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雞鳳縣 用好「四支隊伍」 提升脫貧攻堅質量

華夏時訊網(通訊員:王江峰 馬強元)寶雞鳳縣堅持以凝聚合力、發揮作用為目標,優化整合貧困村幫扶工作力量,強化管理、整體提升、精準發力,用好“四支隊伍”,全面提升脫貧攻堅質量。

健全組織,圍繞脫貧聚合力。高度重視,把整合“四支隊伍”工作辦公室和駐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合署辦公,統一負責縣級包村扶貧單位第一書記和駐村工作隊人員選派、日常管理、教育培訓、評選表彰、考核結果審定和督查指導工作,全面協調解決影響“四支隊伍”正常運轉的困難問題,保證“四支隊伍”有效發揮脫貧合力。結合全縣撤村並組,堅持“精準派人”和“小調整、大穩定”的原則,深入分析制約全縣40個貧困村脫貧摘帽的困難因素,把熟悉黨群工作的幹部派到村黨組織戰鬥力不強的貧困村、把熟悉經濟工作的幹部派到產業薄弱和集體經濟發展滯後的貧困村、把熟悉社會工作的幹部派到矛盾糾紛突出的貧困村,選派第一書記40名,駐村工作隊員190名。以貧困村為主戰場,在整合“四支隊伍”的基礎上,由貧困村幫扶工作隊(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包村幹部)和村“兩委”班子組建成立村級攻堅工作隊,擇優選出攻堅隊隊長,統一調配各種力量,全面凝聚村級脫貧攻堅合力。

明確職責,分工協作齊發力。以攻堅工作隊隊長為總攬,統一調配包括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鎮包村幹部、村“兩委”成員和包聯幹部等各種力量,充分調動各方資源,明確隊員責任分工,全面抓好本村脫貧攻堅各項工作落實。督促第一書記認真履行好建強基層組織、推動精準扶貧、發展集體經濟、辦好為民實事、提升治理水平五項職責任務。明晰駐村工作隊圍繞宣傳脫貧政策、爭取項目資金、開展技能培訓、協助編制規劃、推動“三變”改革、做好動態管理、實施結對幫扶、落實到戶政策、化解矛盾糾紛、監督資金使用、記錄扶貧日誌等內容,紮實做好駐村幫扶。釐清包村幹部對外宣傳、信息上報、檔案整理、系統維護、上傳下達,協助村“兩委”落實好脫貧攻堅各項任務的職責。夯實村“兩委”脫貧攻堅主體責任和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脫貧攻堅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引導村“兩委”從制定脫貧計劃、組織實施、核對信息、完善檔案、公開公示、政策核查等多個方面精準發力。全面實行包抓責任制,以貧困村脫貧攻堅各項任務和全體貧困群眾為著力點,將全村脫貧攻堅工作與“四支隊伍”有機調配、統一結合,分解到人、包抓到戶,確保全村脫貧攻堅各項工作全部落實具體責任人,包抓做到不漏組、不漏戶、不漏人,真正實現因戶施策、精幫細扶。

強化管理,建強攻堅長效力。通過表彰13名優秀第一書記、13名優秀駐村工作隊員、25名優秀村幹部,讓“學榜樣、強鬥志”更有氛圍;通過“講話動員、理論培訓、案例解讀、視頻播放、現場說法、互動測試”六大方式開展培訓8期4000餘人次,讓“知農村、懂農民”更有熱情;通過優化班子結構、辦理人身意外險、及時撥付駐村幹部工作經費和生活補貼144.83萬元,讓“住得下、扶真貧”更有勁頭;通過出臺駐村幹部管理辦法,開展“四支隊伍”履職情況督查10餘次,嚴格落實周例會、月檢查等制度,讓“履職責、盡職責”更有力度。在脫貧攻堅戰中,“四支隊伍”傾力獻智集體經濟發展,靈活運用“資源、資產、資金”三要素,通過土地流轉、引進龍頭企業、入股合作社等方式,整合土地資源9880畝,實現村集體經濟組織在行政村全覆蓋,66個行政村共界定集體經濟組織成員6.54萬人,註冊資金1.51億元,不僅帶動群眾致富,更是增加了集體收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