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連看到兩條扎心的標語,我忍不住悄悄在心裡幫她改了,你點讚嗎

文|楊沐雲舒


一連看到兩條扎心的標語,我忍不住悄悄在心裡幫她改了,你點贊嗎


(▲教育標語。)

一連看到兩條扎心的標語,我忍不住悄悄在心裡幫她改了,你點贊嗎


(▲這個標語也牛。)

早上去菜場買菜,在我們小區樓下看到這樣一個硬紙板做成的簡易的牌子,牌子上面寫著:“誰偷走了這裡的一棵玉菇樹請你速還原處,不還你將死全家。下午報110調小區監控。”字很漂亮,也寫得很工整,像出自一個女人之手。

再往前走,在這棟樓中間單元的停車位旁又看到另一塊牌子,上面寫著:“亂丟、亂扔垃圾的,斷手,斷腿,誰再亂倒垃圾,全家死光光,死!死!死!讓公安送火葬場燒了!”字寫得東倒西歪的,且“死”字一個比一個大,像是要跳起來打人似的,讓人感到寫這個警示牌的一定是一個鬍子拉渣,滿臉怒氣的男人。

可笑的是,後來我發現,這兩塊牌子,一塊被綁在摩托車後座上,一塊已經破了,爛了,但一個星期了,一直在那兒立著,像盡職盡責的好公民。

我其實在我們小區不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居民自己寫的警示牌了,但是無論出自誰的手,美女或帥哥,大爺或大媽,都基本上是一樣的腔調,詛咒、謾罵、恐嚇等,語言粗俗,怨氣十足。

一連看到兩條扎心的標語,我忍不住悄悄在心裡幫她改了,你點贊嗎

一連看到兩條扎心的標語,我忍不住悄悄在心裡幫她改了,你點贊嗎

就拿上面的第一段話來說吧,又是要死人,又是要報警的,偷拿了玉菇的人,即使有心想送過來也不敢送了,為什麼呢?你想啊,被人詛咒成那樣,心裡原有的愧疚與不安感就會蕩然無存了,另一方面,既然可以調監控,要是再送回去,不是正好自投羅網了嗎?你覺得他(她)還會乖乖地給你送回去嗎?也許他(她)會在心裡這麼想:“反正被你罵了,我不應你,你罵的就不是我了。調監控就調監控,我撿的,不是偷的啊。”人都有一個僥倖心理的,不然他(她)也不會伸出手,“順便”拿了別人的東西。

還有那些亂丟垃圾的人,本來素質就不高,你還能指望他們看到你的警示牌因為害怕全家死光光而從此改邪歸正,把垃圾老老實實地扔進垃圾箱?說不定因為你的詛咒,他(她)從此記恨了你,鄰里之間的友好相處就泡湯了。

一個人的素質高低體現在日常言行中,而社會整體文明程度是通過全民綜合素質體現出來的。雖是有人偷拿了玉菇,有人亂丟了垃圾,但我不覺得寫這樣的警示牌的人的素質就一定比偷一棵樹、亂丟垃圾的人的素質高。我能理解丟東西的人的心情,也能理解看到停車位被人倒了垃圾後的不爽,

但是,寫一段帶有辱罵性語言的警示牌,除了能夠發洩你的憤懣,根本解決不了問題,也不會是解決問題的好辦法。

一連看到兩條扎心的標語,我忍不住悄悄在心裡幫她改了,你點贊嗎

畢竟你寫警示牌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找到你的玉菇,制止亂扔垃圾,而不是單純為了洩憤,所以我們是不是應該學會以文明的方式、禮貌的語言提出警告,比如:“友情提醒,請以後注意把您不小心漏撒的垃圾送到垃圾箱裡去。感謝您的辛苦!祝福您!”

再比如:“有誰錯拿了我的玉菇樹的,請送回好嗎?我將萬分感謝並祝您永遠幸福安康!”這樣的表達是不是讓讀的人心裡舒服,也許會因這種舒服而自然而然地升起改正的慾望,從而達到你需要的結果。

我喜歡這樣的一句話,希望別人成為什麼樣的人,你首先得自己是這樣的人。我相信人本質上都有一顆要好的、向上的心,我們潛意識裡其實都希望自己是一個修養好,舉止文明,言行得體的人,我們也都敬重具備這樣良好品質的人。

如果人人都能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日常懂得使用文明語言,規範自身行為,那麼,解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磕磕碰碰,建立一個真正文明和諧的小區,以致提高全民素質,成就一個真正文明和諧而通達的社會,又有何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