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遺憾,《李茶的姑媽》丟掉了開心麻花的鎮店之寶

國慶檔,電影市場迎來了久違的熱鬧。之前的九月份,電影市場遇到了大盤每日3000多萬的慘淡局面,中秋檔也未見多少起色。

前有張藝謀潛心打磨的迴歸影片《影》,後有周潤發、郭富城兩大巨星的合體之作《無雙》。但是國慶檔最被寄予高票房厚望的,當屬開心麻花的《李茶的姑媽》。

很遺憾,《李茶的姑媽》丟掉了開心麻花的鎮店之寶

對於開心麻花而言,國慶檔向來是主場陣地,畢竟這是有先例的:2015年國慶檔的《夏洛特煩惱》收穫了14.41億的票房;2017年國慶檔的《羞羞的鐵拳》收穫了22.13億的票房。所以,開心麻花憑藉《李茶的姑媽》再次超越之前的記錄,似乎順理成章。

但是影院歸來,我發現《李茶的姑媽》沒有開心麻花之前的作品優秀,豆瓣評分開畫也才5.9分,現保持在5.3,創下麻花作品的最低紀錄。

很遺憾,《李茶的姑媽》丟掉了開心麻花的鎮店之寶

失去話劇的節奏,缺了必要的背景

故事是這樣的:窮小子李茶(宋陽飾)是大渣集團的小職員,一直追求老闆的女兒不得,可突然得知自己有一個資產無數的單身富豪姑媽(盧靖姍 飾),身邊的各色人等立刻對他的態度有了180度的大轉變。勢利眼的老闆要把女兒嫁給李茶,為的是他姑媽的財產,大渣老闆的親家為了挽救自己的生意圖謀迎娶李茶的姑媽,可臨時姑媽有事不能出現,正巧大家將公司職員黃滄海(黃才倫 飾)誤認為姑媽,半推半就中,黃滄海開始了假扮姑媽的驚險旅程……

從賣相上看,《李茶的姑媽》頗具爆款屬性,它和《夏洛特煩惱》、《羞羞的鐵拳》一樣,都是由話劇改編而來,經過上百場演出錘鍊的笑點,具有很大殺傷力,在假日人們追求快樂的時刻,能夠製造笑聲的片子無疑是首選。

很遺憾,《李茶的姑媽》丟掉了開心麻花的鎮店之寶

但是看過電影之後,相對於原版話劇,電影版《李茶的姑媽》並不那麼出彩。作為二刷過話劇的觀眾,我對於話劇的觀感還是不錯的。在座無虛席的小劇場裡,男主演半個小時內6次當眾換裝,上下來回爬樓梯累到滿頭大汗,是開心麻花所有話劇當中最賣力氣的一部,以至於劇中有一句官方吐槽:“你們這個戲太累了!”

另一方面,《李茶的姑媽》又是開心麻花話劇中尺度最大的一部,各種擦邊球、性暗示的段子,在兩個小時的話劇裡比比皆是——可以說,“汙”是《李茶的姑媽》一個最重要的標籤,也是重要的包袱笑點。這些如何轉化為電影橋段,對導演和編劇來說,是不小的考驗。

很遺憾,《李茶的姑媽》丟掉了開心麻花的鎮店之寶

話劇和電影作為兩種藝術形式,在表現形式上有著很大不同,很多形式適合放在劇場裡,但不適合大銀幕。開心麻花由話劇改編而來的電影,屢屢被詬病的一點就是話劇味兒太濃,部分場景與其說是電影鏡頭的切換,倒不如說是話劇舞臺佈景的變換。

而《李茶的姑媽》本身的大尺度部分幾乎原樣照搬,小劇場裡的那一套被直接拿來使用,這就有些生硬尷尬了。我理解編劇不忍捨棄笑點的心情,但是話劇改編電影,本身就需要大膽取捨。

很遺憾,《李茶的姑媽》丟掉了開心麻花的鎮店之寶

對比話劇,盧靖姍飾演的姑媽,一個很重要的橋段被刪去了,那就是和假姑媽黃滄海之間互訴自身經歷的部分。在話劇中,姑媽作為一個為愛私奔、遠赴異國求學打拼的女性形象,有著很強的感染力,這對於激起觀眾共鳴來說尤為重要。

