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姜姓的50個姓氏,你身邊一定有人是姜太公的後裔!


出自姜姓的50個姓氏,你身邊一定有人是姜太公的後裔!


姜姓是神農炎帝的姓氏,它非常古老,由它繁衍出的姓氏也很多,在探討姜姓之前,我們不妨先看看最古老的姓氏起源是怎樣的。


一、姓氏起源

說起姓氏來源,離不開一個“水”字,原始人一定是聚集在有水的地方,至於這條河叫什麼名字,很大程度取決於大家約定俗成的說法。那個時候有三條對人類繁衍至關重要的河:分別是jiang水、ji水和gui水。


出自姜姓的50個姓氏,你身邊一定有人是姜太公的後裔!


原始社會初期,男的空有蠻力沒有巧勁,只能三五成群的出去打打小動物,而縫縫補補、能摘能收的工作自然是女性主導,所以這個時期有一個非常遙遠的名字,母系氏族。母系社會雖然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但是當時的人也不傻,正所謂“實踐出真知”,人們知道近親結婚孩子容易畸形,所以等到文字出現後,大家趕忙給氏族定姓,住在哪就叫啥名,所以jiang—姜 ji—姬 gui—媯三姓應運而生。

問題來了,一個部落都姓姜,誰分得清楚啊?於是氏誕生了。氏可以是職業或者地點,比如你殺豬的,就是屠氏,你射箭的就是張氏,你一直住在呂地,那你就是呂氏,我們的姜太公又被稱為呂尚,就是因為先祖曾被分封在呂。


出自姜姓的50個姓氏,你身邊一定有人是姜太公的後裔!


二、姜姓的發展沿革


先秦時期,姜姓活動的地區主要是甘肅和山東。炎帝生於姜水,因以水命姓為姜,裔孫姜子牙周初封於齊,到戰國中期,為田氏所滅,子孫分散,有以國名為氏是齊氏,或以姓為氏是姜氏。姜姓的歷史在5000年以上,作為氏則始於齊國滅亡之後,至少也有2300年。

秦漢時,姜姓在河南靈寶的函谷關以東已經發展為大族,遂以關東大族向西遷徙充實關中,之後在天水形成著名的郡望。三國和南北朝時,姜姓已經在秦川隴、魯皖蘇浙地區蔓延開來,但其人口中心仍在陝西和山東。唐宋時期,姜姓進入閩粵地區。清朝時東北地區由於山東的移民和滿洲八旗的全面漢化以及漢姓的使用,東北地區姜姓發展迅猛。


出自姜姓的50個姓氏,你身邊一定有人是姜太公的後裔!


姜姓在《百家姓》排第32,在全國姓氏人口中排名第60位。據考證,從齊國第一代國君姜太公起到現在,共有102個姓氏由姜姓繁衍而來,包括呂、許、謝、紀、丘、盧等64個單姓和淳于、東郭、高堂、子雅、雍門、公牛等38個複姓。這裡舉出其中的50個姓氏。

三、由姜姓繁衍出的姓氏

姜:本炎帝生於姜水因以為姓,其後子孫變易他姓。堯遭洪水,炎帝之裔共工的從孫伯夷佐禹治水有大功,被封為四嶽之長,以其主四嶽之祭,尊之,故稱太嶽,命為侯伯,復賜以祖姓曰姜,以紹炎帝之後。。

呂:出自姜姓炎帝裔子、古諸侯共工氏。共工從孫伯夷佐堯掌禮,使遍掌四嶽,為諸侯伯,號太嶽;又佐禹治水有功,封為呂侯。呂尚,字子牙,號太公望,因興周功封於齊,即伯夷之後,故為呂氏。及今,遍居海內外的呂氏族人,多是太公呂尚苗裔。

齊:出自姜姓炎帝裔孫呂尚。因其興周有大功,周武王封之於齊。子孫以國為氏曰齊。

尚:姜姓,太公姜尚之後。太公號太師尚父,其後世支庶遂以尚為氏。後漢有高士尚長字子平。

望:《風俗通》:出自姜姓,太公望後。《姓苑》雲《史記》:齊太公見文王,(文王)曰“吾太公望子久矣”,因號“太公望”,後人因以為氏焉。

丘(邱):姜姓,太公封於齊,建都營丘。其庶支族人居於營丘者,遂以丘為氏。其地即今臨淄一帶。《左傳》有邾大夫丘弱 (昭公二十三年) 。清避孔子諱,將丘姓加“阝”部改成“邱”。

丁:姜姓,姜太公長子丁公呂伋,支孫以丁為氏。漢有丁固氏;《功臣表》:陽都侯丁復;宣曲侯丁義,並傳封四代;樂成侯丁禮,傳封七代。

崔:出自姜姓。太公長子呂伋為齊丁公。丁公嫡子季子不願繼位為齊侯而讓國於叔乙呂得,為乙公。乙公使季子食採於崔,遂為崔氏。

癸:出自姜姓,齊癸公之後以諡為氏。

厲:姜太公之裔齊厲公之後。漢有魏郡太守義陽侯厲溫,即其苗裔。

高:出自姜姓。齊太公八世孫齊文公姜赤生公子高。高孫傒為齊上卿,與管仲合諸侯有功,桓公命傒以王父字為氏,食採於盧,諡曰敬仲,世為上卿。

盧:出自姜姓。太公之後齊文公子高,高孫傒為齊正卿,諡曰敬仲,食採於盧,後世子孫因邑為氏。田氏代齊,盧氏族人散居燕秦各地。元、明、清以後,盧氏族人徙居東南亞地區,其如姜、高、呂、丘諸氏一樣併為太公裔族。

