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訓練孩子這種思維方式,比考上清華還吃香!

很多時候,中國的家長都非常強調“成績”,但成績真的這麼重要麼? 那些沒有好學歷的“知名人士”是如何獲得今天的社會地位的? 這是因為他們擁有“成長型思維”。

擁有“成長型思維”的人知道: 努力比天賦更加重要。

表現出來的行為習慣就是: 無論遇到任何困難,都能積極樂觀的去面對,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斷的努力,可以戰勝困難,達到自己的目的。


更可貴的是“成長型思維”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引導慢慢養成的。 作為父母,小編建議家長們這樣引導孩子:

(1)當孩子產生消極情緒的時候,不要急著安慰 TA受傷的心靈,要讓 TA明白“失敗”只是一個過程,引導 TA找出失敗的原因並加以優化,鼓勵 TA繼續嘗試,不要輕易放棄。

(2)家長要經常向孩子灌輸這樣一個思想: 天賦不是天生的,沒有人生下來就是天才。 一切的智慧,都是通過努力獲取的。 就像人剛生下來的時候都不會走路,都是經過不斷的嘗試,還有無數次的摔倒才能直立行走。

(3)平時多給TA講一些勵志的故事,讓TA明白努力的重要性。 這裡小編準備了幾個勵志的故事和各位家長分享:

請訓練孩子這種思維方式,比考上清華還吃香!

愛迪生髮明燈泡

一: 愛迪生髮明燈泡

愛迪生髮明電燈時,光收集資料,就用了200本筆記本;為了找到合適的燈絲,先後用過銅絲、白金絲等一千六百多種材料經歷了幾千次的失敗後,才終於找到了合適的燈絲,發明了燈泡。

請訓練孩子這種思維方式,比考上清華還吃香!

曾國藩天道酬勤

二: 曾國藩天道酬勤

曾國藩是中國歷史上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時候的天賦卻不高。有一天在家讀書,對一篇文章重複不知道多少遍了,還在朗讀,因為,他還沒有背下來。這時候他家來了一個賊,潛伏在他的屋簷下,希望等讀書人睡覺之後撈點好處。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見他睡覺,還是翻來覆去地讀那篇文章。賊人大怒,跳出來說,“這種水平讀什麼書?”然後將那文章背誦一遍,揚長而去!

賊人是很聰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聰明,但是他只能成為賊,而曾先生卻成為毛澤東主席都欽佩的人:“近代最有大丈夫源的人。”“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那賊的記憶力真好,聽過幾遍的文章都能背下來,而且很勇敢,見別人不睡覺居然可以跳出來“大怒”,教訓曾先生之後,還要背書,揚長而去。但是遺憾的是,他名不經傳,曾先生後來啟用了一大批人才,按說這位賊人與曾先生有一面之交,大可去施展一二,可惜,他的天賦沒有加上勤奮,變得不知所終。

請訓練孩子這種思維方式,比考上清華還吃香!

呂蒙刮目相看

三: 呂蒙刮目相看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掌管事務,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來推辭。孫權說:“我難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學識淵博的人嗎?我只是讓你泛覽書籍,瞭解歷史罷了。你說軍務繁多,哪個像我(事務多)呢?我經常讀書,自己認為很有好處。”於是呂蒙開始學習。

當魯肅到尋陽的時候,魯肅和呂蒙一起談論議事,魯肅十分吃驚地說:“你現在的(軍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幹和謀略,不再是原來的那個吳縣的(沒有學識的)阿蒙了!”呂蒙說:““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長兄為什麼認清事物這麼晚啊!”


希望這三則小故事可以幫助各位家長更好的進行家庭教育,讓孩子們能在積極健康的環境中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