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孔」十九載不離不棄「喚醒」弟弟,用平凡善舉演繹手足深情的蔣荷芝

「面孔」十九载不离不弃“唤醒”弟弟,用平凡善举演绎手足深情的蒋荷芝

「面孔」十九载不离不弃“唤醒”弟弟,用平凡善举演绎手足深情的蒋荷芝

FM103.6/AM936安徽新聞綜合廣播官方微信“安徽之聲”推出《面孔》融媒體專欄,以獨特的視角關注身邊的普通人,通過一個個普通的面孔和他們的故事反映社會的真善美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程中的閃光點。

第三十四期

39歲的蔣義是個不幸的人,剛參加工作才幾個月,就因為工傷一度成為植物人,恢復意識後,精神殘疾、癌症等折磨接踵而至。然而他又是幸運的人,十九個春秋,姐姐蔣荷芝用血濃於水的深情,不離不棄悉心照料,為他創造了一個個生命奇蹟,撐起他的一片天。

「面孔」十九载不离不弃“唤醒”弟弟,用平凡善举演绎手足深情的蒋荷芝

音頻來源(淮南臺記者陳曉珉)

蔣義2歲時,父親就因腦溢血離開了人世,為了維持生計,媽媽外出打工。從此,比他大7歲的姐姐蔣荷芝就承擔起照顧弟弟的責任,姐弟倆相依為命。含辛茹苦把弟弟撫養長大,中技畢業就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蔣荷芝本以為苦盡甘來,可對美好前景的憧憬和夢想被一個噩耗擊得粉碎。

“新集機械廠,就是干支架維修,同事告訴我們他出工傷,腦漿伴著血都流出來了,當時我就癱過去了。”

——蔣荷芝

「面孔」十九载不离不弃“唤醒”弟弟,用平凡善举演绎手足深情的蒋荷芝

年輕時的蔣荷芝

「面孔」十九载不离不弃“唤醒”弟弟,用平凡善举演绎手足深情的蒋荷芝

年輕時的弟弟蔣義

1999年3月4日是蔣荷芝終身難忘的日子,弟弟在車間維修液壓支架,突然被老化的機器裡蹦出來的零件擊中頭部,昏迷了7天7夜後,成了植物人:

“當時醫生說了,七天醒不過來的話,就沒有希望了,結果他醒來了。”

——蔣荷芝

巨大的打擊就像晴天霹靂,讓蔣荷芝一蹶不振。但是殘酷的現實擺在面前,弟弟時刻需要人照顧,生活還得繼續:

“我是大姐,我就覺得他比我生命都重要,能為他做一點事情是一份責任。”

——蔣荷芝

「面孔」十九载不离不弃“唤醒”弟弟,用平凡善举演绎手足深情的蒋荷芝

(視頻截圖)

弟弟出事後,已經結婚的蔣荷芝毅然將弟弟接到自己家,一日三餐為弟弟“開小灶”、擦身洗澡、洗床單洗衣服、清理大小便成為日常。

“每天早上起來,早飯搞好,喂藥,然後就吃早飯,要搞點可口的給他吃。晚上不睡覺,晚上得看著他,別燙著,幾乎是一個晚上睡兩小時,晚上深夜裡洗衣服。”

——蔣荷芝

蔣荷芝所在單位的領導和同事瞭解了她家的境況後,都主動要在經濟上資助她或幫她分擔責任,都被她婉言謝絕了。

“她的這種做法非常非常得不容易,在單位,她又是個好員工,也多次被評為先進。感覺到她有個弟弟早晚需要照顧一下,所以她就是上班的時間,她每次要比人家去得早,走的時候要比別人要走得遲,她把休息的時間全部用在工作上,平常我們也想盡一切辦法想幫助她,但是,她這個人從來不給組織找麻煩,不給別人找麻煩,不向外面叫苦,很快樂那種。”

