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8年營銷定位探索之路

回顧小米的成長之路:用互聯網思維做手機、死磕新媒體、深耕粉絲經濟、親自推倒不請代言人的承諾,每個標籤都是智能手機、互聯網行業最貼切的營銷標註。

小米8年營銷定位探索之路

用互聯網思維做手機

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正在顛覆一切,這也恰恰是新公司最好的發展機會,而智能手機行業初期,大量的人口紅利,誰抓住了,誰就賺錢,雷軍有句名言,“站在風口上,豬都會飛起來”,說的就是小米。

小米誕生的2010年。諾基亞奄奄一息;蘋果開創了智能手機的新紀元,在那以後的很長時間裡,手機分為兩類:iphone和其他。

小米8年營銷定位探索之路

小米初期定位

小米最初給自己的定位是“互聯網手機”

互聯網商業環境的特點是什麼?

打靶營銷總結了幾個特點“開放、碎片化、透明度高、垂直、迅速、高頻互動、口碑”

目標人群是:非常在乎性能、體驗的20到30歲的理工科男生。

價格:主打性價比。

SLOGEN是:為發燒而生。

渠道上:通過互聯網來發行,完全省去中間渠道。價格上,主打性價比,一度把智能手機的價格戰拉低到千元級別;MIUI系統的更新迭代,也跟上了互聯網速度,基本上做到了每週更新。

營銷策略:論壇口碑傳播,飢餓營銷

小米8年營銷定位探索之路

口碑傳播

MIUI發佈第一個內測版本的時候,第一批用戶只有100人。當時的小米既沒有錢,也沒做任何推廣,這批用戶就成了小米最珍貴的種子用戶。他們是小米系統的首批測試員,日常工作就是泡論壇、吐槽bug和被工程師回訪。到2011年,小米手機正式發佈的時候,MIUI已經擁有了50萬發燒友,而這些人正是通過論壇發展壯大的。

飢餓營銷與粉絲的融合

小米手機2上線的時候,舉辦過一次微博專場。5萬臺手機,在5分鐘之內被搶購一空。活動結束後,小米官微曝光量達2.3億次,增加了80萬粉絲。

在官網平臺上:每次小米新品發售,都會導致官網癱瘓。究其原因,除了超高的性價比外小米前後採取的論壇用戶優先制、官網排號制、特殊用戶發放H碼,勾起用戶好奇心是一方面;平臺刻意製造的“供小於求”的情況也是一方面。說到底,都是為了吊足米粉的胃口。

小米8年營銷定位探索之路

佈局生態鏈

自2013年,小米開始佈局生態鏈,以手機為核心,周邊產品有耳機、小音箱、移動電源,再往外是空氣淨化器、電飯煲、淨水器等小家電。2014年,小米迎來高光時刻。手機銷量突破6000萬臺,估值達450億,是當之無愧的獨角獸 。鄧德隆還在這一年寫了一篇文章炮轟小米,《我要鄭重告訴雷軍,小米的戰略偏航了》,這時正值小米的巔峰期,剛剛成了國產手機第一品牌。鄧德隆認為——“我們現在想到小米,會想到什麼?一定是手機,而且是直銷的手機。顧客的心智對品牌定位了,那麼,所有戰略和其他資源都要圍繞這個定位展開,不能一廂情願說要做平臺,要做生態。做企業不能從自己出發,一定從顧客、潛在用戶的心智定位出發。”“我可以預見到已經發生的未來,小米盒子、電視、平板,是做不好的,很難有很大的作為,我這個擲地有聲的結論絕對經得起歷史的檢驗。因為他沒有一套相應的戰略為之護航。

鄧德隆叨叨了一大堆,意思就是小米要想定位準確就只做手機,別做其他的,即便做,也要換個品牌

。鄧德隆的言論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反對他的聲音裡最出名的就是金錯刀,他也寫了一篇文章,《互聯網時代最大一棵毒草就是定位》。金錯刀認為,“定位”是工業時代的打法,在全面轉型的互聯網時代,這個理論過時了。定位的核心是搶奪用戶心智,建立壁壘,這是在控制用戶。而互聯網時代的核心是用戶體驗至上,是開放和連接。互聯網時代的競爭核心則是用戶體驗溢價,用戶體驗好就願意多付錢

雙方各執一詞,爭執不下。小米在15、16年手機的出貨量下滑非常嚴重,支持鄧德隆的人馬上就跳出來表示,這就是定位不清晰造成的。沒想到17、18年的小米的市場佔有率又回來了,支持金錯刀的人也跳了出來,說鄧德隆根本不懂互聯網思維。這個爭論到現在都沒有完結。

小米8年營銷定位探索之路

打靶營銷認為:小米的品牌定位 “追求高性價比,注重產品設計,讓用戶發自內心喜歡自家產品“沒有變,對於互聯網粉絲經濟,口碑經濟來說,小米用戶的心智是“性價比與極致的工業設計的兼容和對小米品牌長久以往的信任”而不是手機直銷公司,小米改變的只不過是品牌的延伸,小米的核心是忠實用戶的需要,忠實用戶的需要決定了小米的品類

小米的模式打靶營銷歸結為:不建工廠、不做線下渠道、不投放廣告,而是以高性價比、互聯網銷售的方式快速打造單品爆款,把大眾產品高質化。

小米8年營銷定位探索之路

行業增長拐點,打造CEO人格化傳播

到了2014年年底,智能手機行業迎來增長拐點。 隨著最後一批沒有用上智能手機的用戶趕上順風車,人口紅利基本結束。而這時,用互聯網思維做手機的品牌卻越來越多,華為推出子品牌榮耀,魅族轉型做智能手機,OPPO/VIVO打進女性市場缺口,專攻線下。

同行都在小米化,小米又在做什麼?

