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燒私信,杜月笙燒借據,卻分別燒出了人生的大天地

曹操雖然和杜月笙是不同時代的非凡人物,杜月笙的人生成就更難以和曹操等量齊觀,但他們人生的況味卻都飽滿豐富,人生的影響超越時空,跨越年代,給當今社會都留下了濃墨重彩、餘味悠長的回眸瞬間。

曹操燒私信,杜月笙燒借據,卻分別燒出了人生的大天地

​曹操自不待言,其三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的地位震古爍今,至今影響巨大罕有其匹。他成功的因素很多,其中的不計前嫌燒燬“通敵”私信舉動確乎難能可貴,是大成功有大包容、大擔當有大手筆的千古美談。官渡之戰勝利後,面對繳獲的自己軍中成員成堆向袁紹聯絡“效忠”、“改旗”私信,曹操大手一揮一個字——燒!這一燒,燒掉了團隊成員的狐疑、動搖,燒出了很多奇能異士的智慧和忠誠。曹操本人對此淡然解釋:當時袁強曹弱,我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打敗袁紹,何況其他人?人們有些想法和私心都是正常的。

曹操燒私信,杜月笙燒借據,卻分別燒出了人生的大天地

​而與曹操燒掉私信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就是舊時上海灘大佬杜月笙燒掉多達數千萬元的私人借款憑據。這些借據最少的一張是5000美元,最多的一張是500根金條。杜月笙撕了以後說:“我不希望我死後你們到處要債。借出的,表面是錢,實際是人情,感恩的,永遠會記得我們杜家的好。不感恩的,你去要賬,可能換來牢獄之災。”杜月笙燒借據是在他失勢寓居香港以後,按理說他完全可以收回鉅款補貼度日,可他偏偏甘居貧苦不為所動。因為這與他早年發跡的手段和修為是一脈相承的,那就是“廣施恩惠,不望人報”,靠恩惠換取人心,以包容打通人脈,杜月笙在上海灘的江湖地位就是這樣一步步打拼出來的。當然杜月笙劣跡斑斑,絕非什麼大家聖手,但他的一些作為還是值得稱道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