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匿怨气坦荡

看一个人是否一身正气、磊落坦荡,从对待怨事上就能窥出端倪。

《南史》载,东晋末年权臣刘穆之年轻时游手好闲,常到妻子江氏的娘家蹭吃蹭喝。一次,江家宴客,刘穆之不请自到,“食毕求槟榔”。妻兄讥笑道:“槟榔消食,君乃常饥,何忽需此?”意思是,你连饭都吃不饱还需要槟榔来消食吗?刘穆之发迹后,提出请江氏兄弟一聚,江氏疑其欲报复,声泪劝阻。刘穆之说:“本不匿怨,无所致忧。”聚后,刘穆之还送给江氏兄弟一大金盘子槟榔。

捧着金盘槟榔,江氏兄弟该是何种心情?“本不匿怨”不知真假,但送金盘槟榔的目的却叫人起疑。《论语·公冶长》讲:“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孔子所耻的,是有些人表面上与人要好、心中却藏着怨恨的虚伪。这种“匿怨”的产生,多是缺乏容人之度造成的。唐朝宰相李林甫素来嫉贤妒能,一次,唐玄宗问起绛州刺史严挺之,想召回朝重用。李林甫顿觉不妙,随后找到严挺之的弟弟损之,称“上待尊兄意甚厚,盍为见上之策,奏称风疾,求还京师就医”。损之以为是皇恩浩荡,果真让其兄奏上一表。谁知,李林甫就此奏进言:“挺之衰老得风疾,宜且授以散秩,使便医药。”玄宗听后,只好作罢此事。李林甫看似关心严挺之,实则断了异己的升迁。这不是虚伪和阴险是什么?

相反,胸怀坦荡之人则会以磊落之行彰显大我境界。《全宋笔记》记载,苏轼在凤翔府任职时,知府陈希亮常因小礼小节迁怒于他,苏轼也不甘示弱,屡屡作诗反讽。陈希亮死后,苏轼在《陈公弼传》里,把他写成一个爱民如子、有勇有谋、刚直不阿的廉吏形象,称“方是时年少气盛,愚不更事,屡与公争议,形于言色,已而悔之”。可见,匿怨既可止于未发,又可生而消退,结果如何,全赖个人修养境界。

君子养晦,用发其光,小人养晦,冀逞凶顽;君子亦怨,不误其事,小人亦友,不辍其争。其实,世事纷争,人皆有怨,君子与小人之别,就在于是坦荡以待、积极化解,还是藏匿心中、阳解阴毒。如果逢怨事便匿,久而久之,就会成“两面人”、说“两面话”、做“两面事”,最终也不会落得好下场。试想,江氏兄弟再忆起刘穆之时会不会是一张小人得志的嘴脸?李林甫若无费尽心机设计下套,又哪来“口蜜腹剑”的千古骂名?

正所谓“德无细,怨无小”,恩德无论大小都是恩德,可怨恨一旦产生,化解起来就需要时间,如果再把它藏匿起来,其害更深。可现实中有些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小肚鸡肠,睚眦必报,彼此产生了矛盾,不是当面锣对面鼓,而是记在心里,伺机报复。如此人格品性,会让怨恨的种子在阴暗心理中生根发芽、潜滋暗长,结出的必是恶之花,不但对个人健康成长无益,还会在一定条件下给集体事业带来损失。心怀匿怨,实质是理性不足、心胸狭隘、任性随意、不顾大局、利益至上,是道德品行有缺陷的表现。同志之间相处,应该抛弃匿怨,做到心胸开阔、心底无私,建立起真诚坦荡的关系,搞好团结,这样才能既有助于个人成长,又有利于事业发展。

古语讲:“和者无仇,恕者无怨,忍者无辱,仁者无敌。”面对生怨的念头,我们不妨仔细想想,问问自己:这样有必要吗?谅解一下不好吗?不能“退一步海阔天空”吗?用自己的公正、率直、耿介和磊落,立起高尚人格,坦然面对一切,不是更好吗?正如《东坡先生墓志铭》所写:“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作者单位:31697部队)

心不匿怨气坦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