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大叔吳秀波人設徹底崩塌,原配的我不愛,就喜歡十八的

君以此始,必以此終。

這幾天的吳秀波可能是最明白這句話的。

1

2010年,一部叫作《黎明之前》的戲火了,這部戲還捧紅了一箇中年男人,他走紅時已經一頭花白頭髮,面龐帥氣,眉中點著一顆濃痣。

我媽說,這面相不知道要和多少女人打交道。

他叫吳秀波,這部戲本來的男主角是另一個國民大叔張嘉譯。然而,最終吳秀波擔當男主角,並一炮而紅。

演員這個工作,一炮而紅背後往往有更多人世浮沉,中年才走紅的吳秀波前半生,豐富多彩,平添了許多白髮,卻不曾有皺紋。

吳秀波看起來有點害羞,不愛說話,他出生的時候是1968年,神州板蕩,歲月特殊。

國民大叔吳秀波人設徹底崩塌,原配的我不愛,就喜歡十八的

他的父親是外交官,母親做財務工作,這本是家境優渥的知識分子家庭,但是在那個特殊的年代裡卻成為罪愆。

父親被直接打倒下放,母親則終日工作奔走,吳秀波從小就被寄養在自己的八姨家裡。

童年時期,吳秀波很少見到父母,至於父親,在他孩提時期的幾年裡更少見到。7歲那年,獲得解脫的父親來接吳秀波回家。

吳秀波不適,恐慌,小傢伙躲到了衛生間裡半天都不出來。

對於一個沒有盡到職責的父親,這是本能的抵制。父親推開衛生間的門:"回家了"。

吳秀波便跟著父親回到家中。

不過,這個家比起八姨的家更陌生,母親依然在忙碌,父親偶爾跟他講幾句話,沒有回應也就沒了聲音。

辦外交的人倒是在說話上敗給了自己的兒子。

吳秀波常常在家裡對著空蕩蕩的房間,沒有同伴,沒有聲音,家裡只有一隻他養的小烏龜在慢慢爬著。

吳秀波後來在節目中回憶說,小時候和父親說的話加起來都不超過十句,2018年在《曉說》的訪談裡,吳秀波提到父親時一臉陌生。

可能,他的外交官父親是吳秀波眼中最失敗的父親。

2

長到14歲那一年,有個叫做李連杰的小和尚火爆全國,《少林寺》重播了一遍又一遍,吳秀波守著家裡的電視機看了一遍又一遍,他產生了一個和後來的農家少年"王寶強"一樣的衝動。

我要去嵩山少林學武功。

不過,吳秀波最終沒去河南,他在日壇拜了一個師傅,師傅教給他的是長拳,也不是少林派的絕技。

不知道吳秀波有沒有學過拈花指功。

童年的經歷讓吳秀波長期是個偏內向的孩子,在學校裡不招老師喜歡。

15歲那年,吳秀波跑回家裡,他說:"我不念了。"

父親很想說話,但是也沒說什麼。

但是第二天,父母用各自的關係和門路讓吳秀波去考中戲。

既然不願意唸書,那就好好做戲吧。

吳秀波就跑去考中戲,中戲第一門科目考表演,考官出的題目是"車票丟了",吳秀波有些懵,畢竟完全沒有表演基礎,愣了一會兒,吳秀波打開門,準備往門外走。

這下考官也懵了,連忙攔住他,吳秀波便站住了:"不是車票丟了嗎?我想再去買一張"

考官哭笑不得。

國民大叔吳秀波人設徹底崩塌,原配的我不愛,就喜歡十八的

接下來是考形體,別的考生在跳舞或者是健美操,吳秀波打了一套長拳,耍得虎虎生風。

畢竟,他練拳練了很多年。

不知是因為這套長拳,還是父母的關係,吳秀波留在了中戲,他的同學裡裡有張涵予、王志飛,還有著名的好人傅彪。

吳秀波年輕的時候是一副吊兒郎當的樣子,但是很快他就感受到了人生的可貴。

進入鐵路文工團的第二年,他身體不太好,就跑到醫院做檢查。

一個晴天霹靂砸在年輕的吳秀波頭上,

"腸癌",

這一年,吳秀波才16歲,人事未經,花花世界,滾滾紅塵還沒身居其間便要離去。

醫生的診斷直接讓吳秀波的一切都破滅了。

這對一個年輕人的打擊是全方位的,吳秀波便像將死之人一樣,每天躺在醫院裡。

好人傅彪來看他,坐在吳秀波床邊,傅彪實在是難受,命運之無常如此難以捉摸嘛?傅彪哭了:"秀波,等你好了,我們一起拍戲。"

吳秀波當時認為他不會好了,醫生割掉了他40公分結腸,他沒叫過疼,反正也就是這個樣了。

但是,醫生卻跑過來告訴他: "吳秀波,你沒有得腸癌,是診斷錯了,過幾天你就可以出院了!"

