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爲爲何不賣麒麟晶片給其它國產廠商?答案來了

華為每年將投入大量的研發經費,數據顯示,2017 年華為研發費用達 897 億元,同比增長 17.4%,近十年投入研發費用超過 3940 億元。華為2009年開始嘗試智能手機處理器,如今華為麒麟芯片已然成為國產移動Soc的代表作。

作為華為智能手機的核心,華為也多次公開表示,麒麟芯片不會對外銷售。

今年4月份的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華為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就曾表示,不會將麒麟芯片定位為對外創造收入的業務,而是為了實現華為硬件上的差異化,沒有計劃將麒麟芯片對外銷售。

未來,華為智能手機會繼續採用麒麟、高通、聯發科多芯片運營戰略,這樣才能保證智能手機業務的健康發展。

據外媒報道,近日華為消費者業務集團高級產品總監Brody Ji對華為不開放麒麟芯片進一步解釋:“對於華為而言,麒麟不是一向業務,而是一種產品或技術,可以作為我們與競爭對手智能手機品牌的競爭優勢。”

以下為麒麟芯片發展簡史:

麒麟910:28nm,全球首款四核SoC芯片,匹配Mali 450MP4 GPU圖形處理器。

麒麟920:28nm,全球首款八核SoC芯片,率先支持LTE Cat.6。

麒麟930:28nm,64位八核SoC芯片,Soft SIM支持“天際通”功能。

麒麟950:首款16nm,A72、Mali T880首加持,自研SIP技術大幅提升拍照體驗。

麒麟960:16nm,首款商用A73、Mali-G71、UFS2.1,內置安全引擎inSE。

麒麟970:10nm,華為首款人工智能移動計算平臺,HiAI移動計算架構。

麒麟980:全球首款7nm,六項世界第一,雙核NPU。

華為為何不賣麒麟芯片給其它國產廠商?答案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