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知道的中國富豪,可能都在「避稅天堂」有個「家」


你所知道的中國富豪,可能都在“避稅天堂”有個“家”



你所知道的中國富豪,可能都在“避稅天堂”有個“家”




1

你所知道的中國富豪

可能都在“避稅天堂”有個“家”

------


李嘉誠、馬雲、馬化騰、李彥宏……這些你知道的中國富豪,在“避稅天堂”都有一個“家”。

這些“避稅天堂”的地址,就在浩瀚大洋上飄著的各個島嶼,比如開曼群島、比如加勒比群島……

當年,李嘉誠的長江實業、和記黃埔資產合併、重組及分拆,註冊地就遷到了開曼群島。

開曼群島,位於加勒比海這塊神奇的海域。此前曾是英國海外殖民地之一,1978年,這裡獲得英國皇家法令,被永遠豁免繳稅義務,從此就成為聞名世界的“避稅天堂”。全球各地的富豪們慕名而來,將自己的公司註冊在此。儘管他們的實際業務根本不在這座島上開展,但是開曼群島以開放的姿態接納了他們,順便自己也成為了“離岸金融中心”。


你所知道的中國富豪,可能都在“避稅天堂”有個“家”



對於當地的政府來說,這類公司沒有任何稅收,而只是象徵性收取少量的年度管理費,而對企業來講,在這裡既有高度的保密性、減免稅務負擔、而且還沒有外匯管制。

根據網上的資料顯示,至少14位中國富豪在這樣的“避稅天堂”有一個“家”,下面是部分公開可查詢到的名單:


你所知道的中國富豪,可能都在“避稅天堂”有個“家”


你所知道的中國富豪,可能都在“避稅天堂”有個“家”



鳳凰新媒體

2007年11月22日,鳳凰新媒體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立,成為鳳凰衛視的子公司,負責鳳凰衛視的新媒體業務。

 

優酷網

優酷網在開曼群島註冊,全資控股1 Verge 網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和北京Jet Brilliant 廣告有限公司在中國開展業務。

奇虎360

2011年3月,奇虎360在美國紐交所上市,而在美國紐交所上市的是註冊在開曼群島的的“奇虎360科技有限公司(開曼)”

小肥羊

由於港交所不接受在bvi註冊地離岸公司的上市申請,2007年12月小肥羊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了“小肥羊集團”。

阿里巴巴

2006年7月在開曼群島註冊成立日本投資控股有限公司。

除此之外,中國的騰訊、新浪、百度、噹噹網、李寧、安踏,都在類似的避稅天堂註冊了子公司。

除了可以享受稅收優惠政策以外,在這些“避稅天堂”註冊公司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便於在海外上市。中國的法律和工信部不允許服務器在國內的互聯網公司在國外上市。為了上市,互聯網公司會在開曼群島註冊一個實際控股的公司,然後用這家公司在國外上市。最早開創這個模式的公司是新浪網,後來這樣的IPO模式也被稱為“新浪模式”。


2

把“家”搬到“避稅天堂”

省出錢做更多的慈善?

------


富豪們把“家”搬到“避稅天堂”,除了有利於自己企業的利益和業務開展以外,還可以把省下來的錢,拿去做慈善,幫助更多的人。至少在為自己的“避稅行為”辯解時,很多富豪都是這麼回答的。

下面我們來看一位著名富豪,是怎樣把“避稅”和“慈善”完美結合,玩轉人生的。

瑞典首富英格瓦·坎普拉德,一年合法避稅10億,捐9億給全世界的貧困兒童,自己過著極為簡樸的生活。如果你沒有聽過英格瓦·坎普拉德的名字,不要緊,你一定聽過他開的公司,那就是“宜家家居”。

作為瑞典最著名的企業,“宜家家居”的老闆英格瓦·坎普拉德自然毫無壓力地坐上了瑞典富豪榜的頭把交椅。個人淨資產達到374億美元,比馬雲、馬化騰們的個人淨資產還多出將近100億美元。

