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條年輕人的「油膩症狀」!

不知從何時開始,年輕人的生活也逐漸油膩起來。

這似乎是個不可避免的過程:長大後的我們,義無反顧地投身於現實的洪流,被社會改造得面目全非。

從此變得油膩不已,與“清爽”二字再無瓜葛。

與其說社會是個熔爐,倒不如說它是個油鍋——

將我們炸得油光滿面。

今天,我總結了十條年輕人的“油膩症狀”

歡迎對號入座。

1

玩命熬夜,失眠成性


這是張小姐的連續第144天熬夜。

其實她一直都想早睡,無奈白天工作太忙,只有從晚上躺床的那一刻開始,時間才真正屬於自己。

所以熬夜是難得的奢侈。

她隨手定了個6:55的鬧鐘,心想,今晚熬到兩點多再睡吧。

早上七點起床的話,睡眠時間加起來也夠四個小時了——

嗯,不會猝死的。

這樣想罷,她又刷起了微博和朋友圈。

十條年輕人的“油膩症狀”!



2

凡事只提“當年勇”


吳先生去參加了高中同學聚會。

飯桌上的他藉著酒勁,翻來覆去地講述自己學生時期的牛逼事蹟。尤其是高考那次,他考了全班第一。

而如今渾渾噩噩的生活,他一個字都不想提。

當吳先生舉起酒杯,第N次向大家強調自己當年的高考分數是652的時候——

他感覺自己渾身散發著成功人士的光芒。

十條年輕人的“油膩症狀”!



3

深諳“圓滑”與“討好”


一向很real的李小姐想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現在會變得如此虛偽。

畢業工作之後,她養成了逢人假笑的習慣,在公司遇見領導,更是會拼命點頭哈腰。

沒辦法,人為財死嘛。

而被李小姐評為今日最噁心的事是——她居然面帶微笑,對著快200斤的上司誇讚道,“您最近瘦了”。

想到這裡,李小姐不禁嘆了口氣:

終究還是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模樣啊。

十條年輕人的“油膩症狀”!



4

停不下來的葷段子


在某次女生眾多的飯局上,鍾先生迫切想成為眾人的焦點。於是他翻出自己壓箱底的幾個葷段子,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

看著女生們一個個羞得面紅耳赤、尷尬得說不出話的樣子,鍾先生露出了勝利者的微笑。

然而他並沒有察覺到——

幾個女生竊竊私語的口型,分明是在罵他“猥瑣”。

十條年輕人的“油膩症狀”!



5

九宮格自拍


照完鏡子的陳同學,覺得自己今天又變美了不少。

她舉起手機,以同樣的背景、角度和表情,精心拍攝了108張自拍。最後從中挑選出一張,並給這張自拍加了九個版本的濾鏡。

陳同學心滿意足地將色彩斑斕的自拍發到朋友圈,還配上了精心編輯過的文案——

“今天,我是這條街最靚的妹~”

十條年輕人的“油膩症狀”!



6

“喪”到爆炸


鄭小姐是個徹頭徹尾的消極主義者,最大的愛好是潑人冷水。

閨蜜戀愛了,她說:“別高興太早,小心分手。”

朋友想創業,她說:“別做夢了,等著破產吧。”

在鄭小姐的眼中,那些積極生活的人,都顯得特別可笑,因為她覺得人活著就得認命,任何的付出都只是垂死掙扎——

努力是什麼,能當飯吃嗎?

十條年輕人的“油膩症狀”!



7

徹底放棄形象管理


每天都要在辦公室坐10個小時以上的宋先生,身材日漸肥胖。當初稜角分明的臉,如今多了一坨能擠死蒼蠅的雙下巴。

看著自己的肚腩把T恤撐得越來越緊,宋先生終於下定決心,要改變這種現狀——

既然衣服裝不下肚子,就買大一碼的好了。

十條年輕人的“油膩症狀”!



8

炫耀人脈


馬經理的人生,在談及“朋友”時達到巔峰。

跟人聊天的時候,他總能侃侃而談,左一句“我有個朋友多厲害”,右一句“我有個兄弟多威風”,彷彿那些風雲人物都是他的左膀右臂。

馬經理時時刻刻都在給自己催眠——

朋友有多牛逼,我就有多牛逼。

十條年輕人的“油膩症狀”!



9

對外面的世界失去興趣


蔡小姐沒有任何的興趣和愛好,對外界的事物也提不起半點興致,她最大的願望就是能24小時呆在家裡不出門。

又到了週末,蔡小姐癱在沙發上,面無表情地刷著朋友圈。當看到其他人發了出去遊玩的照片,她不禁露出一絲輕蔑的笑容——

像我這樣,才叫享受生活。

十條年輕人的“油膩症狀”!



10

學習停滯不前,看書半途而廢


整天沉迷於手機的麥小姐,突然發現自己好像很久沒看書了。上一次認真閱讀文字類的內容,還是六年前複習高考知識點的時候。

於是她從積滿灰塵的書堆中,抽出一本尼采的《論道德的譜系》,硬著頭皮讀了起來。

還沒讀幾頁,就響起了微信新消息的提示音。麥小姐立馬拿起手機,簡單回覆完消息,便開始津津有味地刷起了微博。

兩個小時後,她才想起自己本來是要看書的,但她很快就釋然了——

書有什麼意思,能有手機好玩嗎?

十條年輕人的“油膩症狀”!


寫在最後:

油膩的理由有千萬種——沒時間鍛鍊所以發胖、太忙所以沒空看書、現實太殘酷讓我失去了激情、社會太複雜讓我丟掉了單純……諸如此類。

面對現實生活的妥協,當然是能夠理解的。

但與此同時,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嘗試做出一些改變?

試著學會自省:

“喪”不代表成熟;

“熬夜”也不是所謂的政治正確;

“渾渾噩噩”更不等於看破紅塵。

試著學會自律:

擠一點時間運動、看書、學習;

以更積極的心態、更努力的姿態去生活。

趁年輕、趁著還有力氣,你總得多掙扎幾下——

畢竟人生苦短,可別膩死在油鍋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