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爲嫁公主愁壞頭 皇后和皇太后互相對峙 如懿出手一招解決

《如懿傳》正在熱播中,劇情越來越吸引人,在37集中,對於大清與科爾沁部和親的事情,乾隆皇上真的十分為難,自己為夫為子,為夫為兄,又為九五之尊,哪一位公主遠嫁都很難選擇.而皇后和皇太后作為母親也捨不得自己的女兒遠嫁,為這個事情,婆媳倆槓上了,現在回頭看看她們倆的對話,真的是針鋒相對,十分精彩.

乾隆為嫁公主愁壞頭 皇后和皇太后互相對峙 如懿出手一招解決


太后:哀家知道你節儉慣了,但璟瑟到了年紀,哀家這件東西就當作給她添嫁妝吧.

皇后:巧了,兒臣與皇額娘心意相通,兒臣不慣奢華,唯有手頭這對彩金鴛鴦,是與皇上大婚的時候先帝所賜,最為珍貴,如今恆媞公主要許嫁科爾沁部,兒臣特意奉上,為了恆媞妹妹的妝奩增色.

太后:璟瑟是你和皇帝所生,比起那些庶妹,這位嫡公主不知道要高貴多少,璟瑟自己不也總以嫡出自詡且早早就被封了固倫和敬公主,瞧不起那些庶出的弟妹,自然是她嫁與科爾沁部最合適.

皇后:璟瑟年幼,說話不知輕重,哪裡可以許了人家呢,兒臣把她留在身邊,好好地教導幾年,等出落得有模有樣了,再嫁也不遲.

太后:你等得了,蒙古等不了,自古慈母多嬌兒,璟瑟出嫁成了人媳,自然就懂得規矩了,比你這個親額娘教導要有用多了,再說了這次求娶公主的科爾沁部是蒙古諸部之首,地位尊崇.

乾隆為嫁公主愁壞頭 皇后和皇太后互相對峙 如懿出手一招解決


皇后:這不現成有恆媞妹妹嗎?

太后:唯有璟瑟出嫁,才堪匹配.

皇后:論長幼,恆媞年長又是璟瑟的姑姑,自然是長輩先嫁再考慮晚輩的婚事.

太后:哀家已經遠嫁了一個女兒,還要再遠嫁一個,皇后,你是哀家的兒媳,你忍心看你婆母傷心.

皇后:兒臣不敢,皇額娘,永琮新殤,璟瑟是兒臣唯一的孩子,她要守著兒臣身邊盡孝,也要為了永琮盡哀.

太后:你是嫡母,皇帝所有的子女都是你的子女,可是恆媞是哀家膝下唯一的女兒了,沒了她,誰為哀家盡孝.

乾隆為嫁公主愁壞頭 皇后和皇太后互相對峙 如懿出手一招解決


皇后:皇上盡孝,便是恆媞妹妹嫁去科爾沁部,皇額娘也始終有皇上這個兒子,而且身為皇嫂也為了恆媞妹妹著急,詩經有云,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恆媞妹妹已經到,摽梅之期,不該再耽誤婚期了.

太后:你這皇嫂真是不易啊,當年那麼多波折,差點就是嫻貴妃成了嫡福晉,成了皇后,若真如此,今日自稱一句皇嫂的,該是嫻貴妃,若是嫻貴妃成了恆媞的皇嫂,不知道會不會多體諒哀家呀.

皇后:嫻貴妃無子無女,那蒙古求娶能嫁的,便只有恆媞妹妹,皇上也不必被臣子們力薦了.

太后:好,好,不愧是哀家自己挑選的兒媳,怪不得連皇帝都誇你十足像極了一個皇后的氣度.

皇后:兒臣多謝皇額孃的誇獎.

最後是齊太醫求見,稱皇后該喝藥了,才停止了這場戰爭.

乾隆為嫁公主愁壞頭 皇后和皇太后互相對峙 如懿出手一招解決


這時,如懿來向太后請安並直截了當地說她是來替太后解憂,懇請太后知會朝臣們要力陳長公主下嫁的益處,極力勸諫長公主遠嫁,而且太后要自己營勢,讓皇上知道太后已經知道了嫁長公主的益處。前朝後宮齊力,越多人知道太后要嫁女,尤其皇上和皇后知道,越能力保長公主留在宮中。太后明白瞭如懿的策略,是要自己造勢給皇后施壓,她是富察氏之女,處處以全族利益為重,如今被至親逼迫也無可奈何。太后讚許如懿果然是個聰明人。

結果就是皇上決定讓璟瑟公主嫁到科爾沁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