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生小孩的丁克夫妻,後來怎樣了?

前陣子,“提議開放三胎政策”在社交媒體引發熱議,年輕的80後90後普遍表示“開放三胎,瘋了嗎?我們連一胎都不想生”。也有50後60後普大喜奔,“催生”的理由有了政策意向的加持變得更加理直氣壯。

其實,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生育意願會普遍下降,是必然的規律。丁克(DINK)這一概念傳入中國已經30年,“Double Income,No Kids”越來越成為高學歷高收入家庭追捧的生活方式。

那些不生小孩的丁克夫妻,他們後來過得怎樣?有後悔過嗎?我們採訪了幾對40-50歲的夫妻。

01

丁梅,45歲,座標深圳,律師,丁克18年。

丁梅夫婦年輕時並不是堅定的丁克一族,兩個人都是從小地方到深圳打拼的新移民,結婚頭幾年生活的重心是拼事業,到了31歲才考慮要小孩。

31-35歲那幾年,沒有自然懷孕成功,漸漸地抱著順其自然的態度,接受了沒有小孩的生活。

丁梅說,30多歲的時候,心裡壓力很大,非常焦慮和悲觀。40歲之後,反而輕鬆了,“接受了我的命運”,和先生兩個人有更多時間用來健身,工作,讀書,旅行,跟有孩子的同齡人相比,時間上更加自由,可以用來體驗更加豐富多元的生命。

養老問題從35歲就開始付諸行動了。購買重疾和意外保險,每年存一筆養老基金是雷打不動的。另外,因為腦子裡總繃著一根弦,明白自己沒有任何人可以依靠,更加努力工作賺錢,學習投資理財,關注時代的變化,保持終身學習。

沒有小孩的生活會空虛嗎?丁梅說,把孩子當作生命的意義和支柱,才是真的可悲。丁梅和先生的感情很好,互相鼓勵和扶持,他們兩個的共同點是有豐盛的精神世界,有真正熱愛的事情在做,所以,全然接納自己的命運,也想明白了生死之後,更加珍惜每一天可以相守的,可以肆意揮灑的日子。

45歲的丁梅現在最重視的是健康,她和先生每天早睡早起,堅持鍛鍊,飲食清淡,“希望可以工作到80歲”。他們有幾對丁克夫妻是至交,常常約著一起旅行或party,“如果我們中哪個先走了,剩下的那個至少還有朋友”。

“衰老是必然會來臨的。人生總會有各種各樣的遺憾,和沒有孩子相比,很多遺憾是孩子無法安慰和彌補的。所以,必須看透,然後接受。盡力過好每一天,就是對自己最大的不辜負吧。”

那些不生小孩的丁克夫妻,後來怎樣了?

02

曹思敏,47歲,座標北京,自由職業,丁克16年。

思敏說,結婚那年已經31了,在當時算是晚婚,和先生是鐵丁。最大的阻礙,是家人的反對。怎麼克服呢?

思敏的父母是高知,他們對自己的女兒很瞭解,也表示尊重她的選擇,只是偶爾會對同齡人含飴弄孫表示羨慕, 但是羨慕歸羨慕,他們明白無法撼動女兒的價值觀,所以心態還算平和。

難以應對的是公婆和親戚。思敏說,她和先生結婚前就簽下協議,如果一方因孩子問題反悔離婚,只能淨身出戶。

但是16年來,先生一直和自己是站在一邊的,兩個人的感情挺好,每當公婆或者老家親戚用“生不出孩子”來懟她,先生都會第一時間懟回去,慢慢地,公婆覺得拿他們沒轍,嘮叨得也越來越少了。

思敏從小就對“結婚生子“的人生毫無興趣,少女時期叛逆,退學,打架,組樂隊,大學畢業放棄金飯碗,跑到南方去做生意。做過進出口貿易,開過青年旅社,當過明星經紀人,投資過自媒體,如今是自由職業者,有三環房產幾套,現金流也可觀。

“這條路是我自己選的,心之所向,當然不後悔。”

也想過等到先生年紀大了會不會反悔,畢竟很多男人到了50歲會生出膝下荒涼之感,特別想有自己的孩子,把基因傳遞下去,這樣的事情思敏見過聽過很多,也坦然表示,有時候會恐懼,但更多時候是釋然——

“我並沒有為他犧牲什麼。從小到大,我做的每一個選擇都是忠於內心,不是家庭或者社會要求我做的。所以就算那一天真的來臨,我也可以接受,我認。人生的樂趣還有很多,對我來說,最好玩的事情就是探索生命更多的可能。還有那麼多地方沒有去過,那麼多事情沒有體驗過,好好活著,生死之外都是小事。“

那些不生小孩的丁克夫妻,後來怎樣了?

03

葉清,50歲,座標南京,高級工程師,丁克24年。

採訪時,葉清明確表示,“沒有孩子,挺後悔的。錯過當媽媽的體驗,覺得很遺憾。”

葉清和先生在同一家國企上班,工作壓力不大,生活簡單規律。26歲結婚,27歲懷孕,那個時候剛好有個出國進修的機會,葉清特別想去,就和先生商量了一下,放棄了肚子裡的寶寶,覺得兩個人都還年輕,以後寶寶會有的。

31歲那年又懷孕了,葉清也如願以償破格提拔為高級工程師,但是寶寶三個月時查出問題,沒辦法就流掉了。後來幾年工作特別忙,經常長期出差,加上自己並不那麼喜歡孩子,所以就一拖再拖,拖到了37歲。

37、8歲那兩年,葉清特別糾結,眼看著再不抓緊就要錯過當母親的機會,可是這麼多年以來,她已經習慣了沒有孩子的生活,她在內心也明白自己更喜歡做事業。高齡拼個孩子,最大的意義可能是為了先生,但是一想到有了孩子後,生活會變得兵荒馬亂,經濟壓力倍增,時間和精力都會捉襟見肘,她就會恐慌,害怕,猶豫不定。

如今50歲的葉清,依然和20年前一樣,和先生手拉著手去上班,“他從沒怪過我,可我有時候覺得挺對不起他的。老了怎麼辦?根本不敢想,更害怕萬一哪個先走,另一個要怎麼活下去。”

“如果可以重來一次,我大概會在27歲那年選擇留下孩子吧,如果它活下來,今年已經22歲了。”

後記:

別人的生活,會給我們提供一些視角,但是人生從來沒有正確答案。所有的得失,也只有親身經歷才會真正體會。

關於孩子,我一直認為生與不生,生幾個,什麼時候生,都是個人的自由。遵從內心,理性選擇,做最好的努力(身體的,經濟的,精神的),然後,坦然接受人生的無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