——安徽楚源工貿有限公司新集物業部黨支部書記

葛新華

「面孔」十九载不离不弃“唤醒”弟弟,用平凡善举演绎手足深情的蒋荷芝

除了上班、加班,蔣荷芝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照顧弟弟上;為弟弟尋醫問藥花去大量的醫藥費,讓原本經濟就不寬裕的家庭更加拮据......丈夫越來越不理解她,最終失去了原本幸福的家。

“因為他也是技術人員,天天下井,吃飯沒有飯,天天照顧他(蔣義),肯定是有影響的。”

——蔣荷芝

蔣荷芝說過,沒有弟弟,我的生活可能是另一種樣子,但既然我擔起了這個責任,就一定要負責到底,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多了。的確,善良的人終究會受到老天的眷顧,她遇到了現在的愛人張紅星。為了蔣荷芝,張紅星從淮南礦業集團調到新集一礦工作,也加入到照顧弟弟的行列

“還是被她這個人給感動了,怎麼衡量一個人啊,總有一些事情表現出來,看到這個人的心靈,其他事情都是次要的。”

——蔣荷芝丈夫 張紅星

十幾年來,他們相濡以沫、相互扶持,日子過得溫馨、幸福。在他們的照顧下,弟弟一點點好轉,從開始喂水、餵飯,到現在能自己吃飯;從完全不能動彈到現在能單獨行走;從不能講話到能聽懂家人說話的意識,從植物人到現在,相當於八歲孩子的智力。認識他們的人都說,能恢復到現在這樣的程度,真是一個奇蹟。弟弟可以走路了,卻因腦部受過重創留下後遺症,被診斷為器質性精神障礙,黑白顛倒,沒有睡眠,經常走丟,有時還有攻擊性,每次弟弟出現“新狀況”,都讓蔣荷芝一籌莫展。

“有的時候我跟別人打個招呼,他呼呼叫地跑掉了,你趕緊追他,他又不聽話,有時候還罵你,甚至伸手要打你,他痛急了的時候他沒有控制能力。去年,他得了腎癌,檢查前不能喝水,他不聽話,哄著他,騙著他,和他講故事,唱歌,就像對幼兒一樣。”

——蔣荷芝

“你要理解他,他本來就是精神狀態或者身體不好,也不能跟他計較,幹什麼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都是又苦又甜吧。”

——蔣荷芝丈夫 張紅星

在蔣義精神和情緒平穩的時候,他也把“姐姐真好”這句話,經常掛在嘴上。

“我姐姐關心我,聽我姐姐的話。”

——蔣義

十九年來,蔣荷芝沒有買過一件新衣服,也從未給丈夫買過一件像樣的衣服,她說,自己時常對丈夫感到愧疚,不過有丈夫的理解、孩子的乖巧懂事,看到弟弟點點滴滴的變化,這是自己最大的欣慰。十九年如一日,蔣荷芝用愛與恆心,續寫著這段濃濃的親情……

“人不要為自己想得太多,有吃有穿就行了,有愛包容一切。”

——蔣荷芝

「面孔」十九载不离不弃“唤醒”弟弟,用平凡善举演绎手足深情的蒋荷芝
「面孔」十九载不离不弃“唤醒”弟弟,用平凡善举演绎手足深情的蒋荷芝

“如果沒有姐姐的悉心照料,弟弟不可能恢復的這麼好,這麼快,這是血濃於水的親情,蔣荷芝就是‘最美姐姐’。”

——網友“璀璨星河”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更何況是姐弟倆,姐姐的不離不棄讓人感動。也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人間自有大愛。”

——網友“聶風”

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哦 ♥

策劃 | 安徽之聲 韓錦、陳濤

記者 | 淮南臺記者陳曉珉

圖片 | 涇縣陽光燦爛

本文版權為安徽廣播電視臺新聞綜合廣播獨家所有,

未經許可,嚴禁使用。

“微信公眾號:安徽之聲,ID:ahxwzhgb”

O(∩_∩)O謝謝合作!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朋友圈✬

評論功能現已開啟,我們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讚美☺

掃描二維碼即可下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