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故事》引發的討論:「律師」是否有正義邪惡之分?

一部電影的出現,並不是僅僅為了娛樂,還為了傳遞一點東西,不管是什麼類型的,都是如此。比如說特效大片,所要傳遞的就是“震撼的視聽效果”;賀歲片要傳遞的是“新年的喜慶氣氛”;鬼片要傳遞的是“刺激的感官和心靈體驗”。

通常來說,能做到一樣的電影,就可以稱之為合格,做到兩樣以上的就被稱為優秀,兩樣以上的就是經典。

《警察故事》很顯然就是一部經典電影,因為它除了精彩的動作戲和搞笑的情節之外,還反映了不少的社會現實。

《警察故事》引發的討論:“律師”是否有正義邪惡之分?

其中,最為重要的,便是反映了律師在案件審理當中,所發揮的巨大作用。當然,這種作用並非是好的方面。因為,反派能夠無罪釋放,正是因為那位律師的巧舌如簧。

雖然在看這位律師的辯護詞時,會發現有不少的漏洞,但是一方面為了情節的需要,另一方面也為了引出最後的一句話,即“法律制裁的是沒錢請律師的人”,最終是成功地為反派脫罪。

也因此,就引出了一個“律師”是否有正義邪惡之分的討論。

其實關於律師這個職業的討論,時常有發生。有不少的人認為,律師是很可惡的,尤其是在一些不好的案件裡,為犯罪者辯護的律師。

《警察故事》引發的討論:“律師”是否有正義邪惡之分?

這就好像,在周星馳《審死官》裡的宋世傑、《九品芝麻官》裡的方堂鏡一樣,都是見錢眼開,不管是什麼人都一律為其脫罪;他們的能耐就真的是將黑說成白、彎的說成直、死的說得活過來。

正常人不會有誰希望邪惡戰勝正義,都希望“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可偏偏這些律師還在為壞人辯護,所以他們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這樣的結論是有失偏頗的,雖然不知道律師這一職業是為了什麼而出現,但要始終認識到的一點是,只有人才有好壞、正義邪惡之分,而不是律師這個職業。

《警察故事》引發的討論:“律師”是否有正義邪惡之分?

《警察故事》引發的討論:“律師”是否有正義邪惡之分?

不過,話雖然是這樣說,可在電影中卻實實在在地反映了一個現實,那就是確實有很多的例子,映證了“法律是制裁沒錢請律師的人”這個說法,畢竟打一場官司下來的費用,普通人還真的有點難承受,當遇到電影中的情況時,往往都是誰有錢誰獲勝。

而在這些例子當中,有的律師確實就如同電影當中的那個“張大狀”一樣,本身已經拋棄了正義之心,純粹是向錢看。像這樣的人,真的要像陳家駒那般,最起碼也要揍一頓。

正因為反映了這些現實,《警察故事》才會成為經典。只是到了後面的幾部,動作戲和情節等方面依然出彩,可在反映現實上就稍弱甚至已經沒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