可在電影裡,姑媽這一角色更像是金錢的符號,既沒有太多的感情流露,也缺乏打動觀眾的必要背景,所以,人物淪為了空洞的劇情陪襯。

很遺憾,《李茶的姑媽》丟掉了開心麻花的鎮店之寶

話劇裡中程登場的姑媽,在電影中出場的時間被大大提前。真假姑媽提前相遇,原本可以給故事的展開創造更多的可能,可遺憾的是,他們並沒有碰撞出太多的火花。

整體節奏變慢,劇情進展速度為笑點服務,刪掉了人物背景的鋪墊,是此次《李茶的姑媽》改編成電影的問題所在。

總是離不開“錢”字,笑漸不聞聲漸消

因金錢而導致身份錯位,性別可以穿越,身世可以編造。為了得到鉅額財富,有身份的人也可以不擇手段。

《李茶的姑媽》和《西虹市首富》一樣,都是由財富為驅動,拷問人性弱點的同時,也如一面鏡子般照見了人為了獲取金錢,其嘴臉到底有多麼不堪。

很遺憾,《李茶的姑媽》丟掉了開心麻花的鎮店之寶

因為一個有錢的姑媽,窮小子李茶可以一步登天,迎娶董事長的女兒。在金錢的魔力下,李茶和富家千金的人生,這兩條平行線,被強行交織在一起。

銀行的小職員黃滄海,在《李茶的姑媽》中具有雙重屬性,一面是唯唯諾諾、循規蹈矩的小職員,多年勤勤懇懇工作,沒有升遷的機會。另一面則是假扮富豪姑媽,財大氣粗的同時獲得了享受生活的快感,哪怕那是假的。

很遺憾,《李茶的姑媽》丟掉了開心麻花的鎮店之寶

而更有甚者,大渣老闆的親家梁友德為了達到迎娶姑媽,獲得鉅額財富的目的,不惜下藥,真是無所不用其極。

在金錢面前,一群放棄了尊嚴的人,追逐一個夢幻的結局,到頭來都是一場空,只能相約投海喂鯊魚。在財富觀念上,電影和話劇倒是始終如一。

很遺憾,《李茶的姑媽》丟掉了開心麻花的鎮店之寶

對人類原始慾望的探討,一直是開心麻花熱衷的主題。在對待金錢、財富的態度上,主要是渲染和誇示,你可以理解成炫富和過乾癮,也可以理解成批判和反諷。看得多了,其實是審美疲勞的。

經過《夏洛特煩惱》《羞羞的鐵拳》《西虹市首富》幾部影片的積累,開心麻花儼然已是中國喜劇電影的重鎮和票房收割機。具有同樣水準的其他喜劇團隊,往往創作力跟不上,而麻花有人才稠密的優勢,有20多個在劇場裡千錘百煉過的喜劇IP,過去幾年裡保持了高產又高質的創作節奏。

儘管之前也有三觀爭議、低俗之譏、電影化不夠的指責,但在搞笑這件事上,他們做得夠專業,所以在市場中屹立不倒。這次的《李茶的姑媽》,最大問題是它不再好笑,演員尬演,導演強拍,觀眾無所適從。本是劇場裡的嬌豔花朵,移植到大銀幕上失去生命力,成為明晃晃的假花。

很遺憾,《李茶的姑媽》丟掉了開心麻花的鎮店之寶

開心麻花有著IPO上市的宏圖大志,有著資本寒潮中逆風飛揚的本事,有著來之不易的觀眾的信任。他們本該珍惜這一切,對創作慎之又慎,對觀眾誠之又誠,不做出好東西不進影院。

顯然,《李茶的姑媽》並未做足功課。他們的步子太快了,忘了精品都是時間和心血浸泡而成。這一次豆瓣評分走低,票房也不見得會飄紅,開心麻花也該整理一下創作思路了。保衛品牌,愛惜羽毛,轉化介質,不丟笑料,才是正確軌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