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駕8000里平安歸來 分享一些老司機經驗

本人上個月完成了一場大西北青海湖一線的自駕旅行,全程安全駕駛超過4000公里,也算是八千里路雲和月了。本人一向認為,沒有千里奔襲過的人不足以自稱老司機,沒有長途自駕的感受也不足以全面深入地瞭解和評判汽車。


自駕8000裡平安歸來 分享一些老司機經驗


不同的路況、天氣,路上其他車輛各種不正確操作的干擾等等,都關係著長途駕駛的安全和愉悅,也體現著我們交通文明和汽車文化的發展成都。往大了說,就是我寫這篇文章的意義,往小了說,一些實際的經驗,希望分享出來給國慶長假出遊的大家參考和幫助。

關於安全:你不範人,但要防著別人犯你

安全當然是最重要的,可至今你能發現路上的馬路殺手依然很多。我們自駕剛集合出發,市區裡就發現不打燈壓雙黃線調頭的前車,在高速上遇見變道不打燈的車輛也不少。

所以話糙理不糙,要安全駕駛就要帶著“看其他司機都是傻X”的被迫害妄想症心態,大腦後臺開啟著各種主動防禦的預案……


自駕8000裡平安歸來 分享一些老司機經驗


因為有時候你不惹別人別人不一定不惹你。在甘南扎尕那的山路,進彎道前我已經鳴笛,沒想到彎道時還是遇到佔道超車的大客車,幾乎是看見它車頭對著我衝過來,副駕駛小夥伴臉都嚇扭曲了。我趕緊把車頭儘量往右打然後急剎車,都等著我左車頭至少被剮蹭一下了,那大巴司機也的確技高人膽大,居然貼著我左車頭一晃而過有驚無險。

……當然這個也要檢討我自己,當時進彎時還是有點快,那客車其實彎道超車也鳴笛了(讓我先多了心理準備),但我先以為只是面對盲區的例行示警,彎道超車本就不應該的吧?


自駕8000裡平安歸來 分享一些老司機經驗


後來在甘南、祁連,彎道超車的司機依然不少,真不知道他們哪裡來的勇氣。難道是發展新能源車的口號來背鍋?

以博愛的“上帝視角”來看,有的時候,別人的操作真是嚇人。在汶川到茂縣的國道上,因為河邊的路面損毀,改走山路。路面本來就坑窪,加上樹林的遮擋影響視野,竟然有個女司機在上坡時硬著頭皮企圖超越大貨車,關鍵是她佔道的對象還有下坡的大貨車……還好貨車司機剎車及時,我們沒有聽到砰砰的碰撞聲……

另外依然能遇到錯過高速路口停車的司機,噢,這是在重慶我回來時內環高速路上遇到的。

特別聲討——遠光狗!


自駕8000裡平安歸來 分享一些老司機經驗


自駕8000裡平安歸來 分享一些老司機經驗


還要特別說下遠光狗。在青海湖,還要蘭州到定西的一段山路,明明車流都近似於列隊行駛距離很近了,依然有很多司機開著遠光燈,如此損人不利己真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心理?難道開著遠光燈能帶來心理上更安全的自我暗示?類似於很多司機動不動就摁喇叭覺得就能催得前車更快,雖然前車可能前面本來有車,或者是斑馬線禮讓行人。

再說高速上開遠光燈,如果前面好幾百米沒車,我覺得是應該的,但前面有車時,前車後視鏡的遠光燈會非常晃眼睛,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吧。還有高速公路一些上下坡的中間隔離帶不能擋住對向車道的遠光燈,這一點相信跑過夜晚高速的司機都有體會,這對雙方來說都很不安全,也不舒服,對吧?


自駕8000裡平安歸來 分享一些老司機經驗


假設,高速上對象車道遠光燈晃得你睜不開眼,這時路上突然竄出來一隻狗啊貓,或者路面上有個磚頭什麼的,你車壓到了,或者即將壓著時你才看見,一慌神,猛打方向或者急剎車,是不是很恐怖?更恐怖的是對向的司機被你或你車道的遠光燈晃暈了,他的車衝你這車道來……如果大家覺得我是危言聳聽,那麼多看看車禍的監控視頻吧。

關於省油:“黃金右腳”是如何練成的?

這次自駕我開的是一輛05年的日系老車,8缸自然吸氣,4.3L大排量,但山路、國道、高速加少許城區,滿載加開空調,綜合百公里油耗,平均在9L左右,高速上最低開到7.1L,算是黃金右腳了吧?反正同伴們是歎為觀止。同樣也說明,說大排量費油是不準確的。

自駕8000裡平安歸來 分享一些老司機經驗


自駕8000裡平安歸來 分享一些老司機經驗


其實核心要義就是不做無用功,不浪費每一腳油門,也不踩無謂的剎車。比如明明是個下坡,你就初段緩緩加油就行了,沒必要一個勁兒使勁衝,到了前面明明車流速度放緩,到跟前了再踩剎車。反正經常看見一些車開得毛毛躁躁,不是急加油就是急剎車,實際上並沒有把我甩開。

要強調的是,開車省油並不等於開慢車,我也特別討厭龜速行駛,特別是高速路龜速行駛還佔超車道的人。國道、高速遇到大貨車或者那種一看就新手的車(比如壓著線開,忘了開燈或者關轉向燈)能超車儘量超,遠離危險。

關於配置:千里自駕之後才知道哪些是最重要的

對長途駕駛和乘坐來說,對汽車的設計、用料、隔音、人機工程還有配置等等的側重點自然會更加務實,更看重舒適和人性化。

比如國內去川西、大西北、西藏、新疆的人越來越多,但絕大多數車企的研發初衷,卻是針對東部城市人群。你們知道高原刺眼的陽光有多“毒辣”麼?你們知道陽光陰影的視野盲區和對駕駛者的各種干擾有多危險麼?我至今沒見到哪一臺車的中控臺能夠不反光到前擋風玻璃上,更對時下流行的外觀內飾的鍍鉻大行其道深惡痛絕。外觀的鍍鉻害人,內飾的鍍鉻害己,你們去那些地方開開車,就知道鍍鉻的反光多麼讓人抓狂了。

自駕8000裡平安歸來 分享一些老司機經驗


自駕8000裡平安歸來 分享一些老司機經驗


所以車後窗兩側,後擋風玻璃的遮陽簾就很實用了。前排遮陽板雖然是可以移到兩側,很多車的卻不能拉長(調節遮擋面積)。而我之前那個車在中間後視鏡的夾縫處都還準備有一個迷你遮陽板,真是貼心。

這裡分享一個小竅門,輕薄的衣服或者頭巾,用車窗玻璃夾住就能變身遮陽簾了。


自駕8000裡平安歸來 分享一些老司機經驗


相比全國大部分區域,大多數時候都用不著的座椅加熱,座椅通風才更實用,能很大緩解乘坐的疲勞和不適,也保護健康(前列腺)。

至於現在“愈演愈烈”的觸控大屏幕之風,那更該好好反思了。還好我買的是二手老車哈哈,沒有這麼多臭毛病,很方便實用的實體按鈕居多,要是調整音量,關個空調這些基本操作,都得在刺眼陽光下,在滿是指紋和灰塵的液晶屏幕上去翻菜單找和點擊,那真是有點反人類的。也極大的影響行車安全!


自駕8000裡平安歸來 分享一些老司機經驗


好了,都是些個人經驗,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國慶佳節,祝大家平安出行,用車愉快。

更多精彩內容請搜索微信訂閱號:車動力·大嘴說車——長按可複製:yuguo2014102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