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科用藥 原則及特點

鼻科用藥原則及特點。

鼻科用藥 原則及特點

對鼻炎、鼻竇炎是耳鼻喉科常見病,除了應用噴鼻劑等局部治療,臨床也涉及全身用藥。臨床常用的藥物有:抗生素,腎上腺皮質激素,抗組胺藥,免疫增強劑,中成藥等,他們臨床用藥的原則及特點總結如下:

一、抗生素

臨床常用於急慢性鼻竇炎等。主要包括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大環內酯類,氨基糖苷類,喹諾酮類,阝-酰胺酶抑制劑,其他的還有林可黴素和克林黴素,多肽類抗生素,磷黴素等。

用藥的原則是:

(1)明確致病菌的類別,最好根據細菌檢查和藥物敏感試驗的結果;

(2)警惕藥物的過敏性,警惕藥物的耳毒性,儘量不用耳毒性藥物,如:慶大黴素、鏈黴素、妥布黴素、新黴素等氨基酸苷類。

二、腎上腺皮質激素類

在鼻科用藥中佔重要地位,具有抗變態反應的藥理學作用,可用於過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炎、鼻竇炎等。

鼻科使用的主要有兩類:口服激素和鼻用激素,常用的口服激素有地塞米松,潑尼松龍,氫化可的松等。

用藥注意:

(1)大劑量的激素突擊療法多隻用於搶救時用,用藥的時間不要超過三天;

(2)中劑量短程療法在產生了療效後,要及時減量或者停藥;

(3)小劑量替代療法應該掌握好用藥的適應證。注意:患有消化道潰瘍,結核病,糖尿病,高血壓的患者慎用。

三、抗組胺藥

組胺是引起過敏性鼻炎的重要的介質。抗組胺藥是組胺H1受體拮抗劑,可以迅速緩解鼻的過敏症狀。

第一代抗組胺藥有笨海拉明,氯苯那敏(撲爾敏),異丙嗪等,它有兩個不良反應:①容易通過血腦脊液屏障,引起鎮靜,嗜睡;②有抗膽鹼能的作用,引起口乾,視力模糊,尿瀦留。

第二代抗組胺類藥:氯雷他定、枸地氯雷他定、咪唑斯汀、阿司咪唑、依匹斯汀等,這類藥物藥效時間長,中樞鎮靜作用少。

用藥注意:

(1)不要過量用藥;

(2)不要與中樞神經抑制藥混合使用;

(3)不要與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如紅黴素,咪挫類抗真菌藥混合使用;

(4)孕婦和哺乳期婦女禁用;

(5)用藥期間不要駕駛機動車,不要進行機械操作,精密儀器操作,高空作業等;

(6)進行特異性的變應原檢查前1到3周,要暫時停藥,以免影響檢查結果;

(7)肝功能不全,有心臟病者慎用,第二代抗組胺藥,腎功能不全者,慎用西替利嗪;

(8)用藥時不要飲酒。

四、黏液稀化劑及黏膜纖毛功能促進劑

常用的藥物:桃金娘科樹葉標準提取物(吉諾通),鹽酸溴環己胺醇等。

用於治療呼吸道,包括鼻,鼻竇,咽喉,氣管和支氣管的炎症,降低分泌物的黏稠度,促進黏膜的纖毛運動,從而有助於分泌物的排出。

五、免疫增強劑

常用的藥物有卡介菌多糖等。

用藥注意 :

(1)高熱,急性傳染病患者禁用;

(2)主要用於惡性腫瘤的輔助治療,慢性感染性疾病,變態反應性疾病。

六、中成藥

劑型有口服液:如鼻淵舒口服液;

膠囊有:通竅鼻炎膠囊;

片劑:鼻炎康片;

丸劑有:霍膽丸;還有鼻淵通竅顆粒等。

使用時注意:慢性病用藥要求較長,否則達不到預期的療效。

全身用藥在鼻科治療急慢性鼻炎、鼻竇炎、過敏性鼻炎等鼻部疾病時,發揮重大作用,上述總結鼻科全身用藥原則以及特點,指導臨床對鼻塞、流涕等鼻部症狀的治療。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