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拜孔子跪一半停下了,大臣擋住墓碑上的一個字,康熙立刻跪下

我們國家在戰國的時候由於國內各個諸侯國勢力逐漸強大,周王室也沒有能力去管轄它們,所以他們之間開始互相混戰,爭奪霸主地位。自古以來,世道越亂,學術思想也就越繁榮,越精彩。這個時期湧現出了眾多思想流派和大家,其中孔子和儒家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支。

康熙拜孔子跪一半停下了,大臣擋住墓碑上的一個字,康熙立刻跪下


這個局面一直持續到了西漢的時候,當時的武帝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放棄了他的父親原本無為而治的做法,還是大力倡導儒家的思想。從那以後基本上就確立了儒家官方思想的地位,此後歷朝歷代都在不斷地加強和鞏固它的地位和作用。後來的科舉考試也以儒家的學術著作作為考試題目,所以當時的讀書人基本上都是“儒家弟子”。

康熙拜孔子跪一半停下了,大臣擋住墓碑上的一個字,康熙立刻跪下


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孔子也被後世的統治者奉若神明,對於孔家和他的後人也給與了諸多關照,看看歷史你就會發現,孔家的後人基本上都是朝廷的大官,而每朝每代的皇帝也基本都會到山東去祭拜孔子和當地的孔廟,尤其是剛剛改朝換代之後,這種做法能起到穩定局面,收買人心的作用。

康熙拜孔子跪一半停下了,大臣擋住墓碑上的一個字,康熙立刻跪下


清朝的統治者屬於我們所說的少數民族,他們原本世代在關外放牧,可是偏偏就是他們打敗了我們當時由漢人統率的軍隊,並且取而代之,成為了我們新的統治者,所以當時中原的絕大多數漢人尤其是文人,對於他們是非常不認可的。康熙當時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他也像歷史上的其它帝王一樣,來到孔廟去祭拜孔子。不過他跟別人不一樣的是,他放下了自己身為帝王的尊貴,用了跪拜之禮,這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所以他的這個舉動讓當時眾多的文人感受到了他的謙卑和對我們傳統文化的敬重,紛紛開始對他效忠。

康熙拜孔子跪一半停下了,大臣擋住墓碑上的一個字,康熙立刻跪下


不過當時祭拜中間還發生了一個小插曲,那就是康熙下跪到一半的時候,突然看到了孔子碑上面的一個字,突然停了下來,當時動作剛好做了一半,起也不是,跪也不是,非常尷尬。不過當時在場的一個大臣看破了玄機,趕緊上前請皇帝休息,並用一塊黃布遮住了石碑上面的一個字,不一會康熙回來之後果然沒有再猶豫,痛快的跪了下去。原來那個墓碑上面的字是前代一個王題上去的,他身為皇帝自然不能給一個王下跪,而那個大臣就是把“王”給遮住了,所以之後的康熙才沒有顧忌,只能說這位大臣非常機智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