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以動力澎湃的科技創新引擎,助推城市發展

今年8月,航空工業哈飛在多家供應商中率先向中國商飛交付國產大飛機C919取證構型首個垂尾大部件。

今年5月,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將“龍江一號”“龍江二號”兩顆微衛星送上月球軌道。

2017年4月,哈爾濱工業大學馬晶、譚立英教授團隊負責的國際首次高軌衛星星地雙向高速激光通信試驗獲得成功。

……

哈爾濱圍繞自身科技優勢,以科技創業為載體,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加快聚集全市科技“勢能”並轉化為經濟社會的發展“動能”。2015年以來,哈爾濱市科技局先後制定實施了《科技創業三年行動計劃》、“科技政策39條”,加速打造“科技”發展引擎,加強創新生態體系建設,加深科技成果惠民利民。僅2017年一年就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969億元,同比增長5.7%,為哈爾濱市發揮龍頭帶動作用,加快全市經濟發展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

創新驅動,加速打造“科技”發展引擎

2017年4月12日,載有馬晶、譚立英團隊製造的激光通信終端的高軌衛星發射入軌,成功進行了國際首次高軌衛星與地面間雙向高速激光通信試驗。標誌著我國在空間高速信息傳輸這一航天戰略尖端領域站在了世界之巔。

科技創新是一個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哈爾濱擁有51所高等院校、506個科研機構、206個省部級以上工程技術中心、614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39名兩院院士、4.64萬名科技研發人員及60萬在校大學生。依託這些豐富的創新資源,通過實施科技創業三年行動計劃,全市累計新增科技型企業3446戶,新增有一定規模科技型企業653戶,累計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82戶,總數達到614戶,新增上市科技企業52戶。

優化服務,加強創新生態體系建設

哈爾濱星憶存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研發新型存儲器的高科技企業,同時在美國硅谷設立研發中心。2016年企業成功研製開發三存儲態DRAM產品,目前市場估值近20億元,可形成產值規模近百億元。

與此同時,國內最長的“創新創業一條街”也在哈爾濱雙創熱潮的驅動下,創新潛能急劇釋放,正成為新的創新高地。這條街沿線集聚18所高等學府,串起3個國家級大學科技園、近50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同樣,在哈爾濱科技創新城、哈爾濱新區等產業集聚區產業集聚優勢初步顯現,正成為培育發展新動能的熱土,催生著這座北方城市平均每天誕生3.5戶科技企業,刷新著城市的“雙創”記錄。

惠民利民,加深科技成果轉化實效

金秋時節,附近的農民都來到哈爾濱市道里區新發鎮五一村的農業生態院士工作站,參觀秸稈制有機肥項目展示。哈爾濱市艾諾衛康公司董事長王洪隨手拿起一小塊已經腐爛的秸稈,輕輕一捏就碎了。他告訴記者,這堆秸稈是因為加入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印遇龍研發的秸稈制有機肥複合菌劑,再經過發酵,秸稈就會變成有機肥了。

這項技術最大的突破是通過耐高寒,即便是零下三、四十度的冬季也能正常使用。另外,價格低廉,使用方便,在田間地頭挖個坑,把秸稈和複合菌劑放進去,就可以坐等它變成有機肥了。

從秸稈制有機肥複合菌劑應用,減低汙染節支增收,到平昌冬奧會閉幕式上,哈工大機器人表演驚豔全世界;從哈爾濱福沃德多維智能裝備有限公司通過3D打印技術將子宮中的寶寶“復刻”出來,讓父母能提前觸摸自己的孩子,到哈爾濱安天科技為超過10億部智能終端和數十萬臺網絡設備提供安全防護……越來越多的普通百姓,通過科技創新感受到了生活的“幸福”。


哈爾濱:以動力澎湃的科技創新引擎,助推城市發展

就在金秋十月,以“開放合作推動區域創新,資源共享實現互利共贏”為主題的第七屆中國·哈爾濱國際科技成果展覽交易會將盛裝啟幕。作為國家對外科技合作的品牌活動,第七屆哈科會將以國際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為重點,積極擴大與北歐和東北亞地區合作,為哈爾濱經濟發展注入更多

科技動力,為百姓生活的幸福添加更多創新砝碼。


哈爾濱:以動力澎湃的科技創新引擎,助推城市發展

哈爾濱:以動力澎湃的科技創新引擎,助推城市發展

歡迎添加關注“哈科會”微信公眾號,收穫更多關於展會的最新消息。

哈爾濱:以動力澎湃的科技創新引擎,助推城市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