不知吳秀波當時是喜極而泣還是暴起毆打醫生,這次烏龍事件卻讓吳秀波更加開闊。本就是如花的年紀,幹嘛不開開心心的?

天行有常,命運卻無常。

3

80年代的中國,國門大開,歐風美雨襲來,年輕人們貪婪地呼吸著清新的空氣。

喇叭褲、蛤蟆鏡、波浪卷、可口可樂,中國的改變是全方位的,那些身處時代洪流中的年輕人們最快的跟上了潮流。

各種歌廳如雨後春筍。

1987年,吳秀波跟著師哥們一塊搗鼓歌廳,他沒在人前唱過歌,但是很帥氣,於是就負責報幕,一天晚上能掙15塊錢。

顏值即正義,帥氣即真理,這是句實在話。有天晚上,唱歌的歌手病倒了,幾個師哥都很發愁,吳秀波這時候說:我去吧。

吳秀波,說這話的時候心裡打著鼓,硬著頭皮。

吳秀波唱歌讓人聽著很舒服,再加上年輕帥氣的臉,很受歡迎。

他自己都沒想到,這一唱就是十年。

吳秀波在曉說裡和高曉松邊喝酒邊聊起這段往事時,高曉松分明是一副對著前輩的模樣。

吳秀波給自己起了個藝名Rolling Wu,這時候是1987年。

這一年,高曉松還沒考上清華,至於老狼,他還不認識高曉松,還不會彈吉他。

這一年,王菲還在香港拜師學藝,離出道還有兩年。

這一年,張嘉譯還沒考上北影,他在體校裡練摔跤。

這一年,山爭哥哥還混跡在上海人藝的舞臺上,也幹端茶倒水掃地的活,三年之後,徐崢才考進上戲。

這一年,馬東剛到澳洲讀書第二年,還去悉尼刷盤子,他學的是計算機。

這一年,胡歌,五歲。

國民大叔吳秀波人設徹底崩塌,原配的我不愛,就喜歡十八的

但是,吳秀波在北京城火了,那時的北京有幾個著名的歌廳,和平house、臺灣飯店、大富豪,高曉松提起這些記憶裡的歌廳時還一臉豔羨。

吳秀波是那個時代裡最大的明星,他在這些歌廳之間輪番駐唱,一度有萬人空巷的聲勢。

歌廳老闆們也樂得請吳秀波過來,即使出場費給的一次比一次高也無妨。

夜場就是銷金處。

吳秀波談了人生中的第一場戀愛,女孩兒也是歌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叫維那,她第一次見到吳秀波是在少年宮,後來又在和平house遇上,便很快在一起。

吳秀波的江湖諢號叫"京城夜場一哥"。

跟吳秀波一塊唱歌的有"韓紅""韓磊""沙寶亮",但他們都不如吳秀波火,誰也沒吳秀波掙得多。

在那個吃頓大餐只需要30元的年代裡,吳秀波一晚上就能掙5000塊錢,夜場散了吳秀波就拿著當天掙的錢請幾十個朋友,凡事他臉熟的,叫得上來名字的,都坐下吃。

吃最好的,最貴的,披薩,小羊排,德式豬扒,活像是梁山聚義廳前的流水席。這是吳秀波另一個綽號的來歷,"吳半本——點菜不看菜先來半本。

劉蓓便是在這個時候和吳秀波相識的,劉蓓很喜歡聽吳秀波唱歌,劉蓓紅得很早,她人生中第一次吃披薩就是吳秀波請的。

國民大叔吳秀波人設徹底崩塌,原配的我不愛,就喜歡十八的

劉蓓還經常叫自己的老友江珊、王志文、趙寶剛都過去捧吳先生的場。

這是吳秀波的少年得意,如日中天,揮金如土,仗義疏財,真趕得上山東鄆城的及時雨宋江。

他一頓飯能吃掉一個北京人民兩年的工資,十年間接濟了幾十個朋友。

張愛玲說,成名要趁早。

起高樓,宴賓客,他那時候很開心。到了今天吳秀波回憶起來依然說:

"年輕就應該過年輕的生活,如果我十歲不幼稚,二十歲不莽撞,三十歲不自負,四十歲不自省,五十歲不感恩,六十歲不天真,我覺得這都是人生的錯誤。"

