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字里的「十一」,你會寫嗎?

從小我們就知道,阿拉伯數字雖然被冠以“阿拉伯”之名,卻是由古印度人發明的。而之所以被稱作阿拉伯數字,因為這是阿拉伯人發揚光大,使其走向國際的。

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

雖然現在的我們覺得阿拉伯數字簡單好用,古代人可不這麼想。

一是因為古人採用的是豎寫書寫方式,這樣寫起阿拉伯數字十分不便,且毛筆要做到演算、草算也比較費力。

二是阿拉伯數字傳入我國是在13——14世紀(元末明初時期),當時根據籌算研製的算盤已經誕生,同樣採用十進制,並廣泛地推廣使用,成為主要的草算工具。這兩點原因,使得阿拉伯數字在新文化運動以前始終沒能被推廣使用。

那麼,我國古人又是怎樣書寫數字的呢?今天就隨老師小編一起來學寫一到十吧!

安陽殷墟甲骨文的發現,讓世人看到了三千年前商朝人寫出的字。嚴格來說,這些字是被刻在龜甲或獸骨之上的,所以稱為“甲骨文”,筆畫也顯得樸拙(意思就是像小孩子寫的字啦),但商朝人已經使用毛筆是毋庸置疑的。甲骨文的一到三,從古至今區別不大,只是“二”“三”的橫畫長度相等:

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

甲骨文“一”

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

甲骨文“二”

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

甲骨文“三”

這種寫法,最早或許是從算籌計算中獲得的靈感。“四”的寫法,就與今天有所不同了:

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

甲骨文“四”

今天我們所寫的“四”,最早是在春秋時期的金文中出現的:

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

金文“四”

金文又稱作鐘鼎文,是青銅彝器上的文字,用範澆築而成,筆畫較甲骨文就圓展多了。可是為什麼四會從“亖”變為“四”呢?大概是“亖”的四橫畫容易與“三”混淆,而且比較繁雜。

這其實是文字演變中一個常見的現象:用讀音相同的另一個字,來取代某個字。這種文字現象被稱作“假借”。假借的原因有很多,或者是原來的字複雜難寫,找一個大家都熟悉的字來取代,例如“妥帖”的“帖”字,本來應該寫做“聑(tiē)”字。或者就如“亖”字,筆畫繁複,且易與“三”混淆,故借用了讀音相同的“四”字。

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

楚簡中的“四”

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

小篆中的“四”

如果“亖”才是表示數字四的意思,那麼“四”字原本的含義又是什麼呢?有的學者認為它其實是“泗”的本字,是鼻涕的意思,如成語“涕泗橫流”(這裡的“涕”指眼淚,可不是鼻涕哦!)。

但是當“四”被借去表示數字後,久假不還,就又加了水(也就是現在所說的三點水旁“氵”),寫成“泗”,來強調其本來鼻涕的含義了。

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

那麼“五”又該怎麼寫呢?

同學:老師!老師!我知道!是寫五個橫畫。

老師:所以你是打算數到一萬就寫一萬個橫畫囉。(白眼)

五的寫法是這樣的:

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

普通甲骨文“五”

不過更常見的寫法就在上面的“五”上下加橫畫,這個寫法也一直保留至小篆:

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

進化甲骨文“五”

但是還真的有商朝人把“五”就寫做五橫畫,不過極少見:

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

究極進化甲骨文“五”

這也印證了早期文字形體並非如現在一樣完全固定,有不少反寫、省寫、添加筆畫的現象。“後母戊鼎”和“司母戊鼎”的命名之爭,就在於“後”和“司”可以看做是形體左右相反的兩個字。

同學:老師!你看我就說嘛!

老師:好的,我們來看下一個數字。

同學:……(被無視了)

“六”的寫法,也有兩種:

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
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

甲骨文“六”

第一個“六”因為容易和寫做叉叉的“五”字形相混(畢竟稍微一出頭就容易寫成一個叉),所以才有了後面的寫法,添加了兩豎筆。到小篆中,“六”被寫得更加婀娜:

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

小篆“六”

但實際上,在秦代的竹簡中,“六”的寫法已經和今天的楷書十分相近了:

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

秦簡中的“六”

如果說上面一到六的寫法還可以接受,七的寫法就讓今天的人看來有點匪夷所思了:

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

甲骨文“七”

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

金文“七”

沒有騙我嗎?這難道不是“十”嗎???記得小編第一次在課上把它念成“十”(實在是和現在的“十”一模一樣好嘛!),然後被老師說不識數……

在甲骨文中,“十”是下面這個樣子的:

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

甲骨文“十”

不過因為這樣寫,如果橫著看就變成了“一”,所以金文中,“十”的中間開始出現一個小橫畫,並且逐漸拉長,最終形成今天我們所寫的“十”字:

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
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

金文“十”

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

小篆“十”

咦,等等!這樣不就和甲骨文的“七”一樣了嗎?仔細觀察會發現,金文中,“十”中間的橫畫不及“七”長。後來為了和“十”區別,“七”的筆畫出現了彎曲,到小篆中就和十完全不一樣了。出土的馬王堆帛書中的隸書“七”,和今天的寫法差別已不大:

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

小篆“七”

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

隸書“七”

“八”字的寫法從古至今差別不大,始終如一,一眼就能認出:

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

甲骨文“八”

壓軸的我國神奇的數字——“九”:

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

甲骨文“九”

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

金文“九”

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

小篆“九”

還是能看出來甲骨文的“九”和今天的寫法很像的,比如,旋轉一下:

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
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

給自己鼓鼓掌,你已經是一個會寫一到十的好寶寶啦!最後是一片刻了六個數字的周原甲骨片,大家能否說出每個數字呢:

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

往期珍賞 · 珍品目錄

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

這個秋天,適合去看鵲華秋色!

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

一個不喜歡瓷器的書法家不是好皇帝


請在後臺回覆關鍵詞“投稿”,獲取具體信息。


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

文 博 / 歷 史 / 文 化 / 展 訊 / 館 舍 推 薦

微博:@博物館的那些事兒

742989656

古文字里的「十一」,你会写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