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中法文化論壇啓幕 東西方文明在西安同道相益!

金秋時節,古城西安賓朋雲集;文明互鑑,中外人士共論東西文化。9月18日,

以“‘一帶一路’:文明互鑑與創新”為主題的第三屆中法文化論壇在我市開幕。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歐美同學會(中國留學人員聯誼會)會長陳竺,法國前總理讓·皮埃爾·拉法蘭,陝西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胡和平,中央統戰部副部長戴均良,法國駐華大使黎想在開幕式上致辭。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永康作主旨演講。省委常委姜鋒、錢引安,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郭青,副省長魏增軍,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胡潤澤,市長上官吉慶等出席開幕式。

中法文化論壇旨在以文化為紐帶,促進中法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世界文明的對話與融合。當天上午,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丹鳳門會議廳裡,嘉賓滿座,氣氛熱烈,中法兩國各界代表500餘人參加開幕式,拉開中法兩國文化互鑑與創新、推動絲路文化深入交流的帷幕。


第三屆中法文化論壇啟幕 東西方文明在西安同道相益!

|開幕式現場|


陳竺在致辭中說

不同文明之間的互學互鑑,是文明進步和發展的必然選擇。古絲綢之路開啟了東西方交流合作的大門,架起了世界文明融合交匯的橋樑,“一帶一路”建設就是“絲路精神”在當今時代的生動詮釋和集中體現,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載體。西安作為古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和“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在傳播中華文化、開展國際交流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窗口作用。中法兩國作為東西方文明的傑出代表,有著豐富而深入的文化交流史。新形勢下,要堅持以人為本、夯實文化交流的根基,堅持兼收幷蓄、豐富文化交流的內涵,堅持創新引領、注入文化交流的活力。相信中法兩國文化中的優秀基因,必將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在彼此文化中得到體現、獲得發展。讓我們攜起手來,用文化所蘊含的巨大能量,推動中法、中歐和世界各國人民,共同創造全人類更加美好的明天。

拉法蘭在致辭中說

在兩國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社會各界的積極參與下,中法文化論壇已先後在北京、里昂成功舉辦了兩屆。法中兩國以文化為基礎的交流實踐充分證明,不同文明之間能夠實現互容互鑑互通,從而共同推動人類社會的和諧與穩定、進步與繁榮。西安是一個充滿歷史的城市,也是一個現代化的城市,它彰顯著傳承和創新的精神,這裡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現代化發展都令人嚮往。從西安到里昂,從中國到法國,從東方到西方,絲綢之路連接起了世界兩大文明。希望本屆論壇成為一個分享的論壇、一個雙方真誠面對的論壇,通過加強雙方在文化等各個層次、各個層面的對話,實現相互理解、相互尊重,進一步深化法中文化交流,促進東西方文明融合。


第三屆中法文化論壇啟幕 東西方文明在西安同道相益!



胡和平在致辭中說

中法兩國是擁有悠久文明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國家。本屆論壇以“‘一帶一路’:文明互鑑與創新”為主題,探索文化領域的深度交流與合作,必將更好促進中法兩國人民心靈相通,推動陝西與法國各領域合作邁上新臺階。陝西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是中國與法國交流交往的重要窗口,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節點和門戶,當前我們正在大力發展樞紐經濟、門戶經濟、流動經濟,構建陸空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對外開放新格局。我們將堅持以開放促改革、促創新、促發展,加強同法國在各領域的交流,深化經貿、教育、科技、旅遊、文化等方面務實合作,攜手為維護世界文明多樣性、促進中法關係友好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王永康在主旨演講中從“路與城”的傳奇、“戲與俑”的故事、“人與人”的緣分等三個方面,講述了西安與法方人文交往的動人故事。

他說,西安正加快國家中心城市和亞歐合作交流的國際化大都市建設,願意與法國各界共享大西安發展新機遇,攜手打造“一帶一路”人文交流高地、中法國際合作園區、國際友好城市典範。不斷加大經貿交往和項目投資,互相擴大國際“朋友圈”,架起東西方合作的紐帶、和平的橋樑,打造絲路合作交往的新路標。

本屆論壇為期3天,將舉辦“中法市長對話”等6項主體活動“中法青年論壇”等8項平行文化分論壇以及“大明宮與凡爾賽的對話圖片展”等9項文化展覽交流活動。


第三屆中法文化論壇啟幕 東西方文明在西安同道相益!


主旨演講中

嘉賓們的演講個個都很精彩

——

法國前文化部長弗德里克·密特朗在演講中,表達了對中國文化的崇敬。他認為,文化是能夠把人們聯合起來的紐帶,它能夠促進經濟的發展,能夠促進文明的誕生,文化能夠促進旅遊業的發展,文化使不同國別的人們走在一起,從中獲益匪淺。

著名建築師、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院長王澍結合切身經歷,闡述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絲綢之路上的文化本身就是多樣性的保護、共存和發展。在他看來 ,“一帶一路”這個主題能夠把文化多樣性的保護與發展串聯起來,這是對文化原創性最行之有效的培養和保護。

法國著名建築師保羅.安德魯呼籲要重視城市規劃和對風景景觀的保護,從而讓城市居民迴歸自然,以達到平衡、和諧的文明。他表示,今天中國已經成為世界重要的經濟體,他非常期待中國能夠在城市規劃方面給世界一個典範,他等待著中國模式的出現。

著名雕塑家、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30多年之前第一次來西安,就是看秦始皇兵馬俑,他認為這些雕塑體現著秦漢雄渾博大的寫意精神,他的雕塑藝術以及所倡導的寫意雕塑的理論,都是發源於當時的這樣一種感受和認識。他說,人類在文化藝術領域的交流和發展中,要特別注意“一張臉、一顆心、一個魂”的安放。“一張臉”即藝術作用和形式、“一顆心”即藝術的情感、“一個魂”即藝術的靈魂。

法國著名城市規劃專家、巴黎拉德芳斯中心商務區總負責人吳喬治35年前來過西安。他說,那個時候的道路和城市環境還沒有現在這麼好,如今西安的城市規劃已經十分成熟,作為一個城市規劃師,必須首先了解相關城市的文化。城市結構、規劃和音樂之間有很多相通的地方,從而呈現出一種特有的情感文化。


西安是古絲綢之路起點

藉助本次論壇

向世界進一步展示了西安魅力

更是促進了中西方文明對話

期待架起東西方合作的紐帶

打造絲路合作交往的新路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