4

這種日子沒有持續太久,90年代後,中國流行音樂進入了唱片時代,開始趨於市場化正規化,往日裡人頭攢動的歌廳立刻門可羅雀,歌手們只好轉行了事。

吳秀波身邊的歌手們一個個登上了電視熒屏,不再登臺演出,就留下了吳秀波一個人在堅持。

吳秀波很不適應,眼看著北京城的歌廳已經倒閉的七七八八,他只好南下去走穴,但是,吳秀波的年齡已經不再適合這個行當。

他有了結婚的念頭,於是,吳秀波一個電話打到了日本,維那這時候在日本讀書,吳秀波說: "你回來吧,我們結婚"。維那義無反顧,從日本回國。

吳秀波在這段時間裡耗費了自己最後的積蓄弄起來一張專輯《愛之戰》,但是這張專輯卻遲遲不發。

畢竟行業變壞,不是人力能挽救。

吳秀波便只能和維那一起開各種店,他們倆都不是那種能真正下苦的買賣人,於是便只能小賺一筆之後,把碼頭做火再轉手以更高的價錢,就這樣,不停地賣了幾家店,兩人再次有了一些資本。

後來,維那特意跑到京文上班,吳秀波因而開始演戲。

那時候的兩人都很簡單,掙了錢便拿來用在做音樂上,但是那個時節音樂節,扔進去錢連個響都聽不見。

平淡的日子過久了會夠,辛苦的日子過久了會散。

終於,勞燕各自紛飛,兩人相處七年之後分手。

走的時候,維那把所有的一切都留下了。

吳秀波娶了一個叫作何震亞的女生,並直接在當年喜得麟兒。這一年,吳秀波已經34歲了。

國民大叔吳秀波人設徹底崩塌,原配的我不愛,就喜歡十八的

人到中年,百事懼廢,吳秀波的白髮漸漸增多,體重飆升到170多斤。

比起一夜豪擲萬金的時刻,這時大概是吳秀波的人生最低谷。

他抄起了電話打給劉蓓,那個在和平house聽他唱歌的劉蓓。

劉蓓說了一句:"秀波,你不能再這樣,趕緊減肥,回來拍戲,不然你的人生真的沒救了。

之後,劉蓓請他做經紀人,給他成立音樂工作室,朋友應盡之義,劉蓓超額十倍完成。劉蓓還提供了無數影視資源給他。

吳秀波在演《軍師聯盟》時有句臺詞說:臣一路走來,沒有敵人,看見的只有師長和朋友。

看得到的,便也幫得上他。

後來,吳秀波成功上了一部戲,那部戲籌備時候的內定男主角是張嘉譯,但是最終換成了吳秀波。

5

《黎明之前》以後,吳秀波火了,這一年,他已經42歲。

在這之後,吳秀波沒像一般的演員一樣,接戲接到手軟,而立之年,他沉穩的多。

他之後拍攝的一部電視劇和兩部《北京遇上西雅圖》在全國人民心目中徹底奠定了他"國民大叔"的地位。

國民大叔吳秀波人設徹底崩塌,原配的我不愛,就喜歡十八的

《心術》的編劇六六形容吳秀波說"這是一個帥到神采飛揚的男人。

在人少的場合,他淋漓盡致地張揚自我。那一刻,我就知道,他是霍思邈的不二人選。"

性格鮮明的吳秀波,聖手仁心,是大叔的第一步,之後《北京遇上西雅圖》裡的Frank更像是一個失敗者,鬍子拉碴,甚至還吃軟飯,不得不給到美國待產的"湯唯"伺候月子。

在電影裡,他有十足的好脾氣,在整個社會需要暖流的時候打開了中央空調,更加奇異的是,其實Frank的真實身份是北京阜外醫院的一名心臟病專家。

一個在家體貼到逆來順受的帥大叔,一個關鍵時刻能夠獨當一面的男人,這不就是完美情人的代表。

兩部《北京遇上西雅圖》都刷新了國產愛情片的票房紀錄,吳秀波便也穩坐"國民大叔"的寶座。

在這個已經經歷了家庭變故、酒吧駐唱、做生意、做助理甚至是練攤的人面前,國民大叔的形象實在是手到擒來,他嚐遍了生活的辛苦。

起了高樓,也塌過高樓,"國民大叔"之後,他在樓上再也不會下來了。

後來,吳秀波,擔綱過導師、主持人,甚至是獲得艾美獎的提名。

去年,他拍了《軍師聯盟》,又是監製,又是領銜主演的吳秀波在戲裡化身成為隱忍一生最終爆發的司馬懿,明顯不符合歷史的是吳秀波堅持保留"悍妻張春華"的角色和定位,即使完全不符合歷史,也對電視劇本身益處不大。

歷史中,司馬懿曾惡狠狠地對髮妻張春華咒罵道"老物可憎",穿越時空,吳秀波可曾熟悉司馬公的這一幕?

有意思的是,2014年,吳秀波接受《環球人物》雜誌採訪時說過:當一個"家"字變成了慾望的膨脹,那它也就成了一個監獄,很多婚姻悲劇都源於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