺美學的理解,是一種在正確品鑑了大量紫砂壺後的成熟認知,也是一種經驗積累,這並沒有什麼捷徑可走,更沒有什麼模板可以生搬硬套。

神韻雖可貴,但壺友切不可過於執拗,特別是對於剛接觸紫砂的朋友,我依然建議“料好工好形好”的半手工壺比較實在,畢竟你到底喜不喜歡紫砂壺、到底需不需要紫砂壺還是個不確定因素,盲目追求不是件好事……好了,我該做壺去了,如有其它疑問,請搜索氿岕紫砂,期待與您切磋壺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