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来看一组孤独的画

懂不懂艺术都能看懂的⇡象外

七夕,来看一组孤独的画

《茫》,铜版, 28cm×60cm ,2017

作品图片由艺术家本人提供。

祝拓还是学生模样,第一次见面,说话明显紧张。

他有些腼腆,“有一个学长,我大一的时候他大二,每次看到他,我都挺想跟他打招呼的,但最后都有打招呼,就这么三年,后来发生了一件事,他跟我说谢谢,自那以后才开始打招呼”。

“挺难受的,我感觉。”祝拓坦白,“可能和性格有关吧,我不怎么擅长跟人交流。”

也想过改善这种状况,“有一段时间,做水印,我会厚着脸皮问学长学姐们,这个东西怎么做啊,或者做得怎么样,拿画给他们看”,效果也不是很明显,“但肯定比以前好”,他自我肯定。

七夕,来看一组孤独的画

《离群之鸟》, 35cm×28cm ,铜版, 2017

七夕,来看一组孤独的画

《离群之鸟》局部

1996年出生于无锡的祝拓刚刚从南京艺术学院版画专业毕业,计划着再一次考中央美术学院的研究生,大四时他也考过,“面试一脸懵,老师问完问题,我盯着看了二十秒,中间一句话没讲,老师说,同学你别紧张。后来老师来南艺,还记得,说,‘哦,你就是上次那个很腼腆的学生’”。

但他还没进入备考状态,祝拓在美术考前班代课,每天从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他想着用暑期的两个月赚够考前的生活费。

七夕,来看一组孤独的画

《灯下》, 水印木刻,60cm×44cm, 2017.10

七夕,来看一组孤独的画

《午后》,水印木刻 ,44cm×44cm ,2017.9

唔,还是来看看画吧。祝拓的画中弥漫着一种过于安静的气息,画中的树木、高楼、动物、人……都有着清晰地边界,因此显得疏离,他的画像是电影中的某一帧,能把人瞬间拉入,他无意识的拥有小说家的叙事能力。

祝拓的毕业创作《四海无乡》以“孤独”为主题,他有些想念以前的生活,“相互之间认识,见面都要打招呼,而现在的城市,住在对门的是谁都不知道”。

七夕,来看一组孤独的画

《四海无乡Ⅱ》,铜版,50cm×36cm ,2018

七夕,来看一组孤独的画

《四海无乡Ⅰ》,铜版, 63cm×43cm , 2018

七夕,来看一组孤独的画

《城市》,铜版 ,30cm×17cm , 2018.6

有点内向的祝拓虽然会想些人生终极问题,但多数时候还是少年模样,说起大学生活立刻开朗了起来。

“我大学里面经常干的就是,去干一些我小时想干但是没干成的事情。很多小时候想玩的玩具啊,大学买了好多,比如四驱车,遥控赛车,还有小时候的那种游戏机,放现在来看都是一个个像素点,我还玩口袋妖精,就是小游戏,任天堂出品的。哎,我大学里省吃俭用基本上就买这些。”

“虽然我不是宅男,但是我买的东西好像还挺宅男的,耳机啊,播放设备啊这些。”

“不过,后来的钱就都买画材了,刚开始学画画的时候可能你觉得三块钱一支笔有点贵,现在做版画用的纸,五十块钱一张,呵呵……然后用了就回不去了,五块钱一张的,一拿,手感就不对。”

“大学四年过得真的很快,大一的时候觉得大四的学长离我很远,但是我自己从大一变成大四,就一瞬间的事情。”

七夕,来看一组孤独的画

手稿

七夕,来看一组孤独的画

手稿

“毕业那段时间我想了很多和画画方式有关的问题,从学画开始就用铅笔,造成一种好像不用铅笔就不会画画的错觉,或者说画什么都想画成铅笔的效果,像马克笔,它比较粗,画的时候不可能那么在乎细节,用铅笔,画人就想到鼻子、眼睛、嘴巴,但是马克笔就画一个圈就可以了,马克笔能更让人专注于画面,而不是细节。”

七夕,来看一组孤独的画

手稿

七夕,来看一组孤独的画

手稿

七夕,来看一组孤独的画

手稿

七夕,来看一组孤独的画

手稿

七夕,来看一组孤独的画

手稿

聊起版画,祝拓说自己太嫩了,“虽然挺早就学画画了,就是去上少年宫啊,或者是兴趣班”。

他说,“我现在觉得画画没什么门槛吧,自己喜欢的话”。

七夕,来看一组孤独的画

祝拓

.

END

.

七夕,来看一组孤独的画

把艺术拉出圈外

你还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

微博@Artha象外

以及 知乎 mono Flipboard 今日头条 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