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風靡世界的香港電影,爲何最終走向了衰落?

電影是大家日常消遣之一。說起電影,我們不得不提香港電影,香港電影一直非常出名。香港電影捧紅了不少的影星,比如大家熟悉的陳寶蓮、舒淇、張國榮等人都是這麼走紅的。但是大家知道,香港三級片是因何走向衰落的嗎?


曾經風靡世界的香港電影,為何最終走向了衰落?

曾經風靡世界的香港3級電影,為何最終走向了沒落?

其實,這件事情的元兇有兩個。一個是香港電影的急於求成;一個是大量不負責任的導演。

香港電影是這樣劃分的。內容比較光明正大,什麼年齡都可以看的,就屬於一級片;未成年人需要在父母陪同下觀看的片子,就屬於二級片;出現很多不適合未成年人觀看的鏡頭、明確規定禁止未成年人觀看、“少兒不宜”的。就是三級片。


曾經風靡世界的香港電影,為何最終走向了衰落?

曾經風靡世界的香港3級電影,為何最終走向了沒落?

當年香港為了發展電影事業,放寬了相應的規定。所以很多尺度比較大的電影也都進入了公眾的視野,這一決定有利有弊。一方面,這種做法確實有利於香港電影的發展,香港電影產量增高,在觀眾心中的地位更高了;可是另一方面,放寬規定,必然導致質量降低。這對於以質量取悅觀眾的香港電影是非常不利的。這也為香港三級片的衰落打下了一個伏筆。當然,這是後話。

香港電影來到了黃金時期,三級片異常火爆。當年很多電影都成了影視經典,觀眾心中的硃砂痣,比如《玉蒲團》、《玉女心經》等電影。俗話說“登高必跌重”。水滿則溢,月盈則虧。正是因為香港電影的火熱,所以人人都想分一杯羹。就連一些沒有經驗的人也出來拍電影,結果可想而知。


曾經風靡世界的香港電影,為何最終走向了衰落?

曾經風靡世界的香港3級電影,為何最終走向了沒落?

有利可圖,必然會產生許多從業者。數量多了,質量就下來了。更何況香港對電影的要求也放寬了,正好魚目混珠。因為形式混亂,當時產生了很多爛片。這些片子的導演經驗不足,經費不夠,畫質也不好,甚至劇情也不連貫。這樣的片子湧出來,結果可想而知。香港三級片一時間成了爛片的代名詞。

政策放寬,又出現了一堆不負責任的導演。香港三級片的結果,當然是走下歷史舞臺。這是一件讓人很傷心的事,可是香港電影最初是因為質量硬才獲得大家的關注,如今香港三級片質量下降,自然得到了大家的厭惡。可以這樣說,香港三級片,是被自己淘汰的。


曾經風靡世界的香港電影,為何最終走向了衰落?

曾經風靡世界的香港3級電影,為何最終走向了沒落?

香港三級片的衰落給了我們兩個教訓。一是要專心質量,否則必然遭到歷史的淘汰。二是我們要有敬業精神,不然,不僅自己沒飯吃,攪混了水,大家要一起遭殃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