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更需要「大國精器」

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匡迪在兩院院士大會召開前夕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現在大國重器有了,但還沒有‘精器’。也就是說,肌肉強壯了、骨骼長大了,但是心臟和腦子還要靠別人。這是不行的。”徐院士的比喻,很形象很生動,讓人有一種危機感。

我們要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飛躍,只有“大國重器”,沒有“大國精器”,就會缺少發展後勁和底氣。“肌肉強壯了、骨骼長大了”,“心臟和腦子還要靠別人”,就還會受制於人;人家哪天不高興,翻臉了,我們就要受氣,被人卡脖子。我們要時刻牢記這一點,增強我們做好“大國精器”的使命感。

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好,叫作:“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只有自己最可靠。”徐匡迪院士表示:“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它是國家核心競爭力,只有靠我們自己搞。”要擁有我們自己的“大國精器”,“獨一無二、別無分店”的“大國精器”,是中國真正強大起來的標誌。徐匡迪院士表示,這非一日之功。中國科技正處在從跟跑到並跑的階段,只是在某些領域冒了頭,有了一些突破。真正實現從跟跑到並跑、從並跑到領跑,還需要一個比較長的過程。我們要有這個準備,更要在擁有“大國精器”上,有一種緊迫感,有更大作為。

擁有我們自己的“大國精器”,是對國家的責任感,是不忘“落後捱打”的初心,也是幾代人為之奮鬥的理想與追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核心技術突破,必須要走自主創新之路。互聯網核心技術是我們最大的‘命門’,核心技術受制於人是我們最大的隱患”;使我們在擁有“大國重器”之後,不忘為擁有自己的“大國精器”不懈努力,指明瞭奮鬥方向。在我們已經取得的成績面前自我陶醉,盲目樂觀,比核心技術受制於人隱患更危險,更可怕。

為擁有更多“大國精器”,徐匡迪院士表示:“科研人員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甘於寂寞、只爭朝夕,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靠自己的努力,大國重器必須掌握在自己手裡。要通過自力更生,倒逼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試想當年建設三峽工程,如果都是靠引進,靠別人給予,我們哪會有今天的引領能力呢?”

“大國精器”,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力,是最甜美的中國夢,也是中華民族立於世界之林的最堅實基礎。有一句話,叫作“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今天的中華民族,比以往任何時期都需要更多“大國精器”,需要“大國精器”支撐起我們偉大的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