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舞台,明星同樣出彩

前不久,NBA巨星庫裡連續第二年出戰職業高爾夫比賽,雖然沒能創造歷史實現晉級,但明星跨界玩高爾夫的現象卻還是引發了眾人的關注。

事實上,不僅國際明星喜歡揮杆,很多國內明星也將高爾夫作為他們休閒運動的首選。每一年的沃爾沃中國公開賽期間,賽事都會邀請這些明星參加職業-業餘配對賽,讓他們有機會與那些國內網頂級球員近距離交流。這一福利也是賽事組委會給球迷們準備的特別驚喜。

比如朱時茂,這位曾在舞臺上為國人帶來無限歡樂的藝術家,早在1996年就開始接觸高爾夫,其球齡只比沃爾沃中國公開賽的歷史差一年,以高爾夫老炮來形容他絕不為過。 對於高爾夫的情誼,朱時茂曾經說道:高爾夫就像情人一樣,快樂時讓你欲罷不能,但痛苦的時候卻讓你心亂如麻。2003年,朱時茂還專門投拍了中國第一部以高爾夫為主題的電視劇《追夢谷》,並在劇中扮演高爾夫球會的總裁樑子明。在《追夢谷》中,樑子明的最大夢想是把“追夢谷”辦成一流的高爾夫球會,他與高爾夫的淵源由此可見一斑。有意思的是,朱時茂的揮杆動作也是一絕,他以彎曲的左腿帶動整個身體轉動的揮杆動作被業界譽為“朱氏發球法”,這一很難被模仿更難被超越的開球方式也成為他的標誌性動作,沃爾沃中國公開賽職業-業餘配對賽上,只要他來參賽,球迷們很遠都能發現並認出他的身影。

換個舞臺,明星同樣出彩

另一位不可不提的則是羽毛球名將葉釗穎。葉釗穎曾是羽毛球場的天后。屬於她的年代,除了奧運金牌她幾乎包攬了所有世界冠軍的頭銜。退役後,2003年,在丈夫的引領下,她在這個全新的運動領域找到了此前在羽毛球中的感覺,並一發不可收拾。她曾先後參加2009年沃爾沃中國公開賽資格賽、美國女子公開賽的資格賽,雖然最終沒能獲得參賽資格,但這從側面表明她對高爾夫的熱愛。現在的她,也多次參加沃爾沃中國公開賽職業-業餘配對賽。葉釗穎曾如此評價羽毛球和高爾夫的差異:“打羽毛球的時候,你的表現會隨著對手的變化而變化。但是,對於打高爾夫的人來說,敵人有三個:球場、天氣、你自己。”某種程度上,高爾夫不斷挑戰自我的特色或許正是那些在其他領域取得很大成就的明星愛上這項綠色、紳士運動的重要原因。

換個舞臺,明星同樣出彩

換個舞臺,明星同樣出彩

像葉釗穎這樣退役後還在高爾夫賽場上嘗試的,還有足球名將鄧樂軍。鄧樂軍曾經效力國安、魯能,深受球迷歡迎,人送綽號“米樂”。當年,他以犀利的腳法成為國安工體不敗神話的功臣。退役後,他轉戰高爾夫,並在2008年通過了中高協考試,正式成為職業高爾夫球員。有別於庫裡持贊助商外卡參加職業賽事,鄧樂軍則是通過努力獲得職業身份的這種努力尤為值得敬佩。這種罕見的雙重身份,讓他成為“足球圈裡高爾夫打得最好,高爾夫圈裡足球踢得最棒。”鄧樂軍在高爾夫賽場上的表現可圈可點,不僅轉職業三年後在職業賽事上獲得晉級,還通過2012年沃爾沃中國公開賽華北資格賽入圍該年的沃爾沃中國公開賽,職業生涯首次參加歐巡賽。現在,隨著年歲漸增,鄧樂軍已逐漸從賽場上淡出,但我們還是能在沃爾沃中國公開賽職業-業餘配對賽上依稀見到他對高爾夫無限追索的風範。

換個舞臺,明星同樣出彩

換個舞臺,明星同樣出彩

此外,陳道明、王寶強、孫楠等演藝界著名人物也曾參加沃爾沃中國公開賽職業-業餘配對賽。對於球迷來說,想在球場上與他們相遇,來賽事現場觀戰就好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