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庫|發展這個項目 投資小、見效快、風險低!

智庫|發展這個項目 投資小、見效快、風險低!

  【編者按】為更好完成“訪惠聚”工作,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各駐村工作隊妙招連出。《最後一公里》推出專欄“訪惠聚·智庫”,介紹駐村工作隊經驗做法,分享深度思考,期待大家的投稿,投稿郵箱:qunzhong@188.com。

今天,為您分享自治區黨委辦公廳駐英吉沙縣色提力鄉帕其英也爾村工作隊駐村經驗。

  《最後一公里》(ID:MqMsMx)通訊員 謝新宇 報道

今年2月到村後,自治區黨委辦公廳駐英吉沙縣色提力鄉帕其英也爾村工作隊立足村情實際,積極幫助各族村民合理規劃庭院,算好增收賬、栽好經濟樹、養好庭院羊,大力發展庭院經濟,促進村容村貌更加美麗,人居環境更加和諧、健康、綠色。工作隊還和村“兩委”共同謀劃發展思路,實現農民收入多元化、農村環境生態化、農業發展新型化。

帕其英也爾村共有476戶村民,主要以畜牧、林果業為主,人多地少加上土地貧瘠缺水,經濟發展相對滯後,屬於深度貧困村。

智庫|發展這個項目 投資小、見效快、風險低!

規劃後的庭院。

工作隊在入戶走訪深入瞭解村情後,把“如何轉變村民‘等、靠、要’思想?如何引導貧困戶發揮好優勢資源增收脫貧?”作為重點工作來抓。通過綜合考量,工作隊決定帶領村民發展投資小、見效快、風險低的庭院經濟,在環境美化的同時又能增加收入。

工作隊堅持規劃先行、合理佈局。以現有庭院建設為主,整治、改造、修繕、添置為輔,科學搭配庭院種植區、養殖區、生活區及如何科學種植養殖等內容進行宣傳活動,鼓勵村民按照“一村一品,一戶一策”的要求合理規劃庭院,因地制宜發展“戶均一座大拱棚(一畦菜)、一片果園(幾棵果樹)、一架葡萄”等致富產業,積極種植蔬菜、養殖家禽牲畜,有效提高閒置土地利用率。

智庫|發展這個項目 投資小、見效快、風險低!

蔬菜種植大棚。

近日,工作隊走進村民罕柯孜·色依提家中,只見幾簇鮮花正含苞待放,庭院乾淨整齊,房屋寬敞明亮。罕柯孜在工作隊和村幹部的帶動鼓勵下,發展起了庭院經濟,既改善了生活,又美化了庭院。罕柯孜說:“工作隊和村幹部鼓勵我們發展養殖業,還幫助修建了拱棚,預計每年增收七八千元,感謝黨的政策好,我們一定會更加努力!”

“你家院子裡有一畝多地,這就是優勢,種植果樹,3年就能掛果;套種辣椒、西紅柿等蔬菜,不僅能夠滿足自己吃菜,多餘的還能拿到巴扎(維吾爾語:集市)上賣增加收入;牲畜棚圈養殖家禽、牲畜,可滿足你們日常家禽蛋肉需求。這樣算下來,緊靠發展庭院經濟一年就能增收幾千元!”工作隊隊員劉二華一邊給貧困戶艾米拉古麗·米吉提細算經濟賬,一邊鼓勵她轉變思想,積極發展庭院經濟。

艾米拉古麗聽完劉二華算的經濟賬,激動地說:“經你這麼一算,我這小小的院子還能‘生’這麼多錢,今年我要把院子利用起來,增加收入。”

“當前扶貧攻堅的一項主要工作是大力發展農民庭院經濟,我們村測量出152畝房前屋後多餘的閒置土地,用好228個拱棚、320座棚圈發展庭院種養殖,給大力發展庭院經濟的農戶進行一定的資金補助;讓老百姓每家每戶房前有拱棚,屋後有果樹,家家都養禽,達到多渠道的增加收入。目前,該村已幫助貧困戶庭院種植各類果樹100餘棵、蔬菜70餘畝。”該村群眾工作站長卡烏力江·卡斯木介紹。

智庫|發展這個項目 投資小、見效快、風險低!

工作隊助力村民發展庭院經濟。

此外,工作隊堅持定目標、定措施、定責任,重宣傳、抓典型、做示範,講給農民聽、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幹。尤其是在庭院改造過程中,駐村幹部、機關結親幹部、鄉村幹部結合“民族團結一家親”結親周、“四同四送”進村入戶宣講、指導服務,以“三新”活動為切入點,採取“親戚幫、鄰居幫、十聯戶幫、志願服務幫”的方式,引導農民發展庭院經濟、增加經濟收入、美化鄉村環境,依靠雙手勤勞致富,努力創造美好生活。


當前,在黨的一系列惠民政策、資金幫扶下,在工作隊和村“兩委”幹部的努力下,帕其英也爾村的村容村貌明顯改善,村民的居住環境明顯美觀,農村的生活方式也更加健康文明。工作隊總領隊、工作隊隊長阿不都吉力力·阿不都合力力說:“村裡的變化就是對我們工作的認可,今後,我們會採取更加務實的措施,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培育良好的村風和民風,建設美麗和諧鄉村,讓農村美起來、農業強起來、農民富起來,切實讓農民更有獲得感、滿足感、幸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