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論文寫作:關於表格我們需要知道的幾件小事

SCI論文寫作:關於表格我們需要知道的幾件小事


表格是記錄數據或事物分類等的一種有效表達方式,具有簡潔、清晰、準確的特點;邏輯性和對比性很強。因而表格在SCI論文中被廣泛採用。其正確性直接影響論文的信息傳播功能。表格的種類較多,主要有示意表、統計表、說明對照表等。適於呈現較多的精確數值或無明顯規律的複雜分類數據,以及對平行、對比、相關關係的描述,但缺乏趨勢。

❶表格的基本結構

SCI期刊常使用三線表(一般沒有豎線),即只有表格頂線、欄目線和底線。表製版容易,顯示簡練。

三線表的規範格式:

(1)表序和表題:表序即表格的序號。表題即表格的名稱,應準確得體,用簡短精練的文字來表達表題,連同表號置於表格頂線上方。表序和表題常用黑體字。

(2)表頭:是指表格頂線與欄目線之間的部分,表明表格內的項目或反映了表身中該欄信息的特徵或屬性。

(3)表身:欄目線與底線之間為表身,是表格的主體。

(4)表注:必要時,應將表中的符號、標記、代碼及需要說明的事項,以最簡練的文字,作為表注橫排底線下方。

❷表格要求

●一篇文章中不是表格越多越好,而是要根據其必要性進行精選。如果用一兩句話即可說明的內容就不必列表格;如果採用多組數據表格說明同一現象,就會造成表格本身的重複;應該選擇一組最準確、最有說服力的表格,而將重複的表格刪除。如果文字敘述與圖和表格相重複,也應該只保留三者中最合適的一種表述方式,這樣才能使文章簡潔、精練。有一些審稿人會直接在審稿意見中指出文章的表格繁複冗雜,要在論文潤色修改中精簡。

●表格的設計應該科學、明確、簡潔,重點突出、表達規範。表格應按其在正文中出現的順序標號,序號用阿拉伯數字表示,如Table1、 Table2。即使只有一張表格也要標Tabe1。

●表格中的縮略詞和符號必須與正文中的一致。

●表格內同一欄的數字必須上下對齊。表格內不宜用“ same as above”和類似詞,一律填入具體數字或文字。例如,“N/A”代表未測或無此項,“-”代表未發現,“0”代表實測結果確為零。

●表格中的參數應標明量和單位的符號。如果所有欄或大部分欄的單位相同,可將該單位標註在相應的欄內。

●表格內,應該使用相同的小數位。例如,3.4、2.56和1的正確表達應該是3.40、2.56、1.00。

❸表格編排

表格要作為一個獨立的信息單位另頁打印。在正文內,每幅圖或表格應按其出現的順序標號。如“...as shown in Table 8, the responses...”“...children with pretraining (Table 8)...”不要寫成“ the table above/ below”或“ the table on page38”。

以上這些關於表格的幾件“小事”都是我們在寫作過程和論文潤色中需要一直注意的,各位童鞋們要謹記哦。

語言不過關被拒?美國EditSprings--專業英語論文潤色翻譯修改服務專家幫您!

請戳★★ http://www.editsprings.com?tt★★

SCI論文寫作:關於表格我們需要知道的幾件小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