這麼大的“一隻土豪”,平時卻開著一輛十幾年的老爺車,一身老土的褐色外套,一雙磨損的舊鞋,一副老式眼鏡,作為瑞典首富,行頭卻如此寒酸。這一套行頭有多寒酸呢?有一次他這身打扮去參加一個商業晚會,保安都不讓他進門,原因除了這身衣服,還有就是保安看見這個老頭是從一輛公交車上下來的。


你所知道的中國富豪,可能都在“避稅天堂”有個“家”



他完美詮釋了什麼叫做“越有錢越節儉”。在一次由市政府主持的剪彩儀式上,他剪完彩之後竟然將綵帶撿起來交給市長,就當市長一臉懵逼的時候,他說,下次剪綵,這綵帶還能繼續用,千萬別浪費了。


你所知道的中國富豪,可能都在“避稅天堂”有個“家”



這麼“小氣”的人,在慈善事業上卻是出人意料的大方。

他組織成立的宜家基金會,是全球最大的慈善基金會之一,多年來共捐出9億美金善款,幫助惠及了全球35個國家的1億多兒童,特別是生活在非洲的世界貧困國家的兒童。

作為基金會的創始人和掌控人,英格瓦·坎普拉德還有一個更宏大的計劃,要捐出30億美金,幫助那些因為氣候問題受災的民眾。這是要做“世界首善”的節奏啊!

故事到這裡,英格瓦·坎普拉德的形象是不是特別高大,一個勤儉節約的富豪,一個樂善好施的慈善家,簡直想要給他32個贊。

但是,世界永遠只非一種,人也永遠只非一面。

在令人咂舌的捐款背後,隱藏著更加令人咂舌的避稅款。

 

2011年初,瑞典公共電視臺SVT披露,英格瓦·坎普拉德通過秘密基金Interogo Foundation控制宜家內部系統公司,以達到避稅目的——當時坎普拉德本人並未否認這個事實。

這個Interogo基金沒正式設立在享有“避稅天堂”之稱的列支敦士登。把宜家每年賺得錢倒入到這個基金,好一招左手換右手,“逃出稅天”——儘管坎普拉德矢口否認逃稅的指控。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機構”,每年能少向瑞典政府交數十億美元的稅。

畢竟是別人國家的事,我們也沒有必要去指責英格瓦·坎普拉德的“手段”,畢竟是瑞典這麼富得流油的國家,一年少個十億美元,就當是交給英格瓦·坎普拉德去做慈善,灑灑水咯。像英格瓦·坎普拉德這樣捐了那麼多錢的慈善家,人家也只是通過合法手段來進行避稅。


你所知道的中國富豪,可能都在“避稅天堂”有個“家”



《聖經》裡曾說,富人想要進天堂,比駱駝穿過針眼還要難。看來富人們已經知道了通往天堂的道路,那就是先把家搬到“避稅天堂”。

這座“天堂”分佈在世界各個角落,從歐洲的愛爾蘭、塞浦路斯、馬耳他,到加勒比海如同璀璨明珠散落的各個島國:聖基茨和尼維斯、安提瓜和巴布達、格林納達、多米尼克、聖盧西亞……

在這個“天堂”,沒有遺產稅、個人所得稅、資本利得稅、海外收益稅、繼承稅等等等等,更沒有全球徵稅。

在土豪們的世界,這是大家早就在玩的遊戲。從美國的蘋果、谷歌、可口可樂、寶潔、英特爾、甲骨文,到咱們中國的富豪們,都在類似的避稅天堂註冊了子公司。

其實很多富豪,都像英格瓦·坎普拉德那樣,願意把這些避稅的款項,拿出一部分來做慈善。

中國我瞭解的就是馬雲,在阿里上市前,向新加坡的慈善機構捐贈了3500萬股的個人持有的阿里巴巴股份,總價值超過169億元,而阿里的股東蔡崇信也捐贈了72.4億元。

我想,馬雲他們一定是很熱愛慈善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