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裡是不是也需要這樣的「靜能量」?

洛杉磯有個不怎麼出名的男演員,名叫查克·麥卡錫。

大概由於收入不高,因此想賺取外快。有一天,他突發奇想,開發了一個生意渠道:以預約的方式陪陌生人走路回家,每英里(約1.6公里)收費7美元(約人民幣50元)。

你心裡是不是也需要這樣的“靜能量”?

這種看似滑稽的生意,竟然非常紅火,甚至供不應求。查克·麥卡錫不過就是單純地陪預約服務的客人步行回家,偶爾聊聊天,聽對方傾訴,更多的情況則是,一路沉默,肩並肩,走一段。

著名的情感專家素黑說,肩並肩地走,不用說什麼,分享什麼,光是一起靜默地走路,已經很療愈,心裡會踏實很多,覺得幸福。她稱這種效果為靜能量。

你心裡是不是也需要這樣的“靜能量”?

生活中,有時的確需要這種靜能量。

我家樓上一位40多歲的大姐,兩年前查出乳腺癌晚期。她的兒子之前為了上班方便,住在城市的另一頭。自從知道媽媽得了這種病,他每天下班後坐公交車轉地鐵又坐公交車花上近2個小時回家來,第二天早上6點多就開始出門往公司趕。我有時在路上看到他們母子散步,跟在他們後面很長時間,也聽不到他們說一句話。有時去他們家,看到母子坐在客廳裡,媽媽看電視,兒子讀書,母子倆也幾乎沒什麼言語交流。

你心裡是不是也需要這樣的“靜能量”?

有一天清晨大雨,看到他出門,我讓他坐我的便車。我說:“其實你這樣每天趕回來,也沒陪你媽說幾句話吧。”他笑笑,說:“是的,其實也沒什麼說的,但就是覺得陪在她身邊,她會好點,哪怕什麼也不說。”我點頭,理解他的話。

你心裡是不是也需要這樣的“靜能量”?

有孩子的朋友可能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孩子在嬰兒時,如果有你陪著,他可以一直熟睡,可是,哪怕你悄悄地起床,不過幾分鐘,他就會醒來,哭。如果你再睡過去,他又會繼續睡。也就是說,他的身體在熟睡,但他能感覺到你的陪伴。我們人類對這種靜能量的需求,也許是與生俱來的。

你心裡是不是也需要這樣的“靜能量”?

顧城在《門前》裡這樣寫道:

草,在結它的種子

風,在搖它的葉子

我們站著,不說話

就十分美好

這種靜靜陪伴的意境,真的十分美好。

有時候,我們什麼也不缺,就缺這樣的靜靜的陪伴,就缺這樣一份微妙的靜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