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再出击网络直播,资质缺一不可

主播公开叫卖走私车和“三无产品”“未成年人直播炫耀怀孕”……近年来,网络直播快速发展,而网络主播的门槛低,有些平台需要提供身份证件,而很多平台无需验证实名信息。依靠一台电脑或一部手机,就可以开始直播,这也导致了网络直播平台内容参差不齐。

重拳再出击网络直播,资质缺一不可

日前,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工信部、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六大部门日前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网络直播服务管理工作的通知》,部署各地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网络直播服务许可、备案管理,强化网络直播服务基础管理,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大力开展存量违规网络直播服务清理工作。《通知》明确要求落实用户实名制度,加强网络主播管理,建立主播黑名单制度。对于一直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在法律法规间打“擦边球”的网络直播来说,这无疑又是一次“重拳出击”。

重拳再出击网络直播,资质缺一不可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已达8.02亿,其中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4.25亿,网络直播已经成为网络用户的重要娱乐方式。实际上,由于准入门槛低,网络直播乱象自2016年兴起以来就从未平息,一直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很多直播内容也常常游走在灰色地带,在法律法规间打“擦边球”。

重拳再出击网络直播,资质缺一不可

快手方面对此的回应是:“我们注意到有媒体报道,快手平台上存在低龄妈妈的视频内容,其中一些存在炒作倾向,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我们向因这些视频受到影响的用户深表歉意,也感谢媒体的监督。”针对媒体提及的问题,快手进行了全站清查,采取了以下措施:查删了数百个以低龄怀孕进行炒作的视频,对个别影响恶劣的账号直接封号。关闭关联推荐功能,在搜索入口进行拦截,增补了审核规则,升级人工智能识别系统,发现用户上传,将对上传账号立即处理,严重者直至封禁。

事后“补窟窿”的做法暴露出了直播平台缺乏相应的监管,业内人士认为,实现用户实名制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加强直播平台的监管是有益的。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网民以青少年、青年和中年群体为主,10-19岁的未成年用户占据全部用户的18.2%。这些青少年用户尤其需要平台和监管的正确引导。此前频频爆出的“未成年人打赏主播”的事件,因为平台未实行实名制,在后期的申诉、举证上形成了不小的阻挠。而且,通过用户实名制的监管,对于未成年用户的行为也能形成一定的规范作用,引导未成年人接触积极正面的网络内容。

重拳再出击网络直播,资质缺一不可

通知中,对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提出的最主要的三点要求分别包括:一、按照要求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ICP/IP/地址/域名信息备案管理系统”,向各地通信管理局报送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ICP、IP地址、域名等信息;二、对上述信息进行核验,不得为信息不一致、有关部门违法网络直播平台黑名单中的直播网站、APP提供接入服务;三、落实用户实名制度,加强网络主播管理,建立主播黑名单制度,健全完善直播内容监看、审查制度和违法有害内容处置措施。此外,通知强调,应用商店不得为列入有关部门黑名单中国的网络直播APP提供分发服务。

另外,《通知》在健全网络直播服务监管工作机制方面也作出了明确规定,涉及网络直播服务提供者、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应用商店各自的责任,比如网络接入服务提供者应按照要求建立内容审核、信息过滤、投诉举报处理等相关制度,建立7×24小时应急响应机制,加强技术管控手段建设,按照要求处置网络直播中的违法违规行为。

重拳再出击网络直播,资质缺一不可

“‘黑名单’在网络直播行业意义重大,很多网络平台为了商业利益,不惜违背法律底线留住能够获利的主播,即便明知其是‘问题主播’,平台担心主播‘跳槽’,也不敢轻易得罪。”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黑名单”制度建立后,对纳入“黑名单”的主播将“禁止重新注册账号”,并向省级和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报告,这样一来,“黑名单”主播将不能肆意“用脚投票”来要挟平台,也就让法治与诚信重回直播市场。

就前文提到的网络直播所需的资质咱们来进一步了解下这个网络直播应该怎么操作才算是符合规定并且能够运营的:

ICP证是网站经营的许可证,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规定,经营性网站必须办理 ICP经营许可证 ,否则就属于非法经营。

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违反本办法的规定,未取得经营许可证,擅自从

事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或者超出许可的项目提供服务的,由所在地电信管理机构责令限期改正

ICP备案是每个网站都需要办理的

再者进行网络直播必须办理直播文网文,凡是以营利为目的,通过向上网用户收费或者电子商务、广告、赞助等方式获取利益,提供互联网文化产品及其服务活动的企业均属经营性互联网文化活动的从事者,都需办理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经营下列互联网文化产品就需要办理文化许可证:

1、游戏类 (游戏虚拟货币发行 )

2、音乐娱乐

3、美术品、艺术品

4、展览比赛

5、演出剧目

6、动漫画类

7、网吧

8、电商平台 (游戏虚拟货币交易)

综上所述,六点办将竭诚为您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