駱:姜姓,齊太公之後有公子駱,子孫以名為氏。吳有駱統,東陽人,後居會稽。

桓:出自姜姓齊桓公之後,以諡為氏。後漢有太子少傅桓榮,世居譙國龍亢。

慶(賀):姜姓,太公之後桓公之子,公子無虧之後。公子無虧生公孫慶克,慶克之子慶封以父名命氏,稱為慶氏。慶封在齊靈公時任大夫,在莊公時與崔杼曾為上卿,執掌國政。因崔杼家內發生內亂,慶封以弒君罪滅掉崔氏,獨霸朝政,引起了朝上朝下對慶氏的不滿。慶封見勢不妙,便逃到了吳國。至西漢末,子孫徙會稽山陰,東漢時傳至慶儀為汝陰令,其曾孫慶純官拜侍中,為避漢安帝的父親劉慶的名諱,"慶"字改為同義的"賀"字。慶純改為賀純。史稱賀姓正宗。

隰:姜姓,齊莊公之子、僖公之弟廖事齊桓公,桓公封廖於隰陰為大夫,子孫因以邑為氏。杜預注:濟南有隰陰縣。

景:出自太公之裔齊景公之後,以諡為氏,景醜、景春皆其後。

檀:姜姓,太公之後,齊公族有食採於瑕丘檀城的,因以為氏。

柴:出自姜姓齊文公子高之後。高孫傒,以王父名為氏,八世孫高柴,字子羔,孔子弟子。子羔孫高舉,又以王父名為氏,曰柴氏。漢代有棘蒲侯柴武。裔孫守禮。五代周太祖無後,以守禮之子柴榮為嗣,是為世宗。

懿:出自姜姓,本太公苗裔齊懿公之後。姚秦有吏部郎懿橫。

晏:出自姜姓,齊公族晏弱為卿,諡桓子。弱生平仲嬰,嬰生圉及其族晏,晏父戎為齊大夫。

查:齊太公之後。齊頃公有子食採於楂邑,其後因以楂為氏。後楂、查相通,遂簡化為查。

聶:出自姜姓太公之後。丁公呂伋支庶子孫有封於聶城的,建聶國,為齊附庸,其後以國為氏曰聶。

柯:姜姓,齊太公後裔。

谷:太公之後。齊公子尾有孫封於夾谷,其後遂以谷為氏。

欒:姜姓,齊惠公之子公子堅,字子欒。其支庶子孫以王父之字為氏,曰欒氏。

井:姜姓,姜太公後裔有奔虞為大夫者,食採於井,其後因以井為氏。

連:姜姓,齊有大夫連稱者,其子孫以連為氏。

饒:姜姓太公之後為齊大夫,食採於饒邑,其後以邑為氏。

闞:出自姜姓。齊大夫止,為太公同宗,封於闞邑,稱闞止,其後遂以邑為氏曰闞氏。

蓋:出自姜姓。春秋時為齊大夫,食採於蓋邑。其後因以為氏。

充:出自姜姓。春秋時齊公族中有大夫充閭,其子孫以其祖名為氏,曰充。


出自姜姓的50個姓氏,你身邊一定有人是姜太公的後裔!


丁若:姜姓。《風俗通》:齊丁公子懿伯食採於若地,因以為氏。

子襄:姜姓,太公之裔,桓公之孫,齊惠公之子子襄之後。

子雅:姜姓,齊桓公之後,齊惠公之孫公孫灶字子雅之後。

子尾:太公之後。齊惠公之孫公孫蠆字子尾之後,亦為高氏。

子旗:姜姓,太公苗裔。齊惠公曾孫欒施字子旗,後世子孫因以為氏,亦或去子為旗氏。

子泉:姜太公之後。《世本》:齊傾公之子湫字子泉,其後以字為氏。《左傳》齊有大夫子泉捷。

子乾:姜姓。《世本》:齊傾公之子子乾之後,以王父字為氏,春秋時有子乾晰。

子工(子公):姜姓,太公之裔。《世本》:齊頃公之子子工之後。

公旗:《世本》:齊威公時有左執法公旗蕃。《九源韻譜》:齊悼公子子旗之後。

公牛:《姓源韻譜》:其先齊公子牛之後。

齊季:姜姓,齊襄公之子季因亂奔楚,因以齊季為氏。魯有大夫齊季窺,即其後。

東郭:姜姓,齊公族桓公之後。齊大夫東郭書,見《左傳》,又大陸子方號東郭。後世可能簡化為郭姓。

將具:姜姓。姜太公之子將具之後,因名為氏。

盧蒲:姜姓,太公裔孫而出自桓公,亦為盧氏一支,皆齊之盧所出。

雍門:姜姓,太公之裔。《世本》:齊頃公生子夏勝居於雍門,以所居為氏因曰雍門。按:雍門,《春秋》齊城門,所謂“焚雍門之荻”也;《戰國策》:齊雍門周以琴幹孟嘗君;《說苑》有雍門於狄。

餘丘:姜姓,齊公族食採於餘丘,因以為氏。

高堂(高唐):姜姓,太公之裔。《風俗通》:齊卿高敬仲食採於高堂,因以為氏。

南史:齊太公之後。出自齊大夫居國之南以居為氏,謂之南史氏。《春秋》:齊崔杼弒莊公,南史氏聞太史盡死,執簡以往,將書崔杼罪者,即其家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