他們默默地把自家CEO捧成了網紅。雷軍在印度發佈會的一段英語solo,算是把自己黑紅了。網友自發剪輯成的鬼畜神曲《Are You OK?》,從B站迅速火出圈。雷布斯搖身一變成了全民網紅。於是,人們很自然的聯想起雷軍的網紅往事。他曾和董明珠立下10億賭約,五年之內,如果小米營業額超不過格力,甘願賠董明珠10個億;

刷屏的底料,從搶不到的小米、狂熱的米粉,變成了雷軍和他的企業家朋友們。企業家們就此發現了人格化傳播的新契機,紛紛效仿;代表人物有:不識妻美劉強東、普通家庭馬化騰、悔創阿里傑克馬、一無所有王健林、下週回國賈躍亭。

小米8年營銷定位探索之路

小米的改變

娛樂可以表達態度,扭轉戰局,但遺憾的是,不能遮蓋一切,專利問題、營收吃緊,唱衰小米的聲音此起彼伏。表現在銷量上,小米的業績也並不好看。2015—2016,連續兩年銷量下滑,離既定小目標相差甚遠。小米開始意識到,對線上信息沒那麼敏感,對價格也沒那麼敏感的人群,正在崛起。

衝擊高價位手機市場:2016年10月小米MIX誕生,小米第一次衝擊 4000+ 價位,“探索黑科技”的口號應運而生。同時也打破了對於低價的堅持,開始發展高端市場。打靶營銷認為這是因為中國手機市場增長已經放緩。用戶角度來說,單純追求價格的時代也已過去,他們追求的功能和要求越來越多,手機成本整體在往上漲,價格往上走是大趨勢。

小米8年營銷定位探索之路

注重廣告:

當初承諾的不打廣告,產品即代言人。現在吳亦凡、梁朝偉、劉詩詩同時出現在自家的代言人陣營。全國的地鐵站、公交站、候車廳出現了大幅小米廣告,還有大手筆的綜藝贊助費。據統計,小米在2017年相繼贊助了《奇葩說》、《我們的侶行》和《中國有嘻哈》。其中,《奇葩說》的冠名費達到了1.4億,《中國有嘻哈》的總冠名費也1.2~1.5億之間。

線下專賣店:雷軍曾在公開演講中表示,這種體驗式的購物還是很重要的,手機的情況也在發生變化,對於外觀、材質和手感等要求都越來越高,實際看到還是能激發大家購買的慾望的未來要開1000家線下店,每家目標1個億。小米的生意也越來越傳統。究其原因,我們認為是線上市場空間有限而小米規模擴張訴求較高,於是向線下渠道要規模。其實2014年,小米沒有佈局線下專賣店時,在線下一季度的銷量達到60%,只不過當時的策略是線上控制節奏、打造品牌;線下加價銷售、形成規模。

小米8年營銷定位探索之路

互聯網公司

小米現在的定位是互聯網公司,小米是一家以手機、智能硬件和IOT(物聯網)平臺為核心的互聯網公司

互聯網公司:,以手機為核心,周邊產品有耳機、小音箱、移動電源,再往外是空氣淨化器、電飯煲、淨水器等小家電。小米佈局的智能家居生態鏈已經初具規模。在各個品類深度自研了大量獲得用戶肯定的產品,以米家掃地機、小吉洗衣機、智米空氣淨化器、雲米淨水器等產品為例在這個價位、品質和生產上,一般品牌是做不了的。為什麼米家可以?“那是因為對於這些生態鏈品牌,米家為他們提供宣傳、供應鏈、工業設計甚至是海報製作的幫助,而且在銷售過程中給予大量的資源支持,並讓出大部分利潤,砍掉中間商環節,以較輕的模式運營。這相當於將利益和成本都分下去,在小米渠道成長的品牌,會獲得足夠的品牌收益和毛利率收益;通過自有或者直供的高效線上線下新零售渠道將產品直接交付到用戶手中,持續為用戶提供豐富的互聯網服務。

小米8年營銷定位探索之路

按照當初雷軍的計劃,五年時間孵化100家智能硬件公司,目前小米生態鏈企業投資正在接近當初預期的目標。 截至2018年3月31日,小米投資或孵化超過210家公司,包括90多家專注於發展智能硬件及生活消費產品以加強小米生態系統的公司。小米這兩年在海外市場發展得也有聲有色,2015年~2017年,小米的海外市場收入分別為40.5億元、91.5億元、320.8億元,其中2017年同比暴增250%,

2017年,小米來自智能手機行業的收入為805.64億元,佔總收入的比例為70.3%;來自IOT與生活消費產品的營收為234.48億元,佔比20.5%;來自互聯網服務的營收為98.96億元,佔比為8.6%。當初的小米模式被一一顛覆,但它仍然是小米,是經歷過智能手機野蠻生長階段,靠互聯網思維殺出重圍的創業小米;也是品牌知名度有餘,屢次試錯後走上巔峰的上市小米,除了小米,還沒有任何一家手機公司,能在銷量下滑之後成功逆轉,而它之所以能逆轉,就是因為,它能抓住任何一個缺口,找回自己的營銷定位,同時小米也是2017年超過1000億元收入的的大型互聯網企業中,以 67.5%的收入增速領跑全球的中國企業。

小米8年營銷定位探索之路

關注一下,打靶商學院每期一篇深度好文。下期文章計劃為《數字營銷傳播公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